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研究專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教育管理涉及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物件、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目標、教育管理環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問題及創新 》

  【摘要】由於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眾教育開始逐漸普及,各個高校普遍都呈現出擴招趨勢,所以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面對當下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現狀,有必要對於大學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發展以便於適應目前新的大學現狀。文章主要探究的是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對於大學教育管理模式進行創新。

  【關鍵詞】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問題;創新策略

  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不關心學生個人的發展與規劃,培養出的大學生並沒有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發展道路,面臨著人生的困境,加之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眾多大學生面對的是一畢業就失業的困境。

  一、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教育管理觀念陳舊

  長期以來,大學的教育管理實行的是僵化的模式,最終造成大學的教育管理觀念陳舊,不能夠適應新的大學教育狀況。教育的本質是教師運用恰當的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並且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以正確方向的指引。但在實際的大學教育管理過程中,管理者不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重視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只重視自己的利益得失,使學生處在被動的地位。

  例如一些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為了使自己在學生工作方面取得成果以便於獲得升職的機會,就會開展一些看似對學生有益,實際上只為讓上級滿意的活動。同時,在一些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只能任由教師指揮,由此造成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大量佔有學生的上課時間,為了活動最終的完滿開展,不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不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由於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進入大學以後,很難適應集體的生活與學習,主要體現在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並且團隊意識欠缺。許多的大學生在於同學的相處過程中都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大學的教育管理模式只重視學生的成績水平,相對來說忽視了對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際上,一名能力出眾並且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大學生不僅僅是在學習能力上出眾,在實踐能力、人際交往、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應該具備較高的水平。而在對於大學生進行大學教育管理過程中恰恰忽視了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夠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以適應未來社會對於人才的需要,但是進入大學學習以後,學生不僅自身的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沒有得到進步。

  三教師育人觀念落後

  在傳統的對於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之下,教師隊伍中的育人觀念、教育模式也相對落後。首先從育人觀念來說,大學不同於其他階段的學習,原則上講求的是學生應該具有自學能力,教師進行相應指導即可,但是由於我國的教育體制問題,大學生仍然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面對這種情況,一些教師並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指導,只為了應付教學任務,教師在整體上出現,平時講課應付教學任務,考試時給學生劃重點的現象,以至於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學習能力都在大學期間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出現下降趨勢。還有一些教師多數時間都在忙於自己的科研,為自己以後評職稱進行謀劃,根本不重視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二、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綜合化考量

  首先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在形成過程中要站在全域性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僅要考慮到學校建設,教師隊伍發展,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學生的成長、成才。首先要規範教育管理的相關制度,借鑑國內外大學教育管理的成熟經驗,考慮到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於大學來說是一個改善教育管理模式的一個好的機遇,在新的歷史時期,對於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可以為學生營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校應該轉變對於學生的管理方式,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大學教育管理過程中,對於學生的管理要具有針對性。例如對於一些家庭情況相對較差,或者家庭遭遇過變故的學生要進行重點的關注。

  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來說,不僅僅需要學校在經濟上的幫助,還需要學校重視這類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減輕學生的自卑感,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於遭遇到家庭變故的學生來說,心理上的傷害一時無法彌補,容易發生極端行為,所以學校應該從各個方面給予學生以幫助,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並且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讓學生順利走出心理陰影。

  大學教育本該做到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根據社會的發展制定培養人才的戰略,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仍然被眾多高校所運用,對於大學生的成才就業造成不當的影響。因此,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需要社會、高校、與教師共同努力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篇二

  《 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平臺建設 》

  摘要:如何建立大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模式,是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課題。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當前的大學生黨員管理依然缺乏連貫的、全面的教育方式,黨支部活動不夠豐富。因而,應從建立網路學習平臺、實踐活動平臺、管理考核平臺三方面出發,更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形成有效、常態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黨員教育;黨員管理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幹分子,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建的基礎工程,打造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作用突出的學生黨員隊伍,是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首要任務。

