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優秀議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7日

  議論文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考語文寫作的重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一種尊嚴可以一文不值

  小時候有關“尊嚴”的印象最深的例子,就是韓信的“胯下之辱”了。當時,無論是誰給我講這個故事,都會不住地強調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何等地失去了尊嚴,韓信又是如何知恥而後勇。“尊嚴”一詞,從小便被罩上了一層莊重而神聖的光環。聽故事時聽到誰備受折磨依舊不屈為了維護自己或國家的尊嚴,表現出或文明有禮或剛強不屈時,心中滿是崇敬。

  直到後來看到了某個電視劇,小小的孫兒拍著祖母說要騎大馬,祖母喘著氣趴著。小男孩十分靈敏地躥上去,坐在老人的脖子上,小手不停地拍打老人花白的頭,大喊“駕,駕,快點,快”。老人的行動蹣跚笨拙,又顫顫巍巍地在地上爬著,嘴裡卻笑著說:“好,好。”

  看到那時,我突然覺得內心有什麼東西被堵住了,說不出哪裡不對,只覺得長久以來一直高高架起的某個東西頓時破裂。我小聲感慨:“天哪!這麼傷尊嚴的事情。”一旁的爸爸卻開口了:“這哪有什麼尊嚴?長者在骨肉面前都是沒有尊嚴的,就算她是皇太后也照樣會這麼做。再說了,你小時候沒騎過大馬?”我一下子說不出話來。後來在一次課上,我們的老師提起了他年幼的女兒:“下班一回家,一看見她就什麼煩心事都沒了。她會什麼?就會說幾個詞兒,還老叫媽媽爸爸,就是要騎大馬。但你還是願意很賤骨頭地趴下讓她騎。她一拍你,你還趕緊爬快幾步,她一樂,你也跟著傻樂。你想想這麼做有什麼尊嚴可言?沒尊嚴。但想那麼多幹嗎?讓她開心不就行了嗎?”他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一直上揚著嘴角,平和而滿足地笑。我們在下面也大笑著說他是“酸酸的蠢爸爸”,他卻笑呵呵地悉數接受。他覺得很快樂,很滿足,很幸福……

  漸漸的,見得多了,你會發現,有幾個人,明明在外有頭有臉,和人談笑風生,在家卻願意陪你看電影,陪你笑,陪你玩。你有東西掉到桌子下面或某個旮旯裡,他願意彎下腰趴在地上拿著手電筒在漆黑又滿是灰塵的小角落裡幫你尋找。明明告誡過你做人要講尊嚴,賠笑端飯服務周到的卑微的事不幹,卻還是願意天天為你端茶倒水削水果,即使你說過不用那樣,很多事換成兩個陌生人那一定是再踐踏尊嚴不過的了,可就是因為物件不同,被騎了脖子還那麼快樂,被小手抓了臉捶了肩還是要大笑。有一種尊嚴,在某個環境,對某個人而言,可以一文不值。沒有什麼“踐踏”“愧疚”可言,也不需要那些。有些東西不需要上綱上線,也無須分得那麼清楚,沒有理由,需要的只是給予與接受,歡樂與幸福。

  而我亦相信,當我們也稍微低一些自己的身價,好好看看我們身邊的人,用心去感受,一定可以找到一群人那些愛你,而你則願意蹲下為他們整理褲腿,回來時給他們拿鞋,同樣願意為他們端茶倒水。因為對方是他們,所以,有些尊嚴因他們而放下,也沒什麼不好。

  :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很小的時候,奶奶曾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桌上有三個蘋果,佛祖吃了一個,然後問他的弟子還有幾個蘋果。弟子回答說還有兩個。佛祖搖搖頭說,有三個呢!兩個在外面,一個在裡面,佛祖邊。必立指指自己的肚子。

  當時我還小,不太懂祖母的意思。到今天,我才慢慢明白祖母的心意,她其實是想告訴我:失去是另一種形式的得到。

  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他最初的理想是當一位大兵抵禦外國人的侵略,但因清朝政府太腐敗,他只得放棄多年的夢想去當醫生。

  不久,他發現中國人更急於治療的是精神上的疾病,於是又毅然棄醫從文,希望用筆來挽救人了門的靈魂。正是由於有這種敢於“放棄”的精神,他終於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面旗幟。

