用真誠深入的情感來感染吸引學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列寧說得好:“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諸要素的變化過程,情對人們的行為起著巨大的作用。在教學中,若師生雙方心意相通,便較易完成教學目標;若雙方情感交流發生阻礙,那麼知識的交流也會受影響。因此,通過溝通思想,轉變學生情緒應該是值得重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既是一種好的教學知識的方式,也是一種好的教育人的方式。課堂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達到好的教學教育效果,任課教師要使學生思想精力集中到教師的教學上,以提高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相配合的結果,一是在教師具體指導,二是在學生積極參與下所進行的知識互動過程,它以知識互動為主線,另外伴隨一條師生感情互動線:假如師生心靈相通則極易完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若交流不順會致使教學過程失敗。所以一位合格的、稱職的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把握學生思想動態,以便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更正,這就需要教師要運用課堂學生心理控制的方法。所謂學生課堂心理控制的方法,就是在整個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之中,運用各種有效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終將學生的心理思想活動轉移到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框架之內,以防學生學習思想不集中,開小差的情況。教育教學過程中,被教育教學的學生都是個體差異不同的人,具有特殊性。他們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性差異。要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就要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要講究針對性。何謂個性心理差異,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髮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這種特徵主要體現在人的氣質、性格和能力三個方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都要因人而異,採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做到因人施教。教師除了自己對學生會教,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上要指導學生掌握如何進行預習、上課聽講、複習的有效方法,也要結合思想政治學科特點以及教育、心理規律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要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不同年齡特點進行具有普遍意義的學法介紹,也要結合個別學生的具體心理特點,因人指導,有的放矢。
筆者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用微笑帶給學生自信,用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鼓舞、激勵學生。
當老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走進教室時,學生也會因此感染了老師這一積極情緒,從而倍感親切、溫暖,快樂之情油然而生。這樣,學生神經放鬆,情緒飽滿,也就會敞開心扉,使課堂充滿應有的生氣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體功能。語言能夠打動人的心,完全是因為它包含著一種激情、一種心靈深處的心聲,是一種靈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課效果的好壞,教師的激情性語言往往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擔負著雙重的職責:一是傳授知識,二是育人。在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教學行為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影響到他們對知識的接受,更重要的會直接影響到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工作態度的形成。在教學中,我盡力以自己的教學行為、精神、態度去感染學生,這就是所謂以身教法。此外在教學中,我還採用圖示法幫助學生解決難以理解的抽象理論。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只有在教學內容、教學、備課方面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講好政治課。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樹立“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愛因斯坦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課程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
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馬列主義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導之以行。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又掛出《遊子吟》的詩句,引導學生們討論一下:“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我啟發大家:“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是要行動,一星期後向我彙報。”結果沒過三天,就有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還有的述說怎樣跟爸爸到煤廠買煤,累得滿頭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應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健康愉悅情感,引導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啟發學生髮散的思維活動和思想認識覺悟,從而達到情感與學習的共鳴,完成思想政治教學目標和目的。
讓學生在賞識教育中愉快成長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筆者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用微笑帶給學生自信,用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鼓舞、激勵學生。
當老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走進教室時,學生也會因此感染了老師這一積極情緒,從而倍感親切、溫暖,快樂之情油然而生。這樣,學生神經放鬆,情緒飽滿,也就會敞開心扉,使課堂充滿應有的生氣和活力,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體功能。語言能夠打動人的心,完全是因為它包含著一種激情、一種心靈深處的心聲,是一種靈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課效果的好壞,教師的激情性語言往往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能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