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再塑生命的人》是七年級語文的一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海倫·凱勒對莎利文老師感激、敬愛之情。有哪些關於《再塑生命的人》的課後反思?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篇一

  這堂課的設計思路是:基於對海倫的瞭解,擴充套件瞭解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指導學生自讀網上長篇文章。具體的程式如下:

  1、整體感知課文:要求學生運用速讀方法瀏覽課文,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文章思路,領略課文大意。

  2、精讀理解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僅僅是自讀的初始,應當在此基礎上運用精讀的方法細讀課文,方能顯其精妙。

  3、朗讀體味課文:聲情並茂地朗讀是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文章語言之美的最有效方法。

  4、品讀感悟課文:品讀是閱讀深入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求聚神凝思,對作品認真閱讀,細心品味,咀嚼賞鑑,吸收營養。

  然後重點分析三天中第一天的內容,最後仿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文。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前面對“海倫凱勒”的資料整理過多,再加上讓學生輪流重複回答的次數較多,導致後面的仿寫內容無法進行,成為本堂課的最大遺憾。此外,在教學反思中,我發現: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並不是很透徹,甚至對文章的內容持有疑問,於是我意識到多媒體的教學作用和教科書的作用是相同的,都作為一種工具,只是輔導教學的作用,但決不能代替文字的分析。學生的體會和感悟是源於對文章內容有深刻了解和分析基礎上的,而且初中教學面臨升學的壓力,如果不加引導,也許這種教學方式會起到事倍工半的效果。

  於是,我又重新設計了這堂課。利用網路資源加深對文章的重點、難點及知識點的把握,並培養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第一環節:對於海倫的資料介紹,也許有些同學在參考書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用多媒體提供資料介紹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從不同角度、廣度、深度評價,瞭解海倫,讓學生在未學之前對這個盲人的世界有更多認識。

  這篇課文的一個核心或是主要內容就是對於“愛”這個字含義的認識和理解。“愛”是一個抽象詞語,對於一個聾、啞盲人而言,理解十分困難。當海倫第一次問“愛是什麼?”老師讓海倫感到心臟跳動,讓她感受愛的存在,讓海倫知道“愛”是發自心靈的情感。儘管這次解釋並沒有讓海倫完全明白,但實際上已讓海倫有了感悟。接著當海倫問“愛是花香,是太陽時”,她已經意識到愛不僅存在,而且能給人帶來愉悅美好的感覺。而沙莉文老師則引導海倫從觸控的東西中獲得思維的提升,領悟抽象概念,於是她用生動的話語來解釋愛:“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老師回答她說:“你摸不到雲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過一天酷熱日晒之後,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麼高興呀!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老師將抽象的道理說得具體形象,深刻的內涵又與孩子的實際生活聯絡在一起,循循善誘,不愧為傑出的教育家。通過對愛的探索,進一步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心靈世界,讓海倫剎那間,明白了愛的含義,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他人的心靈中間。

  “領悟愛的真諦”既是對課文內容分析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所以利用網路資源,擴充套件一篇和愛有關的文章,讓學生加深對這篇文章主題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材料,讀相關文章,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愛”的主題,然後讓學生將所看所感,通過文字形式表現出來。

  這個環節是第一次嘗試,在對學生作品的點評上略顯不足,學生只能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評價,而不能深入到寫作方法、語言、表達等方面,作品分析得不夠透徹,老師在這方面的引導上要加強。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篇二

  本週四,我講授了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一課,由於備課時間倉促,情急之下,我臨時上網蒐集了作者的生平簡介、圖片、及課文中需要學生理解的幾個重點問題並上傳至多媒體,就匆匆忙忙地踏著鈴聲走進教室。課堂教學環節基本上按照作者簡介、整體感知、探究問題、分析人物形象等思路進行,結果發現:學生上課情緒低落,對於提出的問題毫無興趣可言,一節課下來幾乎是在聽我的“獨角戲”,搞得自己身心疲憊,更不要提什麼學生的創新了。於是我犯愁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整節課猶如一潭死水?

  中午,我及時上網瀏覽了幾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避免另一個班級重重蹈覆轍。讀著別人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的同時,我開始反思今天這節課的失敗之處:缺少教師的情感投入,缺少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又怎能激發學生用心去學習,去感悟,從而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又怎能被作者的堅韌頑強的精神所感動?我馬上重新備課,修改課件。

  下午第一節課我胸有成竹地走進另一個班級。課前,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了“瞎子猜字”的遊戲,在總結猜中人數寥寥無幾的情況下,我因勢利導轉入主題:一個健康的人暫時失去視覺來認識一個漢字都這樣困難,更何況一個聾啞盲女孩來認識整個世界。對她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但要有所成就,那簡直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這個奇蹟,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全班同學共同解決。接著我便提出自己的疑惑要求學生幫忙解決,他們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忙得不易樂乎。在品味語言環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歡或最感動的句子進行交流,同時被海倫凱勒的堅毅、頑強所打動,許多同學在暢談感受時表示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勇敢地面對挫折,成就一番事業。

  從兩節課的比較中不難發現: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於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帶著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另外,也讓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一句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強烈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這種需要更強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篇三

  較之過去的《再塑生命》選文,今天刪選後的這篇文章條理和行文思路更加清晰。

  1. 葉聖陶先生說,“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接觸及作者的心。”潛心會文,在品讀、琢磨、把玩文字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學生和作者的心靈相通,引起學習的共鳴,這是語文教學的要點。

  所以如何讓健康的學生體會盲人海倫凱勒學習文字的的艱難,感受到學習生字以後的快樂,這是一個教學的難點。

  為此,課上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我故作神祕,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我說,老師今天帶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巧克力,它是剛剛由韓國買回,他沒有漢語名,只有韓語名,它在韓語中發音是“馬西大”讀音是瞎編的,課堂上最好準備一個真實的小禮物。希望同學們不許偷看,閉緊眼睛,然後伸出一隻手,老師將會在大家手掌上拼寫這個韓語,如果你學會了書寫,那麼這個巧克力將屬於你。

  學生們很興奮,個個精神抖擻。

  在這個情境中,學生多多少少會能夠感受到一點海倫凱勒學習的困難和學後的喜悅。學生朗讀文中海倫凱勒這些心理描寫的句子,會引起學生更大的共鳴,學生更容易走進海倫凱勒的心理,對文字的品味更能觸動他們心靈。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讓學生學習這種寫法,寫一段自己喜悅的心理描寫。為了避免學生書寫內容的單調,告之學生寫高興的心情最好不要出現“笑”這個詞,學會用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內心的喜悅。

  這篇文章在書寫人物內心活動方面表現的比較豐富,所以我認為可以作為一個教學點開展學習。

  2.學生帶著對“莎莉文”老師飽含敬意之情朗讀課題《再塑生命的人》,這個環節也是挺有意思的,有利於對文章主旨的把握。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
人教版鯨教案設計
相關知識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範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課後反思
初一語文課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材視訊
再塑生命的人句子賞析
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現代文閱讀原文附加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反思總結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教學反思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