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文字內容
數學是無窮的科學,是開啟科技大門的鑰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手抄報你知道該怎麼做嗎?本文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參考圖片1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參考圖片2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參考圖片3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參考圖片4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參考圖片5
有關三年級的數學王國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數學家的故事
我們再追溯到五千到八千年前看一看,這時,四大文明古國都早已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國家雛形的產生,生產規模的擴大則刺激了人們對大數的需要。比如某個原始國家組織了一支部隊,國王陛下總不能老是說:“我的這支戰無不勝的部隊共計有9名士兵!”於是,慢慢地就出現了“十”、“百”、“千”、“萬”這些符號。在我國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的刻文。即在八日辛亥那天消滅敵人共計2656人。在商周的青銅器上也刻有一些大的數字。以後又出現了“億”、“兆”這樣的大數單位。
而在古羅馬,最大的記數單位只有“千”。他們用M表示一千。“三千”則寫成“MMM”。“一萬”就得寫成“MMMMMM-MMMM”。真不敢想象,如果他們需要記一千萬時怎麼辦,難道要寫上一萬個M不成?
總之,人們為了尋找記大數的單位是花了不少腦筋的。筆者幼時在農村讀私塾,私塾先生告訴我們這些懵懂頑童:“最大的數叫‘猴子翻跟斗’”。這位私塾先生可能認為孫悟空一個跟斗翻過去的路程是最最遠的,不能再遠了,所以完全可以用“猴子翻跟斗”來表示最大的數。在古印度,使用了一系列大數單位後,最後的最大的數的單位叫做“恆河沙”。是呀,恆河中的沙子你數得清嗎!
然而,古希臘有一位偉大的學者,他卻數清了“充滿宇宙的沙子數”,那就是阿基米德。他寫了一篇論文,叫做《計沙法》,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的記數方法,同現代數學中表示大數的方法很類似。他從古希臘的最大數字單位“萬”開始,引進新數“萬萬億”作為第二階單位,然後是“億億”第三階單位,“億億億”第四階單位,等等,每階單位都是它前一階單位的1億倍。
二、數學日記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在是地瓜收穫的季節” ,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說: “收這麼多地瓜有什麼用?” ,媽媽說: “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麼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幹什麼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鹹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鹹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鹹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 。 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鹹米 ,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說: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第五篇:大樹有多高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麼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裡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麼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製作小製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漂亮簡單的三年級上冊數學手抄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