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探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具有普遍性、複雜性、易察性、易發性等特點。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應採取平衡、認知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制度,實現預警功能;加強重點時段和重點物件的排查;強化監督管理,保障規章制度的實施。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探析全文如下:

  【摘 要】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具有普遍性、複雜性、易察性、易發性等特點。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應採取平衡、認知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制度,實現預警功能;加強重點時段和重點物件的排查;強化監督管理,保障規章制度的實施。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模式;手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改革、政治改革的劇烈變化,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社會的各方壓力也不斷產生,尤其是對於大學生這個特殊人群來說,來自學業方面的壓力、情感方面的壓力、就業方面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再加上一些社會不良觀點、理念、思潮的衝擊,在大學生這個本身就較為脆弱的人群中自然會出現一些大學生因無法承受各方面刺激從而導致其心理崩潰,進而出現貪戀網路、離校出走、自殘自殺、暴力傾向等嚴重問題。雖然這一部分學生在整體學生中屬於極小部分群體,但其危害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因為在我們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多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的心理崩潰不論是對於社會、高校還是對於個人家庭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對於本該屬於天之驕子的個人來講更是可能斷送其美好的未來。因此,社會對於大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關注和干預也就成了現今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概念與特徵

  心理學的理論研究起源於西方,因此心理危機及危機干預方面的理論研究也起源於西方,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荷蘭等國便開始對危機概念進行探索和研究,最初由林德曼在1944年提出了心理危機不僅是一種心理問題,還是一種必須要去主動應對甚至是治療的一種心理病態。到1954年,美國人卡普蘭則進一步補充和發展了林德曼的理論,卡普蘭認為人類的內心焦慮、憂愁等負面情緒的日積月累,便會導致思維混亂、行為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從而形成了危機狀態。並於1964最終提出了心理危機干預理論。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特徵主要能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中都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大學生這個群體也不例外。心理危機是個人與外界社會的一種失衡狀態,是正常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個必然過程,也表明了個人努力與外界社會保持平衡的一種狀態。

  2、易發性

  現今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已然成為了心理危機易發人群,因為隨著社會發展,個人壓力的增大,以及在獨生子女多這個大環境下的大學生依賴性普遍較強,而這時的大學生又絕大多數處於青春期,因此,他們屬於逐步趨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自我意識逐步變強,但認知能力又無法與之相協調的狀態。這個時期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最為危險的時期,任何一次的心理危機都可能導致悲劇性的後果。

  3、易察性

  大學生的生活相對較為單一有序,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接觸物件也主要是校園中的師生,並且大學生也必須接受學校的各項校規紀律的約束,因此,當大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時也比較容易被身邊的共同生活的同學或者教師察覺。

  4、複雜性

  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由於其年齡階段的問題,其成因較為複雜,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例如生理成長,生理變化,疾病等等,更多的是來源於心理層面的。由於我國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一些不良的思潮也不斷進入到校園,這些不良影響更易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再加上大學生們普遍要面對的找工作、找物件、找組織等問題帶來的壓力,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成因一般較為複雜,往往是多問題相互糾纏從而導致的心理危機。

  5、潛伏性

  由於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特殊性,所以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又通常較少的直接爆發,經常是潛藏於內心之內,日積月累,直到某件特定的應激事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導火索事件的發生,便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危機問題爆發,從而形成一些悲劇性的後果。例如前段時間的校園傷人甚至致死案件的頻發,便說明了這一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特點。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兩種模式

  心理危機干預,簡稱危機干預。以往,危機干預指在人類遭遇重大創傷事件後對於其進行評估、干預以期減少有害影響,從而達到積極成長與發展的干預。常見的危機干預主要包括了以下幾種模式:

  1、平衡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用於危機干預的早期。在發現當事人已經出現心理危機,心理情緒出現不平衡狀態,但其原有的解決辦法又不能處理和滿足其重新獲得個人與外界的平衡的情況下,幫助其利用周圍人群及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走出不平衡狀態,從而重新獲得平衡。