  在2013年7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22號中指出,“一些高校對學生黨員教育培養不夠系統規範,教育形式和內容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不少高校對學生黨員管理服務方式方法比較單一,個別學生入黨動機不夠端正,少數黨員政治素養不高、組織紀律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

  為了解大學生髮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能動性及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以解決相應問題,筆者設計了相關的調查問卷。問卷從學生的入黨動機、學習黨知識情況、黨支部活動開展情況入手,就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的效果、黨支部活動成效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結合個別訪談法,就如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創新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議。

  一、調查問卷情況分析

  一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

  問卷的調查物件為本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及正式黨員。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問卷發放前,從三類不同調查物件中各挑選10人進行預測分析,通過檢測,問卷信度達80%。隨後正式發放問卷21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208份,有效率達99%。在回收的問卷中,一是調查物件的年級分佈符合學生黨員比例,即黨員人數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不斷遞增。其中,12級佔42.79%,13級佔25.96%,14級佔24%,15級佔4.81%。二是調查物件的身份比例合乎學生黨員的比例,即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的數量不斷遞減。其中,入黨積極分子佔51.44%,預備黨員佔21.15%,正式黨員佔22.6%。依據以上資料,初步認為調查資料真實、可靠,能為進一步的分析提供資料支撐。

  二調查物件的相關資料

  1.黨員入黨動機基本端正

  大多數參與調查的黨員,入黨動機端正,信仰共產主義,87%以上的黨員希望通過入黨可以為他人和社會多做貢獻,也希望自己能早日發揮社會作用,成長成材。但同時,依然有個別黨員的入黨動機不純粹,14.2%的黨員入黨時希望通過入黨獲得一些利益,如期待黨員的身份可以拓寬就業渠道。在黨員榮譽感方面也還有待提升,59.1%的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對自己身份感到非常自豪,有13%的同學覺得黨員身份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2.黨員能發揮一定的先鋒模範作用

  60.1%的黨員同志認為,自己基本能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僅2.4%的黨員認為基本沒有發揮過先鋒模範作用。大部分黨員認為自身能在學習上、生活上起到一定帶頭作用,95%以上的正式黨員獲得過一次以上校級獎學金,60%的正式黨員獲得過兩次以上校級及以上各類獎項,80%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與過學院、學校組織的各類比賽及活動。可見,學生黨員,尤其是正式黨員的基本素質相對較高。

  3.黨員自主學習黨的知識能動性不足

  從調查資料看,一是黨員學習專業知識的主動性較好,但在黨知識學習方面還有所欠缺。資料顯示,僅約36%的黨員在平日會主動學習黨史類知識,而有看黨報習慣的黨員只有11.5%。二是對於國家時事方面的內容關注和了解不夠,35.1%的黨員表示平日中非常關注,62.5%的黨員表示只是偶爾關注時政要聞。三是黨員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黨知識學習的比例較高。83%以上的黨員傾向於用手機客戶端了解和學習相關內容,但僅5.7%的黨員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學習。

  4.黨員對黨支部教育活動熱情不高

  目前的學生黨支部教育活動以專題教育會、理論研討會、黨員大會等為主,經過調查,黨員更傾向於實踐性的、戶外開展的教育活動,如分別有67.3%和51.4%的黨員選擇參加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和參觀學習。但選取時興的慕課課程及微信公眾號推送服務的人數較少,通過個別訪問進一步瞭解到,大多數黨員學生對這兩種方式較為陌生。

  二、大學生黨員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構建大學生黨員網路學習交流平臺

  依據調查資料的分析,大學生黨員自主學習黨知識的能動性較差,關注時政要聞、國家大事的頻率不高。現今學生黨員主要通過黨課教育、講座交流、支部學習的模式加深對黨知識的瞭解,但由於以上形式較單一、內容較枯燥,因此,學習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也難免流於形式。構建大學生黨員學習交流平臺應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的便利條件,將黨知識學習通過網路形式,融入學生黨員的學習和生活中。一是創立微信公眾號。微信是一種快速、高效的即時通訊工具,是亞洲地區最大使用者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體。目前,微信已成為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幾乎人人每天都在使用。

