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學習心得
通過科學哲學學習,我國哲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水平已經被評價。更重要的是歷史使命也已經提出,下面就看所有從事這些領域工作的人們如何行動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學習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不辱使命,不負厚望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將會銘記這個日子,2016年5月17日,因為正是在這一天,我們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這一對於哲學社會科學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的訊息連同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的精神通過微博、微信和其他媒介手段在無以數計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間傳遞,在他們的心裡泛起層層漣漪。不止於此,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甫一發布,迅即在全社會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界產生了強烈反響,各大媒體爭相傳誦,全國各地競相學習,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已然感受到了哲學社會科學的又一個春天來臨的氣息。毫無疑問,這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堪稱創新立國、文化興邦的盛舉,是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內的廣大思想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企盼已久的。
毋庸諱言,在這次座談會上的講話,顯示了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對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意義的充分認可,同時還表達了對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殷殷期望,因此,對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很走心,特提氣。誠摯親切的問候,誠懇交流的態度,無不展示著樸實親和的魅力。而那些平易近人的言語,更能體現習對於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關懷、肯定和勉勵,使人油然而生股股暖意。身處一個功利化的時代,人們無法忽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因其所投身的事業並不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不受重視、甚至被迫邊緣化的事實,儘管絕大多數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並不曾因此而否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樣的話從我們的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口中說出,還是有著非同尋常的意謂和意義。毫無疑問,這樣的話語,對於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該是多具分量的認可和肯定,又該多麼的走心!“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巨集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這些言語,對於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而言,該是何樣的勖勉和激勵,又該多麼的提氣!
在這次座談會上的講話,顯示了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對中華民族、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眾所周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光榮傳統。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身上有著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正因如此,在關乎黨和國家的命運、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華民族發展的未來等至關重要的事情上,他總是“在場”的,這成為以來他的全部工作的核心內容。故此,在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急需“提出符合國情,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意見和建議”、在社會處於大變革的今天,他向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發出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的真誠呼籲,並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要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並勉勵他們自覺地把個人的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緊緊聯絡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毫無疑問,這充分顯示了對中華民族、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情懷。在這一點上,他還秉承了“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以人為本的理念——當然,這是他一貫堅持的事靠人為、事在人為的原則。為此,他明確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從人抓起,久久為功”,要把哲學社會科學隊伍關心好、培養好、使用好,“要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多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要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人才使用,讓德才兼備的人才在重要崗位上發揮作用”。毫無疑問,的這些言辭備加溫暖人心,必將激發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巨大熱情從而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創新動力。
在這次座談會上的講話,是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的典範。正如他在《推動全黨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更好認識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工作》所指出的:“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人民日報》2013年12月5日既肯定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成就及其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又實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這無疑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正是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所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的基礎上,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明確了使命,提出了任務。他勉勵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與此同時,用六個“如何”提出了新形勢下在意識形態建設及思想建設、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在政治建設、在文化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任務。在此基礎上,他高屋建瓴地提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可以也應該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方面大有作為。在此基礎上,強調指出了“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這一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
在這次座談會上的講話,與黨的以來,他所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的風格完全一致,顯示了他一以貫之的“短、實、新”的優良文風,其間充滿著獨特的語言魅力,並顯示了強大的語言力量,十分值得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學習。正如艾文禮所言,“因為有這些獨特風格和魅力,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對這些講話和文章想聽、愛讀,聽得懂、記得住,感觸深、收穫大”。他從馬克思主義者自覺的問題意識出發,援引馬克思“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的名言警句,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而通觀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全篇,其中沒有半句假話、大話、空話。毫無疑問,這對於解決當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所存在的學術浮誇、學術不端等種種不良學風,從而促進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是有實質性意義的。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已經成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綱領性文獻。正如王偉光所言,“的重要講話,立意深遠、思想深刻,富有時代性、戰略性、前瞻性,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政治性、針對性和指導性,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凝結著我們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迫切期待,體現了我們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規律的新思想新認識。講話具有巨大的理論說服力和思想引領力,是一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綱領性文獻,為做好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體地說,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確立了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的原則,同時還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進而,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要求。他強調,“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此,他強調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首先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要善於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其次,要體現原創性、時代性,要“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此外,還要體現系統性、專業性,既要“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又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凡此種種,無疑將成為繁榮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思想深刻、意蘊豐富,學習領會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關鍵在貫徹、在落實。作為一位在我國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這一思想理論教育平臺上工作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更應當自覺地響應時代的召喚,不辱使命,不負、黨中央和人民的厚望,努力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在深化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教育、在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在致力於構築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的同時,傳播真善美,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聆聽時代的聲音,迴應時代的呼喚,聚焦當代中國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握歷史脈搏、探索發展規律,認真研究解決當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從而實現知識創新和理論創新,以此助力於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繁榮和理論創新,最終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樹人中實現自我。
