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計算機專業論文參考範文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已經深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人類社會活動的不可缺少的生活娛樂、學習和工作手段。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計算機病毒
[摘要]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僅靠資訊保安廠商研發的安全產品而沒有全社會的配合,是無法有效地建立資訊保安體系的。因此,面向全社會普及計算機病毒的基礎知識,增強大家的病毒防範意識,“全民皆兵”並配合適當的反病毒工具,才能真正地做到防患於未然。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戰鬥在反病毒領域第一線的專業人士,將自己多年的反病毒經驗加以總結,與大家共享,幫助普通的計算機使用者揭開計算機病毒的神祕面紗,這無疑是一件有利於促進資訊化發展的好事情。
[關鍵詞]計算機 病毒 病毒危害 病毒防範
病毒不是來源於突發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發的停電和偶然的錯誤,會在計算機的磁碟和記憶體中產生一些亂碼和隨機指令,但這些程式碼是無序和混亂的,病毒則是一種比較完美的,精巧嚴謹的程式碼,按照嚴格的秩序組織起來,與所在的系統網路環境相適應和配合起來,病毒不會通過偶然形成,並且需要有一定的長度,這個基本的長度從概率上來講是不可能通過隨機程式碼產生的。
現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為故意編寫的,多數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產地資訊,從大量的統計分析來看,病毒作者主要情況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式設計師為了表現自己和證明自己的能力,出於對上司的不滿,為了好奇,為了報復,為了祝賀和求愛,為了得到控制口令,為了軟體拿不到報酬預留的陷阱等,當然也有因政治,軍事,宗教,民族,專利等方面的需求而專門編寫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機構和黑客的測試病毒。
大部分病毒在激發的時候直接破壞計算機的重要資訊資料,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碟、改寫檔案分配表和目錄區、刪除重要檔案或者用無意義的“垃圾”資料改寫檔案、破壞CM05設定等。
寄生在磁碟上的病毒總要非法佔用一部分磁碟空間。引導型病毒的一般侵佔方式是由病毒本身佔據磁碟引導扇區,而把原來的引導區轉移到其他扇區,也就是引導型病毒要覆蓋一個磁碟扇區。被覆蓋的扇區資料永久性丟失,無法恢復。檔案型病毒利用一些DOS功能進行傳染,這些DOS功能能夠檢測出磁碟的未用空間,把病毒的傳染部分寫到磁碟的未用部位去。
所以在傳染過程中一般不破壞磁碟上的原有資料,但非法侵佔了磁碟空間。一些檔案型病毒傳染速度很快,在短時間內感染大量檔案,每個檔案都不同程度地加長了,就造成磁碟空間的嚴重浪費。計算機病毒與其他計算機軟體的一大差別是病毒的無責任性。
編制一個完善的計算機軟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經過長時間除錯完善,軟體才能推出。但在病毒編制者看來既沒有必要這樣做,也不可能這樣做。很多計算機病毒都是個別人在一臺計算機上匆匆編制除錯後就向外丟擲。反病毒專家在分析大量病毒後發現絕大部分病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錯誤。
錯誤病毒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變種病毒。有些初學計算機者尚不具備獨立編制軟體的能力,出於好奇或其他原因修改別人的病毒,造成錯誤。計算機病毒錯誤所產生的後果往往是不可預見的,反病毒工作者曾經詳細指出黑色星期五病毒存在9處錯誤,乒乓病毒有5處錯誤等。但是人們不可能花費大量時間去分析數萬種病毒的錯誤所在。大量含有未知錯誤的病毒擴散傳播,其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通過安全軟體防範計算機病毒,國內也稱防毒軟體,“防毒軟體”是由國產的老一輩反病毒軟體廠商,如360防毒、金山毒霸、江民、瑞星等起的名字,後來由於和世界反病毒業接軌統稱為“反病毒軟體”或“安全防護軟體”。注意“防毒軟體”是指電腦在上網過程,被惡意程式將系統檔案篡改,導致電腦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中毒,然後要用一些防毒的程式,來殺掉病毒,反病毒則包括了查殺病毒和防禦病毒入侵兩種功能。
近年來陸續出現了整合防火牆的“網際網路安全套裝”、“全功能安全套裝”等名詞,都屬一類,是用於消除電腦病毒、特洛伊木馬和惡意軟體的一類軟體。反病毒軟體通常整合監控識別、病毒掃描和清除和自動升級等功能,有的反病毒軟體還帶有資料恢復等功能。後兩者同時具有黑客入侵,網路流量控制等功能。一種可以對病毒、木馬等一切已知的對計算機有危害的程式程式碼進行清除的程式工具。
反病毒軟體的任務是實時監控和掃描磁碟。部分反病毒軟體通過在系統新增驅動程式的方式,進駐系統,並且隨作業系統啟動。大部分的防毒軟體還具有防火牆功能。反病毒軟體的實時監控方式因軟體而異。有的反病毒軟體,是通過在記憶體裡劃分一部分空間,將電腦裡流過記憶體的資料與反病毒軟體自身所帶的病毒庫包含病毒定義的特徵碼相比較,以判斷是否為病毒。
另一些反病毒軟體則在所劃分到的記憶體空間裡面,虛擬執行系統或使用者提交的程式,根據其行為或結果作出判斷。而掃描磁碟的方式,則和上面提到的實時監控的第一種工作方式一樣,只是在這裡,反病毒軟體將會將磁碟上所有的檔案或者使用者自定義的掃描範圍內的檔案做一次檢查。
通過預防意識來預防計算機病毒:
1.防毒軟體經常更新,以快速檢測到可能入侵計算機的新病毒或者變種。
2.使用安全監視軟體和防毒軟體不同比如360安全衛士,瑞星卡卡主要防止瀏覽器被異常修改,插入鉤子,安裝不安全惡意的外掛。
3.使用防火牆或者防毒軟體自帶防火牆。
4.關閉電腦自動播放網上有並對電腦和移動儲存工具進行常見病毒免疫。5.定時全盤病毒木馬掃描。
6.注意網址正確性,避免進入山寨網站。
7.不隨意接受、開啟陌生人發來的電子郵件或通過QQ傳遞的檔案或網址。
8.使用正版軟體。
9.使用移動儲存器前,最好要先查殺病毒,然後再使用。
要樹立計算機病毒的防範意識是為了防止病毒的侵入要比病毒入侵後再去發現和消除它更重要。面對一些黑客網站或色情網站使用者不要隨便登入不明網站或者黃色網站,不要隨便點選開啟QQ、MSN等聊天工具上發來的連結資訊,不要隨便開啟或執行陌生、可疑檔案和程式,如郵件中的陌生附件,外掛程式等,這樣可以避免網路上的惡意軟體外掛進入你的計算機。在下載郵箱的附件和論壇上的檔案可執行、壓縮時,一定要開啟防病毒軟體,下載一個檔案就查殺一個檔案,這樣才能保障計算機的安全。
