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課堂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站了起來,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學依然高舉著手,嘴裡還發出“我”“我”的聲音——他們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對別人的發言置之不理……
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傾聽,不會傾聽。因此,低年級學生應重在培養他們的傾聽意識和習慣。教育學生在別人發言時,要認真聽,不隨意打斷或插嘴,並能進行復述。如讓學生說說:“你聽到了什麼?”“聽懂了什麼?”“你有不同的意見嗎?”等等。通過老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的潛意識裡有這種傾向,知道與人交談時,做到認真仔細地聽取他人的意見,並能加以補充,更好地實現交流。如在教學“加法的含義”時,學生觀察畫面後,我問:“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岸上有3個小朋友,水裡有5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生2:岸上有3個小朋友,水裡有5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
我問:“他們兩個的說法一樣嗎?”這時,一個學生非常肯定地舉起了手:“老師,不一樣,第二個同學有個‘呢’字,第一個同學沒有。”多麼稚嫩的語言!雖然沒有實質的差別,但是他彰顯了一種善於傾聽的意識。
我快步走到這個小男孩身旁,說:“你聽得真仔細,那麼細微的差別都讓你發現了,真是一個善於傾聽別人發言的好孩子!”這樣不但表揚了善於傾聽的學生,同時也對其他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培養學生傾聽意識的基礎上,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也很重要。當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要引導其他學生能聽懂;當學生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如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時,我這樣提問:“把10個玉米分給兩隻小猴,怎樣分比較合適呢?”
生1:拿5個玉米給一隻猴,再拿5個玉米給另一隻猴,這樣分公平。
生2:先給它一個,再給它一個,再給它一個,再給它一個……
師:最後每隻猴子分到了幾個玉米?
生:第一隻猴子分到了5個,第二隻猴子也分到了5個。
師:不論是5個5個地分,還是1個1個地分,最後每隻猴子分得的個數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
就這樣,通過老師的引導與點撥,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也讓其他學生收到了明確的資訊。當然教師也可通過語言、表情、動作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組織學生即時評價,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完善提高。
總之,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細節。讓學生學會傾聽,從傾聽中發現,從傾聽中創新,從傾聽中提高。
班主任應注重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
改進評價方式促進學生髮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傾聽,不會傾聽。因此,低年級學生應重在培養他們的傾聽意識和習慣。教育學生在別人發言時,要認真聽,不隨意打斷或插嘴,並能進行復述。如讓學生說說:“你聽到了什麼?”“聽懂了什麼?”“你有不同的意見嗎?”等等。通過老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的潛意識裡有這種傾向,知道與人交談時,做到認真仔細地聽取他人的意見,並能加以補充,更好地實現交流。如在教學“加法的含義”時,學生觀察畫面後,我問:“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2:岸上有3個小朋友,水裡有5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
我問:“他們兩個的說法一樣嗎?”這時,一個學生非常肯定地舉起了手:“老師,不一樣,第二個同學有個‘呢’字,第一個同學沒有。”多麼稚嫩的語言!雖然沒有實質的差別,但是他彰顯了一種善於傾聽的意識。
在培養學生傾聽意識的基礎上,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也很重要。當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要引導其他學生能聽懂;當學生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如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時,我這樣提問:“把10個玉米分給兩隻小猴,怎樣分比較合適呢?”
生1:拿5個玉米給一隻猴,再拿5個玉米給另一隻猴,這樣分公平。
生2:先給它一個,再給它一個,再給它一個,再給它一個……
師:最後每隻猴子分到了幾個玉米?
生:第一隻猴子分到了5個,第二隻猴子也分到了5個。
師:不論是5個5個地分,還是1個1個地分,最後每隻猴子分得的個數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
就這樣,通過老師的引導與點撥,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也讓其他學生收到了明確的資訊。當然教師也可通過語言、表情、動作提示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組織學生即時評價,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完善提高。
總之,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細節。讓學生學會傾聽,從傾聽中發現,從傾聽中創新,從傾聽中提高。
改進評價方式促進學生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