篇2
5月18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新華社全文發表了這個講話,讓老百姓得以獲知國家最高領導者對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工作,是怎麼看的。我認真閱讀了全文後,頗有心得,不敢獨樂,願與大家分享。先引用習總的以下這兩段重要講話: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戰略還不十分明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水平總體不高,學術原創能力還不強;哲學社會科學訓練培養教育體系不健全,學術評價體系不夠科學,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還不完善;人才隊伍總體素質亟待提高,學風方面問題還比較突出,等等。總的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還處於有數量缺質量、有專家缺大師的狀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改變這個狀況,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斷在解決影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上取得明顯進展。
歷史表明,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巨集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很顯然,相對於自然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領域,我國哲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在改革開放以來是乏善可陳的。根據以上所引用的習的話來說,可以概括為戰略不明確、水平總體不高,原創能力不強,體系不健全,評價不夠科學、機制不完善,人才隊伍素質極待提高。以上所列舉的這麼多問題,哪怕是一兩條,都足以令從事這個領域工作的學者們汗顏,何況有七八條之多,難怪習總用了兩個“極”字,也就是“極待解決”和“極待提高”。我不是社會科學工作者,是一個關心哲學與社會科學的科技工作者,我讀到這些講話,都很臉紅,感到沒有為大變革時代,做一點力所能及的社會科學理論工作,片面地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忽視了哲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在引領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也是我要問為什麼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極待解決的這些問題?這是學界片面理解一切以經濟建設中心和社會急功近利之風也刮到社會科學領域的結果。與之相似的還有歷史學等文科領域,戲說歷史和歪曲歷史者大行其道、發財致富,而埋頭故紙堆做學問者,連發表一篇論文都難。更不談職稱評定之類的困惑。可喜的是這些正在開始改變,只要有了頂層設計,這方面的問題改正起來會比較容易。戰略確定了,評價體系科學了,潛心和專心於學術的人多了,事情就好辦了。但是,導致這些問題的另一個方面的原因,就不是那麼容易糾正了,或者說正是需要針對這個方面的原因展開討論和辯論,才有可能產生出新的思想。這就是哲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守舊與出偏的問題。這兩方面的問題導致思想混亂,莫衷一是。從守舊的角度,往往將學術問題都當做政治問題,將馬克思主義當做教條,當成思想禁區,不能討論、也不需要發展。由於這種思想方法脫離實際,因而不得人心,令人們遠離馬克思主義,甚至更容易接受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的思潮。從出偏的角度,就是言必稱西方,將資本主義價值觀當做普世的世界觀,從而只能是重複西方人文主義的思想體系和思潮,並無新意,卻又誤導現代青年。這兩方面的思潮指向的是同一個結果,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都是過時了的,不適合現代社會的東西。要糾正這種思潮確實需要“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呢?只有創新這條路可走。包括體制創新和理論創新。在舊體制內用舊的思維肯定是不行的。現在的哲學與社會科學體系是學閥制,發表什麼和不發表什麼都要層層審批,且只能是守舊或出偏絕不是創新!的東西,才有可能發表。因此,要改變的第一條,就是廣開言路,讓非體制的人士,工、農、兵、學、商都能發言,發表見解。不只是那些個“社會主義科學院”的事。理論創新就是要允許不同觀點和思想的討論和交流,不要用保守的“政治”的眼光看待學術問題。有關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觀點和新思維,都應該可以發表,而不應該加以阻止。這方面雖然組織出版了一些當代馬克思主義思潮的譯著,包括所謂“後馬克思時代”的著作,但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自己從事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研究的作品則很少能看到,不是沒有,是民間的這類作品沒有辦法進入“主渠道”。因此,要鼓勵民間人士也能申請到社科基金支援,出版有水平的理論著作。
習的發言已經公開發表。我國哲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水平已經被評價。更重要的是歷史使命也已經提出,下面就看所有從事這些領域工作的人們如何行動了。
“一步實際的行動勝過一打綱領”,信然。
篇3
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汝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鍾君、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樊錦詩、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教授張維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馬懷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沈壯海、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金一南、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王文先後發言。他們分別介紹了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歷史學、政治學、文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軍事學等學科和領域的研究進展,並就如何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創新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認真聽取大家發言,不時就有關話題同學者們深入討論。大家發言後,發表了重要講話。他首先表示,發言的同志講得很好,很多是真知灼見、肺腑之言,聽了很受啟發。他向全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強調,觀察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視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現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不斷健全,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取得豐碩成果。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一大批重要學術成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
指出,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歷史表明,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巨集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
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絡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
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按照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指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一是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要善於融通馬克思主義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二是要體現原創性、時代性。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只有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加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三是要體現系統性、專業性。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涵蓋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黨建等各領域,囊括傳統學科、新興學科、前沿學科、交叉學科、冷門學科等諸多學科,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要抓好教材體系建設,形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門類齊全的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
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極其繁重的任務,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方面力量協同推進。
指出,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一手抓繁榮發展、一手抓引導管理。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既要有比較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又要有比較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以不斷提高決策和領導水平。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
強調,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是知識分子密集的地方,要把這支隊伍關心好、培養好、使用好,讓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要實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構築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工程,著力發現、培養、集聚一批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一批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幹,構建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要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領導幹部要主動同專家學者打交道、交朋友,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要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人才使用,讓德才兼備的人才在重要崗位上發揮作用。
指出,要提倡理論創新和知識創新,鼓勵大膽探索,開展平等、健康、活潑和充分說理的學術爭鳴,活躍學術空氣。要大力弘揚優良學風,推動形成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鑑、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嚴肅對待學術研究的社會效果,以深厚的學識修養贏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風氣,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宣傳部長座談會講話稿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