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12條提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幼兒心理衛生保健工作”,也就是強調了健康心理元素的重要性。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檢視!

  篇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究

  在當下這個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的社會,幼兒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幼兒理應全面發展,但是大多數的家長以及教師都把重心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學習上,認為孩子只要身高,體重,血色指數均達標就非常健康,往往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因此重視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應該被放到首要位置,成為幼兒教學的最終目的。

  1.通過遊戲活動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幼兒階段正是孩子身體各方面發育的黃金階段,所以在此階段一些適度適量的運動對孩子生長髮育非常關鍵,尤其是大腦智力發育以及骨骼生長都極為重要。孩子可以通過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的活動積極鍛鍊,使身體得到充分的運動。

  1.1有利於幼兒建立正確的觀念。孩子是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的,只要你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告訴他,相信孩子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樣,孩子會根據自己對外界的感知看法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否恰當。我們可以安排一些體育競賽,,讓孩子正確客觀的認識到自己哪些動作完成的比較好,哪些動作還不熟練或者還沒掌握,應該多加練習。當然這個競賽也要適度適量,過多,或難度過高的運動孩子可能完成不了,嚴重的有可能會損傷身體,失敗的頻率過高會導致孩子自信心受挫,產生心理陰影。另外,因材施教也是非常必要的,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不同,心理素質也不盡相同,這時候教師就必須得對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性情軟弱的同學不敢上平衡木,教師一定要耐心鼓勵孩子,不要太過著急,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可以適當的降低標準,只要他每次能做出一點點突破就給予他極大的肯定,讓孩子心裡有足夠的安全感,相信其他小夥伴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做到。其次,讓孩子提前做好預習工作,上課前準備好運動器械及活動道具,一方面可以調動起孩子對於遊戲的興趣熱情,另一方面,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前一天做過預習,第二天上課時注意力會非常集中,每個孩子都想做優秀的學生,討老師喜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遊戲活動,與小夥伴們交流自己的想法意見,合作學習,互相配合。教師在評價孩子的成果時應該客觀,實事求是的評價,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1.2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情緒。心理情緒能控制一個人的思想行為,這一點在孩子的身上體現的極為明顯。正常情況下,遊戲可以使人心情放鬆,有助於外向性格的培養,但是如果遊戲方式,形式不恰當,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在教學中,應儘量摒棄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多給孩子們講解動作的要領及技巧,化被動為主動,讓孩子多一點成就感,孩子才會對體育運動,遊戲活動保持熱情。幼教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而處於兒童時期的孩子模仿學習的能力又特別強,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想觀念的形成,所以教師一定要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始終以樂觀積極的心態與孩子們交流,對孩子一定要言傳身教,慢慢的耳濡目染孩子也會形成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思想。此外,教師一定要對每一個幼兒的情緒多加觀察,對於一些比較內向,家庭情況比較特殊,情緒不太穩定的同學多留意,以防孩子心裡滋生消極想法,對於每位幼兒的家庭背景要多瞭解,勤關心,儘量避免孩子產生消極情緒。

  2.通過實踐課程加深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那麼心理課程的開設是必不可少的。在其前期活動方案設計中一定要緊密聯絡幼兒的自身特點量身打造一個正能量的活動,並且做好應急措施。活動正式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組織,讓每位孩子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切忌孩子之間拉幫結派,孤立某位同學。給孩子平等的參與機會,公平公正的評價。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肯定,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關於心理活動課的形式可以多元化,比如娛樂表演,講故事以及DIY展示等各種形式。讓孩子在全班同學及老師面前即興表演節目可以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敢於展示自我的勇氣;以講故事的形式上課可以集中孩子的課堂注意力,通過簡單有趣的故事向孩子們傳輸正能量;DIY展示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創新能力;心理活動課主要是通過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們有真實的情感體驗,達到心靈的共鳴,從而加深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3.通過日常生活灌輸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孩子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幼兒教育的初衷是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思想行為規範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滲透心理健康觀念。目前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是託管制,孩子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幼兒園,所以教師不僅要在正常教學環節緊抓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課餘時間,比如休息吃飯時間也可以一點點的隨機灌輸,多開展一些集體活動,如傳遞吸管等,使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集體活動中,與同學們共同合作,互幫互助,感受“大家”的溫暖。另外孩子在家時,父母也要多給孩子做榜樣,多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及情緒變化。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大多數的家長都為了讓自己的小孩以後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不被社會淘汰而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生怕孩子比別人差,但是往往都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的興趣所在,自作主張替孩子做了自己認為很正確的選擇,殊不知孩子可能根本就不喜歡,或者根本就學不懂,從而導致孩子自信心挫敗,容易自卑。結語孩子心理健康才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大前提,如果孩子心理不健康,那麼學習好不好,能力強不強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所以家長和孩子以及教師都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在看重孩子身體素質的同時也不忘加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孩子的思想觀念,要明白孩子的自信心,獨立能力以及對人起碼的尊重都是要從小培養的,我們應該致力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促進孩子的身心全面發展。

  作者:胡秋芬 單位:崑山開發區蓬朗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曾英.教師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3,3:277.

