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初一數學手抄報圖片
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講究一些方法,數學也是鍛鍊思維的方式。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初一數學手抄報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漂亮的初一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數學手抄報資料
數學的理論物件
起源
數學漢語拼音:shùxué;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英語:Mathematics,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學習、學問、科學之意。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學問的基礎”。另外,還有個較狹隘且技術性的意義——“數學研究”。即使在其語源內,其形容詞意義凡與學習有關的,亦會被用來指數學的。
其在英語的複數形式,及在法語中的複數形式+es成mathématiques,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複數Mathematica,由西塞羅譯自希臘文複數ταμαθηματικ?tamathēmatiká。
在中國古代,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理論物件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字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但當時的代數學和幾何學長久以來仍處於獨立的狀態。
代數學可以說是最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數學”。可以說每一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學數數起,最先接觸到的數學就是代數學。而數學作為一個研究“數”的學科,代數學也是數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何學則是最早開始被人們研究的數學分支。
這要直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笛卡爾創立了解析幾何,將當時完全分開的代數和幾何學聯絡到了一起。從那以後,我們終於可以用計算證明幾何學的定理;同時也可以用圖形來形象的表示抽象的代數方程。而其後更發展出更加精微的微積分。
現時數學已包括多個分支。創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的布林巴基學派則認為:數學,至少純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結構,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發的演繹系統。他們認為,數學有三種基本的母結構:代數結構群,環,域,格……、序結構偏序,全序……、拓撲結構鄰域,極限,連通性,維數……。
數學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介紹
1、等式與等量:用“=”號連線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質:
等式性質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質2: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項:改變符號後,把方程的項從一邊移到另一邊叫移項.移項的依據是等式性質1。
6、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並且含未知數項的係數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標準形式: ax+b=0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簡形式: ax=b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去括號 — 移項 — 合併同類項 — 係數化為1 —檢驗方程的解。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1讀題分析法:多用於“和,差,倍,分問題”。
仔細讀題,找出表示相等關係的關鍵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為,完成,增加,減少,配套等”,利用這些關鍵字列出文字等式,並且據題意設出未知數,最後利用題目中的量與量的關係填入代數式,得到方程。
2畫圖分析法:多用於“行程問題”
利用圖形分析數學問題是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中的體現,仔細讀題,依照題意畫出有關圖形,使圖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義,通過圖形找相等關係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取得佈列方程的依據,最後利用量與量之間的關係可把未知數看做已知量,填入有關的代數式是獲得方程的基礎。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常用公式:
1行程問題:距離=速度·時間
2工程問題:工作量=工效·工時
3比率問題:部分=全體·比率
4順逆流問題: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價格問題:售價=定價·折;利潤=售價-成本, ;
6周長、面積、體積問題:C圓=2πR,S圓=πR2,C長方形=2a+b,S長方形=ab,C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環形=πR2-r2,V長方體=abc ,V正方體=a3,V圓柱=πR2h ,V圓錐= πR2h。
簡單的初一數學手抄報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