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文藝心理學相關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文藝心理學是“心理文藝學”或“心理學美學”,是文藝學或美學的一個分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穿越”文學現象的文學接受心理分析》

  摘要:這幾年“穿越”現象以自身新穎的題材和浪漫奇幻的情節成為一種潮流,“穿越”現象與接受“穿越”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穿越現象是審美心理時空的外化,同時也契合了接受者的審美心理時空的超越性,並滿足了大眾的審美心理期待,且能喚起大眾的內心情感。而接受者在欣賞“穿越”現象時,主體的情緒、情感的作用也是顯要的,同時,穿越以其自身的魅力會改變接受者的自性或人格。

  關鍵詞:穿越熱、審美心理時空、心理圖式、情感因素、心理期待、自性

  這幾年的穿越小說、穿越影視特別火爆,“穿越”現象成為一股潮流。穿越小說更是網路小說最熱門題材的一種,集成了玄幻、歷史和言情三大小說類別的要素,自成一派。其基本要點是,主人公由於某種原因從其原本生活的年代離開、穿越時空,到了另一個時代,在這個時空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情情愛愛多為主線。尤其是隨著電視劇《宮》、《神話》、《步步驚心》等穿越題材的電視劇的熱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於穿越文學的濃厚的興趣。

  穿越文學,重點在於這個“穿越”,並且人們對於穿越文學的喜愛也源於這個“穿越”,此“穿越“不同時代之間人物的穿越,大多數是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的一種現象。像穿越小說作為當今網路小說的一大類別,其通俗性與大眾性是顯而易見的,讀者閱讀穿越小說多以消遣娛樂為主。穿越小說能滿足讀者對於美貌、年輕、財富、俊男美女、愛情、權力、地位等等的幻想,為讀者創造了一定程度上脫離現實的美好世界。穿越作品涉及的歷史與古典文化也滿足了部分讀者的古典情節。交錯的時空,古代與現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古代同現代思想的並立與對立,這些元素提升了穿越作品的魅力,為讀者創作了新的閱讀體驗。

  那“穿越”熱背後的文學接受心理是如何表現的呢,下面就是我要探討的關於兩者的關係。

  1、穿越現象是審美心理時空的外化,接受者在欣賞穿越文學的時候也是離不開自身的審美心理時空這一表象的。

  一切認識活動都離不開心理時空這一心理框架,那麼,藝術審美活動作為一種寬泛意義上的認識活動也不例外。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都有賴於審美主體相應的心理時空即審美心理時空。那什麼是審美心理時空呢?它是一種不同於一般認知心理時空的特殊時空表象,是美感活動的感性直觀形式,是審美主體在長期的審美實踐中所內化而成的審美心理結構,它在審美心理活動中具有主動整合物件的感性材料與主體的心理內容的作用。而接受者在欣賞穿越小說或者穿越影視作品的時候,也是離不開審美心理時空這種時空表象的。“穿越”故事裡的時間是可逆的,展現的是不同於當下時空的生活,或者回到古代演繹浪漫宮廷戲,或者穿到未來上演科幻驚險歷程,這都契合了觀眾的審美心理時空這一結構。我們知道,客觀時間本來是一維的,正如我們的古人所感慨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那樣。但是,很多小說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時間描寫卻是倒敘、插敘、跳躍省略等,更有甚者,在意識流作品中,主人公在意識流的流動中進行種種回憶、聯想、內念、夢幻,過去的經歷與未來的憧憬盤根錯節,犬牙交錯,而穿越作品中的時間描寫更是可逆的,接受者如果沒有相應的審美心理時空,那麼在閱讀或欣賞這類文學現象的時候難免會產生隔膜。

  因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日常認知心理時空是人們現實時空的存在方式,審美心理時空則是人們理想的存在方式。審美心理時空消除了自然時空和現實時空的外在性,成為審美主體能動性、自由性和創造性的生動體現。在審美心理時空中,主體可以超越和突破客觀時空的束縛,進入自由的精神領域或精神境界中去。而穿越作品本身營造了一個自由穿梭的時空和意境,可以說是人們審美心理時空的外化,接受者只要跟隨那些精彩的情節起伏就好。