  篇二:遊戲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在幼兒時期,兒童的主要活動就是遊戲。通過適當的開展遊戲,可以在一種愉快、輕鬆的心理環境下,讓幼兒創造性、模仿性的參與到成人的社會生活當中。通過這種方式,有助於幼兒心理需求的滿足、認知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此外,還可以利用遊戲來干預和治療幼兒存在著的心理問題,實現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利用遊戲開展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良好的可行性。

  關鍵詞:遊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分析

  在當前社會中,很多成年人存在的心理問題,都是從幼兒時期就形成的。相比於過去,現代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家庭結構和居住環境相較從前更加封閉。再加上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現代兒童的心理問題明顯比以前更多。目前,我國幼兒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多動症、社會行為問題、性格情緒問題、神經功能障礙、不良習慣、學習問題等。對於這些問題,在幼兒時期,其實是可以利用遊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並加以解決的。

  1遊戲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在幼兒時期,各個方面都沒有發展成熟,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情感體驗。在豐富的現實情境當中,逐漸提升幼兒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水平。針對幼兒的年齡、性格特點,利用遊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十分良好的方式,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中,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幼兒來說,遊戲是一個重要的天性[1]。讓幼兒充分的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其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對於幼兒的健康成長十分有利。而如果過分的剝奪幼兒的遊戲時間,對幼兒進行嚴格的管制和約束,會對幼兒的天性造成壓抑,幼兒會逐漸喪失歡樂的情緒,對於心理健康發展十分不利。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根據不同的幼兒認知發展階段,對遊戲進行了劃分,主要包括有規則遊戲、象徵性遊戲、模仿性遊戲等。在通常情況下,都是由模仿性遊戲開始,逐漸演變為表演遊戲和角色遊戲,最後發展到有規則遊戲。幼兒最初進行遊戲並不會進行角色分配,逐漸發展到能夠自行進行角色的分配,在遊戲過程中可以帶領他人共同玩耍,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組織能力。利用遊戲,幼兒能夠對環境、物質等特性進行認識,同時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想象力和感知力,對於幼兒的認知發展有促進作用[2]。在遊戲當中,幼兒能夠學會堅持和自信,通過對遊戲規則的遵守形成良好的責任感。在遊戲當中,通過相互協作和幫助他人,使幼兒逐漸培養良好的品質,進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因此,利用遊戲能夠實現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培養和維護,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式。

  2利用遊戲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

  在《人的動機理論》一書當中,將人的基本需求劃分為五類,分別為生理需求、愛和歸屬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等。而對於幼兒來說,其心理需求基本上也是如此。利用遊戲能夠很好的滿足幼兒的這些心理需求,對於幼兒心理健康的形成和維持有著很大的幫助。遊戲遵循的是快樂原則,幼兒往往能夠在遊戲當中找到很多的樂趣,不但能夠滿足生理上的本我需求,也能夠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3]。從本質上來說,幼兒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與社會中無異,幼兒需要對自己喜歡的遊戲活動進行選擇和參與,並且完成必要的交往活動。幼兒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形成謙讓、剋制等精神,逐漸懂得關心和照顧他人的情感。在遊戲中,幼兒往往願意擔任主要的角色,對自己愛的情感也願意進行主動的表達。幼兒內心期望能夠將愛給予更多人,因此在更多的集體活動中,也能夠同樣得到別人的愛,從而滿足自己愛和歸屬的心理需求。幼兒在遊戲中的安全、輕鬆的環境下,能夠發現自己喜歡的遊戲專案並參與其中,在遊戲過程中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探索力,不斷獲得新的成長[4]。幼兒對於自己在遊戲中的成功表現,常常會感到開心和快樂,並且能夠得到其它夥伴的讚賞和認可,滿足了自我實現、尊重等心理需求。此外,幼兒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得到安全心理需求的滿足,對於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十分有利。