篇2
淺論計算機網路教學的思考與實驗改革
摘要:該文分析了計算機網路課程的特點,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用日常實際例項和網路資料包捕獲軟體來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網路的相關理論;並提出網路實驗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對待和採用網路模擬軟體和真實網路裝置相結合的方式,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做實驗的需要。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教學改革;資料包捕獲;網路模擬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已經深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人類社會活動的不可缺少的生活娛樂、學習和工作手段。網路是資訊社會的命脈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網路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網路技術發展與應用已成為影響一個國家與地區政治、經濟、軍事、科學與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計算機網路課程是大學本科計算機及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定的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也是計算機專業研究生考試的全國統考專業考試科目。但它與計算機專業的其它課程又有著很大的不同。網路技術是多學科交叉的產物,它既是軟體和硬體的結合,又是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結合,因此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很廣。計算機網路也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很多課程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掌握了網路知識的基礎上的,如計算機網路已經成為軟體程式設計的基本環境。同時,計算機網路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而近年來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對計算機網路技術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得計算機網路技術中新技術、新名詞層出不窮,顯得知識點多且雜亂,沒有很強的邏輯性。學生學習完以後理不出課程的主線,獲得的是一些不能成型的散亂的知識點,而且對這些知識點本身也理解的不透,更談不上融會貫通。
本文根據自己對計算機網路多年教學的體會和對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認識,就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程的特點、教學方法、實驗環節等方面做出分析和研究,總結了幾點體會。
1 計算機網路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
在一般的計算機網路課程教學活動中,多以OSI參考模型為基礎,結合TCP/IP網路協議族,講述網路層次結構、協議和計算機網路原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學到的抽象理論知識與實際網路應用聯絡起來。如,對於協議的講解與分析,目前只是把協議設計的相關原理及其封裝格式給學生介紹清楚,但是現實網路中的資料包究竟是什麼樣子,學生搞不清楚。而且,這部分內容這樣講來就比較枯燥乏味,造成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如果從網路上捕獲資料包,結合實際資料給學生講解,教學就會生動很多,也能夠更加吸引學生,幫助他們理解這些枯燥的理論與格式等。
1.2 實驗教學效果不理想
實驗教學效果不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計算機網路實驗的認識不足。一直以來,人們觀念中的計算機網路實驗主要是驗證性實驗,實驗課依附於理論教學,實驗內容不繫統,隨意性大,形式鬆散,結果使學生普遍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不少學生修完了課程,拿到了高分,但對於計算機網路的理論知識認識並不深刻,尤其在實際應用中不能學以致用;
2 對計算機網路實驗教學環境依賴性很高。目前高等院校中,網路實驗平臺提供了網路裝置,如交換機、路由器等。但是,學生的實驗受限於實驗室開放的時間和實驗平臺的軟硬體限制等,學生不能隨心所欲的自由做實驗。
3 實驗內容的安排不能與學生的能力和愛好相結合,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目前的實驗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老師提供的實驗指導書把實驗步驟和正常實驗結果都描述的非常詳細,學生只要按照實驗指導書來做,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這樣雖然提高了實驗的效率,但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於有志於從事計算機網路工作的學生不能起到很好的鍛鍊。
2 教學方法的探討
2.1 課堂講解結合日常應用
計算機網路的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枯燥,特別是有大量的概念需要介紹,但這些知識在我們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因此可以將實際應用和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使得更易理解與實踐,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例如:在講到IP地址時,我們可以開啟網路連線,檢視其TCP/IP屬性,設定IP地址、子網掩碼和預設閘道器等。由此可以結合實際講解IP地址的長度、點分十進位制表示方法和子網掩碼的作用,以及預設閘道器的作用等。
