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下晏子使楚教案及反思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鄂教版三下晏子使楚教案
教學目標:
1、弄清文意,積累實詞
2、學習晏子臨辱不懼,智勝強敵的精神與智慧
教學重難點:
課文內容的紮實把握。
教學難點:
全面瞭解暈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外語學校是培養外交家的搖籃,作為外校人,當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風采,你最喜歡的外交家是誰,能說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嗎?或說說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
生答
師與生分享時事:最近以106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曾是風靡美國的中國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嫻熟的英文,高雅的氣度,善辯機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現征服了美國,征服了羅斯福,使得羅斯福能派“飛虎隊”援助中國人民抗日,對日起到了一定的打擊作用。
讓我們將眼光再投射到遙遠的諸侯紛爭、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去領略一下齊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嬰的外交風采板書課題。
導語設計是針對外語學校的學生實際,能激起學生確立美好的夢想,與時事勾連能激起學生對世界的關注,極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
請大家看課文。藉助註釋、工具書自讀、自查、自通文意,請你將認為應積累的詞圈點起來。不清楚的地方請打上?號。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下一環節合作學習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討論①各自的疑難,仍不能解決的派代表上臺板書出來。②每人口譯一遍課文,互相訂正。
2、各小組板書出的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生答或師答。
提示:該積累的實詞如習、辱、坐、詣、徙,師要有意識地提請學生理解記憶。
這一環節設計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由學生自主討論及藉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
四、請一生讀課文。
其他學生就他的斷句、讀音、語氣、語調等進行評議、訂正。並趁此時機齊讀全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的讀就是一個質量較高的誦讀,這既是對以上學習的檢驗,同時也可進一步夯實課文的理解把握。
五、閱讀。
請一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給故事取名叫“晏子智鬥楚王”,只有一個要求:儘量忠實於原文。學生評價,修訂。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以上學習總檢驗,之所以設計成講故事而不是直接說是翻譯,是為了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在有興趣的積極心態下翻譯全文。
六、再讀全文,處理課後練習一、二再落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充分利用好設計科學的課後練習,系統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拓展比較
1、其實晏子出使楚國還有兩個故事發生了,將這三件事連起來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領略他作為外交家的風采,《語文讀本》第七冊261面,師範讀,生齊讀。
請對照註釋、看懂原文、再看譯文。
2、從這兩篇看,面對楚國君臣的一再刁難,晏子是如何一一應對的呢?
我們來列個表看看。
師給出對比項,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完成。
明確
楚王
晏子
刁難目的
應對技巧
設小門迎接戲弄其矮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使楚不入
笑齊無人指晏子不配為使
齊人多巧移話題
使不肖主以退為進
誣齊人為盜指責齊人善盜
引“化橘為枳”指出比喻、類推
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反取其辱
不辱使命
這一設計既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比較中有助於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編寫得較好的《讀本》資源。
八、思考。
作為現代人,作為有志於做一名報效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確實無比敬佩幾千年前的這位外交家,請你對這位古人說一句話
晏子,我要學習你
提示:高尚的愛國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藝、冷靜機智的外交風采等等。
學生在科學的方法及井然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最終還是要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每一堂語文課都需關注的,最後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針對外語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與古人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教學後記:
文言文教學也能用時事激趣
有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是“我要學”,而初一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多持“要我學”的被
動心態,如何將這種消極的心態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心態?老師們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麼方法激趣呢?是老師講故事,還是營造古文化的氣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文言文也能與時事相聯,從與時事的勾連中激起學習的慾望與趣味。因此這一課教學步驟的第一環節匯入非常重要,在你最喜歡的外交家及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件或外交人物問題的導引下,進一步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此時引出兩千多年前的晏子,學生就有了“我要了解他”的積極心態了。