  3利用遊戲宣洩幼兒的負面情緒

  幼兒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包含了一定的潛意識在其中的。幼兒通過遊戲,對現實當中無法得到滿足的願望,或是遭受的傷害進行補償,對於現實中無法接受的危險衝動進行發洩,以此來緩解和抒發內心的不安和緊張。通過對自身力量的發展,以應付現實世界的各種環境。利用遊戲,可以為幼兒提供一種良好、健康的思想情感發洩方式[5]。幼兒通過遊戲能夠修復自己的精神創傷,從而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很多客觀條件都會對幼兒造成約束和限制,因而幼兒容易產生壓抑、緊張等不良的心理情緒。利用遊戲,能夠有效的排解和舒緩幼兒的不健康心理。例如,在玩粘土遊戲的時候,幼兒通過捏、壓、扭、擠等動作,能夠起到一定的發洩作用。有些幼兒將積木堆起,然後一把推到,也體現了發洩的作用。一些幼兒在玩布娃娃的時候,會模仿成人將娃娃的褲子拉下來,狠狠地打娃娃的屁股,而且口中往往還唸唸有詞。一些幼兒喜歡玩打針的遊戲,將自己在打針時受到的痛苦在遊戲中進行發洩[6]。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幼兒在這些遊戲中發洩了自己的情緒之後,臉上會出現痛快、滿足的表情。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當為幼兒創造一些遊戲機會,讓幼兒能夠在遊戲中進行合理的發洩。有時候幼兒難免自然的出現一些具有發洩意義的活動,如果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家長和教師不應打罵幼兒,而是積極對其進行引導,排解和舒緩幼兒的不安情緒。找出幼兒不良心理情緒的原因,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進行適當的發洩,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實踐能夠看出,幼兒在遊戲當中能夠不自覺的反映出其對待周圍現實環境的態度和情感,這些反映包括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內心情感。因此,利用遊戲來觀察幼兒,能夠發現幼兒的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例如,幼兒用積木搭房子,搭出的房子四周都有很高的圍牆,房子上還沒有窗子,由此可以看出幼兒具有一定的抑鬱性格和較高的防衛意識。如果一個女孩在搭積木房子的時候,特別重視在房子外搭一圈柵欄,幼兒可能具有容易害羞的心理,期望能夠在柵欄當中獲得安全感[7]。又如,某個女孩始終不喜歡玩娃娃家的遊戲,主要是由於這個女孩的父母早已離異。某個女孩在玩過家家的遊戲時,總是想要扮演爸爸的角色,在一些其它的角色扮演遊戲中,也總是要扮演男性的角色。這主要是由於女孩的父母始終希望她是一個男孩。由此可見,在幼兒進行遊戲的過程中,只要細緻的進行觀察,就能夠發現幼兒的心理狀態和存在的心理問題,從而更有著對性的為幼兒安排適當的遊戲,更加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即使是一些專業的心理健康人士,在對待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也會對遊戲加以利用。遊戲療法是治療幼兒心理問題的一種重要療法,通過遊戲的方式,逐漸矯正和解決幼兒存在的心理問題。例如,對於害怕黑暗的幼兒,可以在一個房間中放置很多球,然後將房間中的燈關掉,和幼兒進行摸黑搶球的比賽。經過多次在黑暗環境中進行遊戲,幼兒就會逐漸不怕黑了。又如,一些幼兒對狗特別害怕和恐懼。對此,可以由成人和幼兒一起進行捉狗的遊戲,成人和幼兒分別扮演獵人和狗的角色。在經過數次遊戲之後,可以進行角色轉換,這樣,幼兒就會逐漸對狗產生興趣,從而克服對狗的害怕和恐懼。幼兒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當中利用遊戲發現和矯正幼兒存在的心理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遊戲的針對性。例如,對於穩定性較差、過於好動的幼兒,可以讓其在遊戲當中扮演醫生、木頭人、門衛、交警等比較安靜的角色。對於內心比較孤僻的幼兒,可以讓其多參與集體性質的幼兒遊戲,使其能夠在遊戲中逐漸放開自己。利用這些遊戲,能夠讓幼兒在愉快、歡樂的環境當中,不知不覺將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為習慣進行克服和改正,並且逐漸形成健康、正確的心理行為習慣。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應當注意循序漸進,否則將無法取得預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教師在進行遊戲角色安排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明確不同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個人能力,給予幼兒最恰當的角色,從而發揮出遊戲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4結論

  幼兒是人類成長階段當中的一個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幼兒各方面的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還遠遠不夠成熟,因而很容易產生很多心理問題,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針對幼兒的性格特點,可以利用遊戲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實踐發現,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對於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幫助。

  作者:廖雪芬 單位:廣州市文化局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江暉.淺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5:131-133.

