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交通安全教育論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致使車輛的增多,交通安全傷害正日趨加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探討交通安全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新時期如何加強交通安全教育 》
摘要: 本文作者闡述了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創新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模式的措施。
關鍵詞: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教育為主;交警為輔;實踐
2012年十一黃金週轟轟隆隆的過去了,據國家相關部門報到,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325萬元。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將近80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這樣的資料要多少家庭失去子女,失去家裡的頂樑柱,失去父母...
小學生交通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方法,從教育形式與方法上面不斷創新,有針對性地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努力使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與時俱進,使我們的社會具有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不斷地創造中華民族的輝煌。通過教師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在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規範學生行車行為,從而有效地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
1 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交通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學校成為了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主要渠道。對小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必須結合他們的心理、行為和年齡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措施、開展活動、進行教育。但是要想將各項措施、活動以及宣教工作做紮實、做細緻、做到經常化、系統化,僅僅由交管部門來承擔是無法做到的。相反,學校擔任起對小學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由教師為學生講授交通安全課,無論是從各項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還是從學生日常交通安全意識養成教育的角度看,都要比交管部門發揮更好、更重要的作用。
2 創新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模式
建立“學校為主、交警為輔”的教育模式,就是將校外輔導員每月深入學校講授交通安全課,改為由本學校專、兼職老師定期為學生講授交通安全課。這並不意味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放下或者減輕了學生交通安全的教育,而是通過改變教育模式來加強對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民警定期入校協助並督促、檢查各項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
2.1 以學校教育為主,教師因材施教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渠道,這並非是某個領導或教師決定的,這是規律。課堂教學的內 容與課堂教學的環節蘊含著不少的交通法規、交通安全教育等資源,教書與育人猶如形與影、光和熱、密不可分。對交通法規、交通安全教育而言,課堂教學有其特殊的意義,為其它渠道所不能替代。因此,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如:六年級第一學期英語中有認識道路交通標誌的內容,教師除了讓學生懂得這些標誌的作用外,還讓學生看交通標誌,學生用英語做動作手勢,指揮交通。另外,通過學生分組扮演違反交通規則的生活小品,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在鞏固英語知識的同時,還增強了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主學科中強化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途徑多種多樣,但我們認為1—2年級品德與生活課和4—6年級品德與社會課以下簡稱兩課是學生接受交通法規知識最主要的途徑。“兩課”內容決不是德育目標的簡單堆砌,而是一門具有豐富教學內容和隱性教育因素的獨立的主學科。在教學中,要不斷轉變觀念,改變脫離實際單純灌輸的陳舊方法,堅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式可採用適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如:課前實地考察、調查 和課內討論、交流、演小品等多種形式,從而使知識得到了強化。通過教學學生的安全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問題設計有一定的廣度、深度與梯度。
2.2 有的放矢,交警為輔
交警作為校外輔導員,可以負責定期深入學校協助、督促各項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並在新學期開始和寒暑假到來之際,指導學校做好學生的交通安全防護工作,給學生們上好一堂特殊的交通安全課,運用通俗活潑的語言,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由淺入深、生動形象地講解剖析不良交通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使學生們對交通安全重要性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學校可以將交通安全知識與課程相結合,在綜合課、人文課、美術課、社會課等科目中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內容,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一系列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如舉辦演講活動、組織徵文比賽、書畫展覽、開展“小交警”宣傳交通法活動、“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推廣交通安全韻律操、製作交通標誌、協助交警到校門前指揮、到交通隊參觀、每週向路人宣傳交通法規、協助交警糾正違章、向全校師生髮出世界無車日的倡議等等。將交通安全教育與校園文化、學生社會實踐融在一起,寓教於樂,極大地提高學生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遵章守法意識。
這種教學模式並不意味著交管部門放棄或者減少了對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責任。相反,可以更好的發揮學校教學的長處,交管部門的協助、督促和推動的作用。在交管部門和教育部門積極主動的推動下,建立交警、教師聯絡機制,經常開展活動,定期進行宣傳教育,使學校重視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將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做到經常化和系統化,才能使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真正紮實開展,取得實效。
2.3 放眼未來,重視小學生交通實踐教育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這句話對於我們老師來說,不只是掛在嘴邊,而應深深刻在心上。我們要始終把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完備的安全制度,排查了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做到了警鐘長鳴。做到安全工作:常抓、抓實、抓長!