  學校或學院應積極創設針對大學生黨員學習的微信公眾號,打造“指尖上的黨校”,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方式,讓學生黨員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黨知識、瞭解時事熱點話題[1]。二是組建學生黨員微信群。大學生黨員微信群可由各學生黨支部書記牽頭組建,由支部書記定期傳送相關學習內容。傳送後,可在每週固定一個時間組織大家線上討論,或者建立黨小組線上學習,每週安排一個黨小組負責收集學習材料,由支部書記稽核後,傳送至微信群供大家學習和交流。

  二構建大學生黨員實踐活動平臺

  調查顯示,大學生黨員更有意願加入到社會實踐服務的隊伍中,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宗旨。將黨建工作、黨支部活動延伸到學生公寓、學生社團,可以擴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覆蓋面,增強學生黨員的影響力和滲透力[2]。

  一是開展“學生黨員掛鉤宿舍”活動。在學生公寓中,形成“一位黨員帶動兩間宿舍”的模式,讓學生黨員在宿舍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每三週一次的宿舍走訪,對黨知識,國家熱點事件進行宣傳和解讀;對專業學習問題進行交流;對宿舍同學生活上的困惑進行開導,達到宿舍成員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是開展“黨建帶團建”模範班級建設活動。在班級日常管理中,建立“學生黨員聯絡團支部”,把“黨建帶團建”的思想落實到班級建設中,要求全體學生黨員在日常生活中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感染帶動班級同學,並以此為依託進行模範班級評選。

  三是建立“黨員奉獻日”活動,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定為“黨員奉獻日”。各級學院可組建學生黨員聯合志願服務示範隊,在學校範圍內開展清潔衛生、知識宣傳;深入社會進行黨的政策宣傳、義務支教、走進社群捐書、科技文藝服務和志願服務等活動,使他們在社會實踐和服務工作中真正受教育、長才幹。

  三構建大學生黨員管理考核平臺

  提升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質量有賴於完善的考核制度。為此,需要形成貫穿入黨前後的管理機制,對學生黨員的學習、實踐活動的參與情況進行量化考評,結合優秀學生黨員評定製度,形成上下爭創先進、嚴格要求的局面[3]。

  一是健全學生黨員教育制度。對學生黨員教育制度不鬆懈,轉變“重發展輕培養”的觀念,加強對學生黨員學習情況的考核,定期進行跟蹤和抽查,要求學生黨員在學習後通過撰寫心得體會、學術論文、交流彙報等方式,切實做到有所收穫、有所提升。

  二是完善優秀黨員評定製度。完善優秀學生黨員的考核制度,可以激發黨員的爭優創先思想和行動。將黨員在“學生黨員掛鉤宿舍”“黨建帶團建”“黨員奉獻日”等活動中的表現納入優秀黨員評定製度,由掛鉤宿舍成員、班級成員對黨員的表現進行評定,結合支部黨員互評、支部書記評定等方式,對優秀黨員的評選進行全面、嚴格把關。三是加強學生支部建設制度。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各黨支部可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學習型黨支部”“實踐型黨支部”等特色黨支部,在學習、生活、實踐等各方面發揮引領性、模範性作用,進一步增強黨支部在學生群體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大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政治上的表率、學習上的標兵、生活上的榜樣。創新開展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全方位的長效機制,提升學生黨員的理論素養、增強學生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可以從根本上促進大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參考文獻

  [1]雷西合,趙健,高黎.對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長效機制構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28.

  [2]歐洪湛.構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探析[J].學生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3:21-23.

  [3]楊敏.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生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9:28-29.

有關推薦:

關於網路安全教育研究論文
教育管理專科論文
相關知識
教育管理研究專業論文
教育管理分析專業論文
教育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計算機資訊管理研究畢業論文
計算機資料庫管理研究畢業論文
會計制度管理研究畢業論文
會計制度管理研究畢業論文
關於計算機資料庫管理研究畢業論文
本科生管理會計專業論文
淺談審計學研究專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