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的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秋瑾,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中文名:秋瑾

  別名:初名閨瑾,乳名玉姑,字璇卿,號旦吾,改瑾,字競雄

  民族:漢族

  出生地:福建省雲霄縣

  出生日期:1875年11月8日

  逝世日期:1907年7月15日

  職業:女權運動家、民主革命家

  畢業院校:青山實踐女校

  主要成就:中國首位女權運動者、近代中國女性革命的象徵、辛亥三傑之一

  代表作品:《秋瑾詩詞》、《秋女士遺稿》、《秋女烈士遺稿》、《秋瑾集》

  就義之地:浙江紹興軒亭口

  參加組織: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

  配偶:王廷鈞

  子女:王沅德,王燦芝

  墳墓:浙江省杭州

  筆名:鑑湖女俠、鞦韆、漢俠女兒、白萍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生平介紹

  秋瑾,生於1875年11月8日光緒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省雲霄縣城紫陽書院七先生祠。另1916年修的湘鄉《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譜》載:“王廷鈞配秋氏,字瑾,壽南公女。清浩封夫人,光緒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時生,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時歿浙江山陰縣,葬西湖,有碑亭。子,沅德,出撫一半子麒為嗣。女,桂芳。”

  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鄉縣督銷總辦時,將秋瑾許配給今雙峰縣荷葉鎮神衝王廷鈞為妻。1896年,秋與王結婚。王廷鈞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秋瑾在婆家雙峰荷葉時,常與唐群英、葛健豪往來,“情同手足,親如姐妹,經常集聚在一起,或飲酒賦詩,或對月撫琴,或下棋談心,往來十分密切”。後來3個人被譽為“瀟湘三女傑”。

  1897年6月,秋瑾生下第一個孩子王沅德。

  1900年,王廷鈞納資為戶部主事,秋瑾隨王赴京。不久,因為八國聯軍入京之戰亂,又回到家鄉荷葉。次年在這裡生下第二個孩子王燦芝。光緒二十九年,王廷鈞再次去京復職,秋瑾攜女兒一同前往。

  1904年7月,不顧丈夫王廷鈞的反對,衝破封建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入中國留學生會館所設日語講習所補習日文,常參加留學生大會和浙江、湖南同鄉會集會,登臺演說革命救國和女權道理。秋瑾除在校學習外,還廣交留學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樹人魯迅、陶成章、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在此期間,秋瑾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曾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作為開展婦女運動的團體;和劉道一、王時澤等十人結為祕密會,以最終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鎖反抗清廷、恢復中原為宗旨,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

  在日本主編《白話》月刊過程中,孫中山建議她可“依據此特長,利用宣傳工具,報告時事,解決實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貫以提倡女權為己任,她說“女學不興,種族不強;女權不振,國勢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當有學問,求自立,不當事事仰給男子”。“仿歐美新聞紙之例,以俚俗語為文,……以為婦人孺子之先導”。她以“鑑湖女俠”等筆名,在雜誌上發表了《演說的好處》、《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擊封建制度醜惡,宣傳女權主義,號召救國。她寫道:“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總要求己為是。當初那些腐儒說什麼“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夫為妻綱”這些胡說,我們女子要是有志氣的,就應當號召同志與它反對。”“但是從此以後,我還望我們姐妹們,把從前的事情,一概擱開,把以後的事情,盡力去做,……我們自己要不振作,到國亡的時候,那就遲了”。字裡行間,充滿了女權解放的激情。秋,繼入青山實踐女校,並在橫濱加入了馮自由等組織的三合會。

  在日語講習所畢業後,報名轉入東京青山實踐女校附設的清國女子速成師範專修科,隨即回國籌措繼續留學費用。1905年,秋瑾歸國,春夏間,分別在上海、紹興會晤蔡元培、徐錫麟,並由徐介紹參加光復會。徐錫麟、秋瑾先後加入光復會後,國內革命形勢有了迅速的發展。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實踐女校學習。由馮自由介紹,在黃興寓所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學習期間,她寫下了許多革命詩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願將生命作犧牲。”“拚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議日本政府頒佈取締留學生規則,憤而回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先在紹興女學堂代課,3月,往浙江湖州南潯鎮潯溪女校任教,發展該校主持教務的徐自華及學生徐雙韻等加入同盟會。暑假離職赴滬,與尹銳志、陳伯平等以“銳進學社”為名,聯絡敖嘉熊、呂熊祥等運動長江一帶會黨,準備起義。萍瀏醴起義發生後,她與同盟會會員楊卓林、胡瑛、甯調元等謀在長江流域各省響應,並擔任浙江方面的發動工作。到杭州後,與將去安徽的徐錫麟約定,在皖、浙二省同時發動。此時她在杭州新軍中又發展了呂公望、朱瑞等多人蔘加同盟會與光復會。不久,萍瀏醴起義失敗,接應起義事遂告停頓。

  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並和家人訣別,宣告脫離家庭關係。其實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後,恐株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藉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中國女報》創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權,宣傳革命。以“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併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為宗旨”。併為該報寫了《發刊詞》,號召女界為“醒獅之前驅”,“文明之先導”。

  從容就義

  旋因母喪回紹興,秋瑾又先後到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絡會黨。這時大通學堂無人負責,乃應邀以董事名義主持校務。遂以學堂為據點,繼續派人到浙省各處聯絡會黨,自己則往來杭、滬間,運動軍學兩界,準備起義。她祕密編制了光復軍制,並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華起義,處州響應,誘清軍離杭州出攻,然後由紹興渡江襲擊杭州,如不克,則回紹興,再經金華、處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錫麟呼應。原定1907年7月6日起義,後改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其弟徐偉的供詞中牽連秋瑾,事洩。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敗的訊息,但拒絕了要她離開紹興的一切勸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她遣散眾人,毅然留守大通學堂。14日下午,清軍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她堅不吐供,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企業管理故事
王又旦人物介紹
相關知識
秋瑾的生平簡介
光緒帝瑾妃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辜鴻銘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錢穆的生平簡介
蘇格拉底的生平簡介
曹禺的生平簡介
孫臏的生平簡介
曹仁的生平簡介
唐武宗的生平簡介
夏衍的生平簡介介紹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