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育心理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也有自己研究的領域,而且更深入的進行研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分析 》

  【內容摘要】教育心理學是集理論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一門課程,缺乏理論性、注重實踐性是傳統教育心理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特點,為適應現代社會的教學需求,需要對教育心理學與教學改革進行有機結合。建構主義與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重要的理論指導。本文將分析教育心理學課程的現存問題,並探索如何對教育心理學課程進行有效改革。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教育心理學是各類高等院校師範教育類專業的必修課,並且是師範生的專業必修課,在中小學教師基本的師範素質考查中的重要課程。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具備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夠訓練學生運用教育心理學相關原理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具備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的心理素質。但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教育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問題。

  一、教育心理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與課程中存在問題。我國現在使用的教育心理學教材主要注重兩方面的內容,其一,強調實際服務,其二,偏重研究基礎。我國過去的教育心理學課程大部分以面對教育實際為出發點,認為教育過程中的種種心理規律和現象都是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所以教育心理學的教材通常是從基礎知識、技能培養、思品教育、審美水平、個別差異等方面進行組織,這樣,實際上教育心理學就失去了其學科本身的學術價值和學科價值。隨著西方心理學的研究深入並且傳入我國學術界,我國的教育心理學家為充分體現其學科的心理學特性並突出本學科的科學特性,走向了學術的另一個極端,即重視在實驗室裡的研究,相對忽視教學實踐中的實際需要,使得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與西方的“教育心理學”越來越接近。

  二教學方式與評價的問題。教師在課堂進行講演是我國在教育心理學教學中長期採用的方式。教育心理學的教學內容中往往要涉及到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合作學習與探索、人本主義的學生中心等主題,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又常常是教師拼命說,學生拼命記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心理學的絕大部分知識對於學生來說只是紙上談兵,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核心知識,在日後的教學實踐中也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對我國教育事業的長久發展具有極大的阻礙作用。此外,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評價一直採用筆試考試的形式進行,而考試的內容基本上也是對基本概念和內容的考查。在此種教學方式下,考試前臨時突擊,考後全部忘掉的現象普遍存在。這與當今社會對大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去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並且充分發揮創新、創造能力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此種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沒有提升作用,對高等院校教學目標的實現也有極大的阻礙。

  二、教育心理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優化課程結構體系。教育心理學是以學生學習特點、規律和條件為主要研究物件的科學。其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心理髮展與教育、一般學習心理、分類學習心理、學習理論與教學、教學心理與教師等方面的內容。“心理髮展與教育”主要是闡述維果斯基、皮亞傑、柯爾伯斯等人關於心理髮展的理論;“一般學習心理”涉及到學習的動機、學習的遷移、學生的生理機制等問題;“分類學習心理”會涉及到建構知識體系、學習的策略、解決問題的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學習過程和促進以上方面的條件;“學習理論與教學”部分主要是關注基礎理論知識,壓縮舊理論的部分,突出新的理論和觀點;“教學心理與教師”主要涉及到教學的設計、個別差異、資訊科技應用等方面的教育。學習與教學心理在整體上前後呼應、相輔相成,在結構上,課程互為一體。

  二重視實踐操作。解決教育教學在實踐過程中的問題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進而達到提高學習和教學質量的目標。所以,教育心理學的主題應該是問題解決、學習態度、知識學習、動機激發、態度與品德等內容。例如,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要能通過組織系列直觀、概括的活動能將簡單的知識有效地掌握,也要對知識如何整合、概念如何產生等重點問題重點關注,對高階知識、高層次的學習過程和自我調節的學習過程給予充分的關注,並放在一定的高度。在“動機激發”中,對如何運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對動機進行合理有效的激發是要特別重視的問題,例如,根據成敗歸因論組織進行歸因訓練,根據自我效能的相關理論進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在“態度與品德”的學習過程中,要對品德結構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並且要對社會規範對個人品德內化的過程和相關的理論進行相關的說明。此外,以上各方面的內容都需要有教育實際案例的支撐,編寫相關的思考題、案例和討論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學習活動,通過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使學生在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中真正具備實踐的基礎,對理論的理解有極大的幫助。

  三更新教學內容。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方向為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在知識自主建構中的作用,在強調“教材”的同時,也要成為“學材”。對於“學習心理”、“品德心理”和“心理髮展與教育”三個方面進行有效加強。強調學生為學習的中心必須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研究學生心理的發展過程與發展規律,對以皮亞傑等為代表的心理髮展理論和教育的深層含義做充分的說明和闡釋。同時,需要全面瞭解學習的實質、過程和條件,從而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育心理方面,要對教學設計、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給予充分的重視,並且要介紹在資訊科技的條件之下的學習和教學過程。在個別差異的部分,需要主要介紹多元智慧理論以及它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同時,學習方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有所涉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入理解“學生”和“學習”,從而對不同的學習領域學習過程和教學規律的理解和認識才能達到不一樣的水平。

  四對教學方式和評價手段的改革。將課堂講授與師生討論相結合。涉及到一些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問題時,一般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授,可以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加入到課堂中來,通過學生對教師講授內容的質疑和討論,促進學生的理解。課堂的教授應該傾向於精講,對有關主題的內涵和邏輯的聯絡要有重點地突出,從而保證教學的質量。

  五小組合作探討與學習。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並且運用知識,例如,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形成、社會規範的內化等問題的探討。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探討知識,能夠深化學生對於知識結果的理解,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實際操作過程中,個體要針對某一主題進行獨立的探討,進而對相關問題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之後學生之間可自由結組進行討論,每人就相關主題的看法的觀點進行交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進行合理的培養。教師的最後總結和概括,保證相關主體理解的深度和知識的廣度,從而保證教學的效率。