  儘管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中,以至於覺得時空問題十分普通、十分熟悉。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古往今來,人們並未完全消除對時空的陌生感。尤其是在古代,時空的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間斷與聯絡等問題,在人們的意識中產生了種種神祕的體驗。一言以蔽之,人類在現實時空中產生了強烈的異己感。人的個體生命的有限存在與宇宙時空的無限存在之間的矛盾,是人類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於是,人們渴望征服時空、駕馭時空,這激發了人們的時空意識由現實領域向審美領域邁進。而穿越現象正是人們為超越現實時空而創構出的一個自由的精神時空即審美時空。

  2、幾乎每一個穿越故事裡都隱含著一個人類所希冀的神話。“穿越”之所以成為潮流,必定是要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心理,最大限度地滿足當下觀眾的審美期待。穿越現象能被大眾接受,跟接受者的心理圖式或具體來說跟他們的情感因素有關。

  藝術創作和藝術接受是一種雙向交流的過程,藝術創作是一種生命體驗的闡釋者,接受主體便是體驗的二度闡釋者。沒有接受主體的參與和響應,任何藝術活動都是潛在的甚至是不完整的。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觀眾和聽眾是藝術家原體驗的二度闡釋者,但他們對藝術品的接受不是機械的被動接受,他們的藝術接受過程正是藝術家原體驗的接受和昇華。

  接受者欣賞穿越文學作品也是體驗的二度闡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接受者存在著一個接受心理圖式。心理圖式在接受中的作用是什麼呢?接受主體的圖式在整體的結構上也不例外地是多種心理因素的一種特定組合,而且,作為一種整體存在的心理圖式,它一旦形成就將無所不在地表現它的存在與作用。但是接受的心理圖式不是一次恆定的組合,它可能消解、變形或者削弱。無疑,情感正是以一以貫之的意義成為喚起和整合圖式的必然變數。在藝術接受中的主體投入,總是以一種情感的自律化即形成和維持自覺、由衷的態度為必要條件,並且始終貫穿於接受過程。那麼,接受者在欣賞“穿越”作品的時候,也是以一種由衷的愉悅的主動情感去接受的。並且往往是情感愈是豐富,表象的活動範圍也就愈大,而無窮多樣的表象是主體對於藝術物件的自由反應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說接受主體對“穿越”題材越感興趣,並投入更多的情感,那穿越這種現象也會滿足接受者的各種想象,即表象因素。

  而藝術物件的某些特殊意義諸如隱喻、象徵和神話因素等,只有在情感參與其中的反應裡才能真正確立和升揚。具體的說,主體出乎內心的情感一旦被喚起,它就可能較為充分地引發大腦中繁複多姿、鮮靈活躍的表象因素。而穿越題材的文學現象,題材新穎,情節浪漫,帶有神話、象徵因素等,給讀者提供了一個逃避現實的時空,即在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權利等等反而在穿越故事裡一般都可以得以滿足,可以說“穿越”消除我們內心的緊張狀態和給予觀者解脫的機會,而這也是穿越能夠吸引大眾的原因。

  3、在“穿越”接受中,接受者會進行自性或人格的重塑。接受和自性始終是一個莫衷一是的問題。在心理學的視野裡,自性問題更是一種人格或個性的問題,它具有穩定性、內在性、一致性等特點。

  由於藝術中的情緒、情感往往具有不斷變動和轉化的可能性的特點,藝術在情感的多樣和豐富上遠遠超過個體在現實中攝入的相對狹窄、碎片化的情感圖譜。在某種意義上,藝術中的情感的含義愈是複雜,接受者內在世界中情感的界限如愛與恨的界限被改變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藝術並不珍視單向度的情緒和情感,它更追求重重交織、“欲說還休”式的情感。而穿越文學即影視作品正是這樣,具有豐富多樣的情感,追求意味深長、百感交集的體驗,因此,“穿越”有力量把觀者從單薄甚至麻木的情感狀態拉向另一種深沉而敏感的狀態。當然,這種狀態需要把握好,否則過度了會走到反面,如有些小孩子會盲目地模仿穿越而做出危及生命的傻事。

  參考文獻:

  【1】《文藝心理學教程》

  【2】《淺談穿越文學的發展》

有關網路消費心理的論文
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論文
相關知識
與文藝心理學相關的論文
大學生與積極心理學相關的論文
教育心理學相關的論文
與人格心理學有關的論文2
小學教學與心理學有關的論文
認知心理學與教學相關的論文
與教育心理學有關的參考論文
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分析論文
營銷心理學相關的結課論文
有關幸福心理學探析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