  古今中外勇於放棄的事例,不勝列舉。柳永被棄於當朝,卻執著於詞,其詞乃成一家之絕,榮耀無比;蘇東坡被棄於江南,幾經流離,其文卻日益蔚為大觀;孫中山被棄於海外,奮鬥有加,終成一國之父。伽利略放棄了自由,誓死捍衛自己的學說,才使牛頓得以站在“巨人”的臂膀之上摘得碩果;比爾蓋茨放棄了自己在哈佛大學的學位,投身商海,成就了20世紀人類世界的一個神話。

  其實,今天放棄,是為了讓明天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放棄了,你便可以輕裝前進;放棄了,你就可以擺脫煩惱和糾纏;放棄了,也許你能重新認識自己。

  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如果你選擇了鄉村的寧靜安逸,就得放棄城市的燈火闌珊;如果你選擇了淡泊、平凡,就得放棄聲名鵲起的榮耀。

  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能夠放棄一些,自然會擁有一些。

  當你放棄了玩耍的時間,去攻克那道道難題時,你獲得的是學習的進步;當你放棄對名利的計較,與人相處時,你獲得的是一份珍貴的信任;當你放棄優厚的工作待遇,奔向大西北時,你獲得的是人格的昇華;當你為搶救落水的孩童放棄生命的時候,你獲得的是人們對你永遠的尊敬與懷念。

  :白馬是馬

  “那不是歌/那是孤單的歌/這白馬非馬的邏輯鮮有附和/唱著什麼/故事裡多少曲折/熙來攘往中幾人識得”聽著許嵩的《白馬非馬》,我的眉頭緊鎖,陷入沉思:嗎?

  嗎?讓我們看看下面的故事。

  這天,正巧公孫龍騎著白馬來到函谷關。

  關吏說,“你人可入關,但馬不能”。

  公孫龍辯道:“白馬非馬,怎麼不可以過關?”

  關吏說:“”。

  公孫龍說:“我公孫龍是龍嗎?”

  關吏一愣,但仍堅持說:“按照規定只要是趙國的馬就不能入關,管你是白馬還是黑馬。”

  公孫龍微微一笑,道:“馬是指名稱而言,白是指顏色而說,名稱和顏色不是一個概念。白馬這個概念,分開來就是白和馬或馬和白,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比如說你要馬,給黃馬、黑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馬,給黑馬、給黃馬就不可以,由此證明白馬和馬不是一回事!所以說白馬非馬。”

  關吏越聽越迷糊,被公孫龍這套高談闊論搞得暈頭轉向,被侃暈了,不知該如何對答,無奈只好讓公孫龍騎白馬過關。

  這就是有名的《白馬論》,你可能會想:公孫龍的話聽起來有理啊,但為什麼好像感覺他違背事實,違背真理呢?

  《秦時明月》上說,有人牽著一匹白馬。另一個人過來說這馬是匹黑馬。他驚訝的問:“這不是白馬嗎,你怎麼說是黑馬?”而他說:“白馬=馬,黑馬=馬,所以白馬=黑馬?”這人聽得稀裡糊塗,自己好生疑惑,可又說不出來理由。

  如此推理,男人=女人,人=不是人,我們豈不是都不是人啦?!

  同類的問題有很多,這些都是語言上的悖論。

  應該怎樣破解呢?我搜了百度:因為“馬”是普遍,“白馬”是特殊,而公孫龍的話就是割裂了這兩者之間的不可換算的關係。他把白馬與馬並列普遍的一類,所以聽起來會認為白馬與馬不是同一類,造成了思維上的盲點,所以白馬其實是馬。

  其實,,黑馬也是馬,他們之間的“是”表示“屬於、包含的意思,並不代表完全是的意思,可以表示為白馬馬,黑馬馬,但白馬黑馬。這樣一來就說通了。

  “那不是歌/那是我寫的歌/當時的我喜或悲已經記不得/南轅北轍破壞熱鬧氣氛的歌/被人慌慌張張按掉了”

  聽著許嵩的《白馬非馬》,我的眉頭不由舒展開來。

<>的人還:

高中語文議論文優秀作文
高考語文精彩議論文
相關知識
高考滿分優秀議論文作文精選
高考滿分優秀議論文範文
高考滿分優秀議論文
高考勵志優秀演講稿範文
高考語文優秀議論文範文
高考語文優秀議論文
高考語文優秀議論文
高中語文優秀議論文範文大全
高中語文優秀議論文
高中語文優秀議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