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相適宜的交通安全行為能力訓練,有的學生橫過馬路喜歡快速跑過,有的學生害怕過公路、街道,有的學生不善於觀察路面交通情況,有的對於速度與時間沒有估計能力。學校要因人制宜進行個別輔導,要通過這種輔導消除個人行為能力方面的交通安全隱患。
建立交通安全文明學校, 讓小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想都受到全社會文明交通形象的良好影響,讓小學生接受文明健康的法制思想教育,讓小學生在健康向上的交通安全社會大形象下健康發展。學校在這方面要起先鋒模範的作用,要擔當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重任,要通過學生開展小手拉大手的宣傳教育工程,推動文明交通行為計劃的實施,要努力使每一個學生成為文明交通的積極參與與推行者。
學校要培養學生關心交通安全的興趣,要發展學生對於交通安全探究的興趣,要培養學生參與交通活動的主人翁精神,使他們通過對自己與社會負責任而健康地成長。我校堅持每學期召開交通安全工作會議,制定一學期的計劃,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參觀訪問,調查統計,並定期召開交通安全親子座談會,舉行爭做文明交通倡導員宣誓儀式,每週紅領巾廣播站宣傳交通安全知識,使交通安全意識刻印在每個學生心中。
要重視學生交通安全行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應該保持發展的眼光。從社會工程學來看,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既要與世界形勢相適應,也應該與中國的經濟建設相適應,與中國的社會發展相適應,與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發展水平相適應。無論國家、單位還是個人,交通安全管理是重要的競爭力,學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素質教育,是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
篇二
《 如何開展幼兒交通安全教育 》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致使車輛的增多,交通安全傷害正日趨加重。因此,幼兒的安全一直以來都是幼兒園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它是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由於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而又缺乏生活經驗,常常會做一些危險的動作、幹一些危險的事情,缺乏安全意識,更談不上交通安全。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防患於未然,避免或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傳送。
【關鍵詞】幼兒教育;交通安全;實踐活動
通過近幾年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或死亡的案例來看,不滿12歲騎自行車、橫穿馬路、不走人行橫道、隨意穿行、不遵守訊號燈、電動車隨意調頭、不走非機動車道、學生在馬路中間玩耍等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是造成傷害的主要方面,而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監管教育不到位,安全教育意識淡薄是造成學生受傷害的另一方面。其次便是機動車駕駛員遇行人橫穿馬路不停車避讓,爭搶超速行駛所致。下面就如何提高幼兒園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談談幾點看法。
一、學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學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觀方面來看,學生活潑好動,交通安全意識差,在馬路上嬉笑打鬧、你追我趕甚至橫穿馬路等。從客觀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從學校的地理位置來看,學校多設在道路邊上,有的學校設在狹小的衚衕,學生上學、放學,接送學生的車輛把窄小的衚衕擠得滿滿的,道路擁擠不堪,有的學生上學、回家要橫穿過幾條馬路,學生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學校的突出問題。
其次從學校的教育目標看,交通安全在學校的教育目標中只佔一個很小的部分,再則,發生交通事故經常在校外,對學校影響不大,學校沒有直接事故責任,因此,學校對交通安全教育重視遠遠不夠,教師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沒有進行系統傳授,造成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不全面,交通安全意識不強。
因此,造成學生交通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除機動車駕駛人不遵守交通法規外,學校忽視交通安全,幼兒園學生獲得的交通安全知識比較零碎,沒有系統化,也是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如何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我們在制定教育目標時堅持知識、能力和態度並重的原則,將促進幼兒的認識、情感和行為的發展統一起來。其總目標:一是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時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二是不在公路、鐵路、鐵路口處玩耍和追逐打鬧;三是行駛靠路右邊行,不違章騎車等。
許多幼兒都知道交通安全與自己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關係,乘車時就不會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不在停著的車輛前玩耍;並認識了常規交通標誌圖,懂得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亂跑或踢皮球等;在交通安全認識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懂得人車分流、各行其道的簡單常識;上樓下樓會自覺靠右行;外出參觀活動時,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並能初步構建起幼兒園與家庭交通安全教育網路;教師的交通安全法規意識也能得到提高。
三、家園配合,共同提高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保持與家長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要求和教育策略,儘可能地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教師和家長應多溝通,相互學習,做到家園合作,使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真正得到關注和提高。為此,孩子的父母要時常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經常與孩子一起玩親子游戲,讓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自由的活動。在平時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有目的地滲透一些交通安全常識,提高幼兒自我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和能力。幼兒自我遵守交通規則意識和能力有了提高後,對幼兒健康、順利的成長,避免外界的傷害,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構建“三位一體”的交通安全教育體系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兒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說過: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因此,幼兒交通安全教育需幼兒園、家庭、社群的有機結合,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幼兒交通安全教育一般是以遊戲為主要載體而進行的教育,涉及到許多方面。從教育內容上看,包括交通知識、交通法規、交通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等;從教育形式來看,需要各種資源的整合,不僅是從幼兒園內獲得知識、行為與能力,還需要社會、家庭等方面的積極參與。因此,幼兒園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必須形成以幼兒園為主、家庭為基礎、社會為依託的教育格局,才能把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五、開展實踐活動,認知得到內化
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邀請家長、交通警察與幼兒園老師、幼兒共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首先,在幼兒園內佈置模擬交通現場,由交警帶領指導家長、在模擬現場中演練交通規則。如:從我們的出行該靠哪邊走,到過馬路怎麼走,過紅綠燈怎麼過,看路上的交通標誌代表什麼等等,通過模擬現場演練,幼兒和家長對交通規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後在交警的指揮下,再到實地現場進行正確的行走等,這正是幼兒及家長將交通規則由認知內化為文明素質的過程。另外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交通安全各種指示標誌、警告標誌、禁令標誌圖張貼於幼兒園明顯處,便於家長和幼兒一進幼兒園就能看見這些標誌。這樣日復一日,孩子和家長就將這些標誌牢牢記在腦中,對安全出行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從而能避免許多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作為祖國的花朵,幼兒的健康成長關係著社會的未來。因此,要不斷提高幼兒自我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和能力,加強交通安全教育,使成人和孩子都能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掌握交通安全常識,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恆的,也要受當時的環境和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幼兒在活動中自我保護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艱鉅、複雜的任務,還需要幼兒園、家長、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這項任務完成得更好。
參考文獻:
[1]王寶坤.淺議如何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J].讀寫算,2013.
[2]許美花.如何開展幼兒交通安全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2.
有關推薦:
淺談交通安全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