  三、結語

  教育心理學是高校教育類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探索其課程和教學的改革,為其他課程日後的改革提供經驗與借鑑。要重視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主力軍作用,也需要師生的配合、任課教師的整體綜合協調,從而促進教育心理學的課程改革能夠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董傑.再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5

  [2]肖朗,範庭衛.美國教育心理學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應用———中外學術交流的視角[J].學術交流,2010,7

  [3]唐燕兒,魏旭陽.“微課”的優勢與發展———基於教育心理學的視角[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篇二

  《 當代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中的發展 》

  【摘要】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其研究物件主要是在於活動開展過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狀態和變化情況。文章主要分析了當代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中的問題以及發展前景。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高校教育;發展前景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其研究物件主要是在於活動開展過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狀態和變化情況,從而得出一定的教育雙方的心理活動、教學開展的規律以及教育的發展趨勢。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環境是教學場景,主要關注得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和被教育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教育學和心理學交叉的關鍵在於將心理學相關的理論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從而實現教學活動中教育雙方的心理健康。

  一、當代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中的問題

  1、內容體系缺乏系統性。

  我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內容體系的內容不僅僅涉及到學習心理,還對品德心理、教學心理、教師心理和心理健康等領域涉獵甚廣。但對這些領域在先後順序、輕重緩急上必須要有一個排序,這樣才能做到調理明晰。但是在當前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現狀中,有的重視學習心理,有的重視品德心理,有的重視心理健康,並沒有達到統一。這說明,當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冗雜、體系不清晰。導致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龐雜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沒有明確、官方、主流的理論指導。其次,研究課題沒有限定、主題花樣繁雜。最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背景和方法的變化性較大,難以掌控。

  2、研究方法缺乏創新性。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上述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強調實證主義,注重自然科學的客觀性,採用大量的實證量化分析,利用一系列的資料來說明教育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另一種是強調現象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活動並不能用自然現象的觀測方法,採用大量的非自然的定性方法來說明教育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在整個教育心理學發展的過程中大致上只出現了這兩種教育方法。

  3、理論與實際聯絡缺失。

  在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做到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主要表現為:首先,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無法接軌。教育心理研究者的成果跨度是從理論到理論,並沒有實踐的經驗成果作為理論的有效支援;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是關注到日常的實踐,卻沒有將教育心理學作為教學的理論指導。其次,教育心理學並沒有在教育改革中但有一定地位。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忽視了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它除了得出一定的教育雙方的心理活動、教學開展的規律外,還會對教育體制造成重大影響。最後,學科應用領域不光。目前,教育心理學還僅僅應用於高校中的教學活動和教育雙方,制約了教育心理學的應用性。

  二、當代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中的發展前景

  1、研究設計質量要求不斷提高。

  隨著教育手段的不斷髮展與創新,大量高科技統計分析方法被應用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這雖然為研究開展提供了便利,但是也造成了為研究淪為數字化和科技化的附屬品。這種現象雖然源於研究工作者對於統計精確度的嚴格要求以及資料量的本身限制,但是想要站在該領域的尖端,不僅僅要對方法、技能進行高科技創新,更關鍵的是要提高研究的質量。

  2、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創新。

  首先,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雙管齊下。定量研究保證了研究的客觀性和精確度,但教育心理現象不同於自然現象不能僅僅使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注重的是觀察性和體驗性,並能夠深入發掘某種現象背後的客觀規律。定性研究雖然能夠進行思維的發散,但是過高的主觀性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因此,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雙管齊下才是進行心理學現象研究的正確方法。其次,使用高科技的研究手段作為輔助。傳統的研究方法不能摒棄,但也要迎合是代變化採用高科技手段,能夠大大提高資料處理的速度和精確度,也為定性研究提供了許多新的支援。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隨著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在現代教育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人們往往僅僅關注到了理論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而忽略了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但,也就出現了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的脫軌現象。理論研究者們需要意識到過往的研究大多是站在格式化的情景下開展了,無視了社會現實。因此教育心理學研究應更尊重當下的社會現實,以教學現場為背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教育雙發的心理動態的變化以及背後的規律機制,走出理論研究的禁錮,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學科體系具有地方特色。

  首先,瞭解國內外研究的差異。不能將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成果生搬硬套,這是不符合我國國情的,而是要在分析和比較中國人的心理的基礎上,學習和借鑑國外研究的成果。其次,保證研究物件的典型性。認真瞭解研究物件的心理特徵和性格特,面向社會進行研究物件的招募。此外,也要保留我國教育心理學在發展過歷程中的精華,極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領域。最後,打造一支分工明確、特色顯著、跨文化的科研團隊。由於我國地廣人多,不同區域的研究物件有著不同的特徵,我開展大範圍的研究需要多方位的人才的支援,只有協同共進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物件有著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心理學體系。當代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教育中主要存在內容體系缺乏系統性、研究方法缺乏創新性、理論與實際聯絡缺失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採取提高研究設計的質量要求、創新科學研究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地方特色的學科體系等手段保證教育心理學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春興.從思想演變看教育心理學發展宜採的取向[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51

  [2]程剛,曾捷英.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與展望[J].心理科學,20154

  [3]王力娟,張大均.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多元取向及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學刊,20072

  [4]胡東武,陳爽,呂燦文,吳迪,譚漢明等.當代教育心理學最新進展綜述[J].廣州市公安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41

有關推薦:

有關變態心理的論文
教育心理學結課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教育心理學論文
有關教育心理學的應用論文
有關教育心理學探析的論文
有關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有關教育心理學畢業論文
有關英語教學的教育心理學論文
關於音樂教育心理學論文
有關刑法心理學論文
教育心理學論文精選
教育心理學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