  [2]明玉君.淺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S1:181-183.

  [3]米瑞芬,蔡淑蘭.論蒙古族傳統體育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2:70-72.

  [4]羅麗萍.幼兒心理偏差的成因及矯治對策[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02:42-44.

  [5]王秀,黃蘭平,李冰.體育遊戲對幼兒社會化影響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11:123-125+128.

  [6]呂芳,王芳林,張豔琴.幼兒園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芻議[J].中國優生優育,2013,03:217-219.

  [7]嚴金華.知識分子家庭幼兒心理問題的個案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54-57.

  篇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討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剛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幼兒心理健康處於同樣重要的地位。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狀況是幼兒每個階段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由於目前我國所處的現狀,每個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生活節奏的加速、養育方式的變化等影響因素下,面臨家長所給與的過多壓力,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承受著各方面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幼兒問題較以前明顯增多。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家庭教育中都只片面的注重智力的開發,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大量研究調查顯示,我國幼兒健康狀況問題的存在和發生非常普遍和嚴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幼兒數量越來越多。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僅妨礙著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及良好品德的形成,還給家庭、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當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到位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12條提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幼兒心理衛生保健工作”,也就是強調了健康心理元素的重要性。但由於認識上的誤差,一段時間來,在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著對生理保健重於心理保健的現象。很多幼兒園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園內的心理教育等實施活動中只滿足幼兒生理方面和基本物質的需求,忽視了幼兒心理健康的真正內在需求。並且實踐過程侷限,忽視幼兒實際接受能力,進行矯正採用的方法也只是行為治療,未考慮對幼兒是否真正適用。

  二缺乏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

  幼兒心理髮展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幼兒的潛在可能性,其作用不言而喻。而在我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來說年限短、理論研究少,這就導致培養出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其水平僅停留在一個較低層次水平上;幼兒心理健康的課程在幼兒園教育中分散、凌亂、沒有集中性,在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大多隻能借鑑其他相鄰學科或與幼兒年齡差異較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經驗,整合力度不夠。

  三師資力量缺乏,家庭不同步

  教師們對心理健康標準及效果的評價把握不準,因為知識相對零散,教育時間的侷限,教師在實際情況中面對幼兒的心理問題,往往束手無策,無法及時正確糾正。另外,從家長角度來看,生活中忽視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們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教育能力,導致有些幼兒性格過於內向,或者以自我為中心,或者在家長的溺愛下任性自私、承受不了挫折。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例如吸吮手指、咬衣服、攻擊性強等;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明顯滯後,未能和幼兒園保持教育的同步和遞進。

  三、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重視理論,提高幼教工作者素質

  幼兒教育是一項具有高度專業性的工作。我國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多為幼兒教師,保育工作者在幼兒教育生活中也起著輔助的作用,他們需要更多的道德感、責任意識和專業知識,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幼教人才隊伍刻不容緩。幼教工作者從自身角度來看,應提高幼教專業素養和法治底線意識,真正做一個熱愛孩子、熱愛幼教事業的合格幼教工作者。應對幼兒教育工作者進行心理學知識方面的培訓,使他們提高自己心理衛生方面的有關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諮詢及診斷知識,並將所學心理知識有效運用到幼教工作中,能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更好地促使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二創設有利於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環境

  環境對於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必須“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幼兒園的物質環境要能促進幼兒的生理和心理髮展;幼兒園整體環境要安全、舒適、衛生、實用,園內裝飾和材料要考慮到色彩的選用,整體能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需要,幼兒園利用自然環境,合理佈局,院內裝飾色調柔和,要符合幼兒審美情況。要在良好、舒適的環境中,在教師理解、寬容的態度下,引導幼兒自由主動探索世界,得到身心的良好發展。

  三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在一日活動中以具體、形象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心理的不斷髮展。幼兒園教育者的教學活動在幼兒的生活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相互配合。所以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應掌握基本的心理學知識,樹立正確的兒童發展觀,充分利用社群及幼兒園資源。同時幼兒園要開設專門的講座為家長提供瞭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充分利用社會、社群的資源,做到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沈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01.

  [2]桑青松.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探微[J].中國健康教育,200207.

  [3]王麗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201216.

  [4]張莉.兒童發展心理學[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馮金 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看過" "的還:

淺議幼兒園養成教育論文
小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幼兒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有關大學生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有關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大學教育心理學的論文
關於幼兒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音樂教育心理學論文
幼兒教育心理學論文發表
幼兒教育心理學論文
幼兒教育心理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