雖然這個環節花了將近6分鐘時間,事實證明它是非常值得的。後面的誦讀以及字詞、文句疏通的學習在這種積極心態下就有了順利進行的良好前提。
合作學習前自主學習的時間一定要充足
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形式,要讓它落到實處,必須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真正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合作解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通過獨立思考解決,此時的老師僅需要給學生方法上輕巧的點撥,以及學生學習後予以適當的總結。
用好《語文讀本》讓知識技能得到有效拓展
在自主合作學習以及對課後練習進行探究後,學生對晏子在此次外交事件中的表現有了清楚的瞭解,對他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此時教師順勢提出晏子使楚的另外兩個故事,在全面瞭解晏子外交風采的心理指引下,學生們興致極高地來到了《語文讀本》裡,這樣的拓展就有效多了,通過比較、歸納,他們就有了與晏子對話的願望。雖是相隔兩千多年,晏子的精神一樣滋養現代的孩子們去樹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養健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上是同學生們共同學完《晏子使楚》後的三點感想。
鄂教版三下晏子使楚教案反思
《晏子使楚一》是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一次又一次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一次又一次反駁了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的事。故事盛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高超的語言藝術和智慧。
課文人物對話比較多,以人物對話來塑造形象,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突出特點。教學中讓學生僅僅閱讀文字、理解文字還是不夠的,還需要融進文字、內化文字。因此,語言實踐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
反思這節課,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
一、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
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設計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動作。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髮揮創造能力。課內的採訪表演和課外的課本劇表演,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此時課堂上師生的關係完全是平等的,教師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教學中體現雙向互動性。授課中,我設計了多個環節讓學生“商量一下”、“小組交流”、“討論探究”等,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把交流深入,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樣真真切切把口語交際落實於學習的整個過程中。
二、領悟晏子語言的巧妙機智
課堂上重點研讀三個故事中體現的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教學設計採用的是先攏後收,先果後因,先找後議的方式,意圖從教學設計中就能突出本課的教學研讀重點,即體會晏子語言的高妙之處。教學中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先找出三次交鋒中晏子反駁楚王巧妙語言,學生理解了晏子的話的意思後,我又提出問題:如果是你,當時你會用什麼話來回答楚王? 比較一下,你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種好?為什麼?藉機引出背景介紹。晏子出使楚國的目的是什麼?再追問:你理解晏子為什麼這樣說話了嗎?生答:“採用最直接的方式不好!直接說會傷楚王的自尊,楚王肯定會殺了他,也決不會和齊國聯盟。而這樣說讓人感到晏子很有禮貌。晏子委婉的語言,既不傷楚王的尊嚴,而且也讓楚王感到他的厲害。所以不得不一次次妥協,最後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接著學生的話,說:“晏子的語言就巧妙在這兒。有時委婉含蓄比正顏厲色更有力量。”從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懂得了:禮貌、委婉的語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語言才叫真正的語言藝術。
三、選好文章切入點,理解“尊重”的內涵
第二課時的開始我就直奔主題:晏子使楚的結果是什麼?學生立刻找到答案: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抓住課文結尾的一句話:“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進行提問: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什麼?多數學生回答“口才”我又巧妙引導孩子作深入思考:僅憑口才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了嗎?不,是智慧。那麼,晏子的智慧從那體現出來的?抓住了“看”“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三個看似平淡無奇的詞大做文章,在大量補充閱讀的基礎上,漸漸突出了晏子的冷靜,勇氣,智慧,風度。到這裡,孩子們似乎都懂了“尊重”的內涵。
在學生評價晏子憑藉智慧和實力贏得尊嚴之後,我又丟擲了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一個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國家的智慧,一次外交勝利並不能獲得國家永久的尊嚴。“晏子使楚”與國家真正的尊嚴無關。”前後桌互相討論後發表觀點,可贊同,可反對,或贊同某一句,不同意某一句,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求異思維再度被激起, 這種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爭辯如泉水湧動,爭辯聲此起彼伏,智慧的光芒在課堂上熠熠閃爍。更重要的是,學生有了獨立的思考習慣、獨立的價值立場,不再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的複製品,而將是自主、開放的思想者。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