或者使用ipconfig命令在DOS視窗檢視網路實際配置,結合檢視結果講解上述部分知識。又如在講ARP時,學生不知道IP地址和MAC地址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我們就可以馬上在教學計算機上用Windows命令arp-a檢視ARP表,分析其結構,甚至結合校園網中常見的ARP病毒來分析其漏洞等。當講到路由原理的時候,課堂上沒有實際路由器可以給學生展示其路由表等,我們可以以Windows本身的路由表作為例項,給學生講解路由的過程,這樣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和身邊的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學生更易於接收,也更易於驗證課堂所學。
2.2 充分利用網路資料包捕獲軟體
網路資料包捕獲軟體可以捕獲網路上傳輸的資料包,檢視其封裝格式和資料等,是網路協議分析的有力武器。通過網路資料包捕獲軟體,我們可在課堂上實時捕獲在教學機上的資料包,這樣可以形象直觀地讓學生觀察各層協議單元的報文結構。從資料鏈路層到應用層,每一層的資料封裝格式都清晰的展示出來,有利於學生對分層的網路體系結構的理解。同時,每一個協議的每一個欄位及其值也清晰的顯示在螢幕上,就把枯燥死板的協議格式與實際網路應用結合起來了。
同時,利用網路資料包捕獲軟體,我們可以獲得一次網路通訊過程的所有細節,這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資訊在網路中的傳遞和對網路通訊的整體把握。例如,講到TCP協議通過三次握手建立連線時,用網路資料包捕獲軟體捕獲TCP通訊的整個過程,把建立連線的3個數據包提取出來給大家分析,則課堂內容更充實也更生動。
如要讓學生掌握瀏覽網頁過程中網路通訊的詳細過程,則可以首先在DOS視窗下使用命令ARP –d * 清空ARP表,然後在IE瀏覽器位址列輸入域名,則網路協議分析軟體把主機參與的每一個數據包都捕獲下來,清楚地展示出主機如何通過廣播獲取閘道器的MAC地址,與DNS伺服器通訊獲取目的主機的IP地址,TCP協議建立連線,HTTP協議獲取網頁檔案,直到最後關閉TCP連線。這一個例子就可以把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的相關協議結合起來,學生很容易就有了資料包如何在網路中傳輸的整體概念。
3 實驗的安排
計算機網路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很多理論需要用實踐來驗證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時,所有實驗都是驗證性的,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實驗只能在實驗室完成,不能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對實驗內容和實驗形式可以進行如下改革。
3.1 對實驗內容分層設計
由於學生個體差異和興趣不同,部分學生掌握大綱要求的內容即可,但部分學生能力較強或對計算機網路有濃厚的興趣,則可以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自主設計並實現一些實驗。因此,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驗證性實驗;另一種是設計性創新實驗。學生通過驗證性實驗,可以培養計算機網路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時,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但是,驗證性實驗只是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一種重複,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無能為力。開設設計性創新實驗,讓學生對實驗內容進行自主設計,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開設設計性創新實驗前,提前公佈基本實驗大綱,學生可自由結合,組成學習小組,探討是否可以對實驗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或改善。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在理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自行設計實驗,並憑藉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自主完成實驗。
3.2 真實裝置與模擬軟體相結合
目前,網路實驗的內容都是在網路實驗室完成,但實驗室的裝置資源畢竟是有限的,學生不能隨時隨地的使用。同時,實驗室的裝置一經確定,其特性、功能等基本固定下來,實驗室的網路裝置不一定能完全滿足學生實驗的需要。而網路模擬軟體的使用則可以為我們解決上述問題。Windows 系統下的Packet Tracer和GNS3,Linux系統下的NS2等模擬軟體都是非常優秀的網路模擬軟體,可以作為對真實裝置資源不足的良好補充。
4 結束語
計算機網路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因此,我們應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更生動,實驗效果更突出,最終使學生對計算機網路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熟練掌握相關網路知識。由於計算機網路本身涉及的技術較廣,本文把計算機網路課程作為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理論基礎課和入門課程來探討它的教學方式和實驗安排,提出作者的看法供同行探討與斧正。
參考文獻:
[1] 張念發,朱水龍,劉長征.《計算機網路》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現代計算機,20108:50-52.
[2] 杜興勇,劉海東.創新計算機網路實驗教學與實驗平臺的改革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149-150.
[3] 趙顯衡.高校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討[J].網路財富,20101:136-137.
[4] 朱利民,王明斐.關於高校《計算機網路》課程改革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08:168-169.
[5] 魏葆春.計算機網路人才培養急需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010.
大一計算機專業論文發表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