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糧節水節糧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以節約資源的先進文化為底蘊,樹立資源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大力倡導節約資源的產業文化,建立節約資源的激勵機制,促進科學發展。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內容:勤儉節約不浪費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國家的昌盛,無不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這一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今天,我們提倡理性的適度消費和低碳的生活習慣,“傳家寶”更不能丟。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

  2008年6月1日,一碗飯,一碗湯,這就是胡錦濤在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用餐的帳篷,是戰士們的食堂,搭建在甘肅地震災區一個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裡。戰士們的午餐,還是相對豐盛的,但是,胡錦濤只吃了一碗米飯,盛了一碗菜湯。看到這個電視畫面,許多人的眼眶溼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

  毛澤東主席曾經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總設計師告誡全黨:“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胡錦濤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曾經引用明朝薛瑄的話告誡大家:“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再看看我們如今,走進學校飯堂,食物是相當豐盛的,有雞腿,豬排,大排。和胡錦濤吃的比起來,我們都比他吃的好,但我們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費呀!難道他們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爸爸媽媽燒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勤儉節約,不要浪費糧食,浪費最可恥的。同學們,我們要向胡錦濤學習,不要浪費糧食。

  司馬光曾經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古人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那些農民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幹活,多麼辛苦啊!他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可換來的卻是我們的浪費,全體人民應該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

  內容: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裡,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著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裡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關於節約用水的手抄報你知道嗎
愛惜糧食手抄報內容
相關知識
節約用水資源手抄報內容
節約用水資源手抄報
節約用水主題手抄報
關於節約用水英語手抄報
節約用水英語手抄報
節約水資源手抄報圖片
節約水資源手抄報圖
節約水資源手抄報資料
節約水資源手抄報內容
關於節水日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