  2、認知模式

  認知模式其本質是認為心理危機的發生根源是由於對事物的根本錯誤思維,而並不是事物其本身事實。這種模式主張危機干預者幫助當事人對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進行改進和提升,去除掉其主觀部分,增加其理性部分從而達到對於心理危機的控制。這種模式較多適合於那些心理危機已經趨於穩定的當事人。

  上世紀末期,危機干預則進一步發展,進行事發前的積極的,預防性的危機干預理念也逐步走入了危機干預理念的理論與實踐之中。因此,我們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事先預防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或者進行早期干預避免其發展成為更為嚴重的心理危機的角度出發,重視事前關注與教育,採取以事前預防和時候干預相結合的方法來控制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發展。

  三、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方式和方法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目的就是在於降低心理危機的發生率,從而幫助大學生平穩度過大學這個人生中重要的時期,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健康發展。在處理大學生心理危機時,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生命最高價值原則,這也是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也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原則。因此,高校首先應該把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為任何結果都不可能比失去生命帶來的結果更為嚴重。

  因此,心理危機干預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樹立生命高於一切的思想。其次,在處理大學生心理危機時也不能忽視其及時性,因為大學生在經歷某些重大突發事件,例如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其經歷和心理狀況往往已經超過其本身的承受力,但又無法找到相應的辦法去處理眼前的不平衡,這種狀況下就有可能引起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潛在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及時的進行心理干預。再次,發展性原則,心理危機的干預應當從鼓勵當事人以及調動當事人的積極性出發,使其在絕望和危機中看到希望和幸福,增強自身心理素質,從而更加堅強和自信。最後,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過程中也要實現各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全面履行職責,以全面提高干預效率。

  因此,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應該在以上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進行。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輔導員或心理諮詢師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應以學生為本,他們之間的對話、交流、彼此的理解、認同都需要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因為平等的對話是大學生思想教育者能夠與大學生之間實現充分資訊溝通的大前提,也只有在資訊溝通順暢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二者之間的交流互動,而交流互動反過來又能夠促進彼此之間有效資訊溝通。同時在平等對話,交流互動的基礎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大學生之間彼此的寬容與諒解,從而實現校園的和諧發展,實現雙方關係協調發展,從而促進資訊有效溝通,有利於更早的預防和發現並且及時干預大學生的心理危機。

  2、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制度,實現預警功能

  高校應該建立統一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且明確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原則及內容。在心理檔案建立中首先要遵循科學性原則,要求資訊檔案的內容客觀準確,真正反映大學生心理狀況。其次要求內容全面,既要包括心理健康評測結果又要包括個人背景及日常表現。第三要堅持保密性原則,因為心理健康檔案的特殊性,因此其記載內容只應作為心理健康評估和心理健康發展狀況之用,除此之外絕不以此作為對大學生進行任何評定的依據。同時,要保留學生本人的知情權,並且絕不隨意向無關人員,包括教師、同學、家長等公開,堅決保護大學生個人隱私不受侵犯。最後,大學生在校期間心理健康發展過程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相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也應及時更新保持與學生心理髮展相一致,不斷更新其心理檔案。

  3、在建立普查制度的基礎上加強重點時段和重點物件的排查

  按照教育部規定,高校應當建立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也就是要求高校在大學新生入學之際對所有大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普測。但由於普測較為耗費人力物力,不可能多次普查,因此,高校在建立普查制度的基礎上,應形成普查與排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也就是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及各院系在重點的時段針對重點人群進行排查工作。其中包括了畢業前、重大考試前以及開學放假前後和各種社會公共突發性時間之後。而重點群體則包括新生、畢業生、貧困生、及各種學業存在重大問題或精神情感上遭遇重大挫折的群體。

  4、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網路

  除了以上提到的機制之外,高校還應建立資訊彙報制度,從而形成學生、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宿舍、班級、院系、學校的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網路,從而能夠達到快速反應的效果。

  5、強化監督管理,保障規章制度的實施

  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需要相應的監督體制來保證其實施。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也不例外。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中也要相應的建立督察制度、覆命制度、責任追求制度等相應的績效考體系來形成相應的監督機制,同時加強工作的執行力度。
 

論心理現實主義在歐茨作品中的具體體現論文
大學生消費心理與行為探究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探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分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探索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報告論文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報告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調查報告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挫折的相關論文
論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才的相關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