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家的演講視訊分享
許多企業家的成功,除了對的策略、優秀的團隊以及天時地利外,更是因為他們百折不撓的堅持,才到達了成功的彼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成功企業家的演講視訊,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成功企業家的演講視訊
成功企業家的演講稿
成功企業家的演講稿篇1:王石
——王石劍橋學習歸來在深圳講的三個故事
故事之一:華人院士的“中國胃”
劍橋大學有一位頗有成就的華人,在劍橋大學工作十幾年,當上了院士,很不容易。但我發現他與學院內其他英國同事缺少交流。我去學習三個月,就與英國老師們很熟了,進入了他們的圈子,見面都會熟悉地打招呼。
這位華人院士很奇怪,問我怎麼會與大家這麼熟悉,說他自己這麼多年在劍橋,與這些英國老師沒有多少交往。這位院士為什麼難以進入英國老師們的圈子?我想,是因為華人院士的中國胃。華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頓飯都要回家吃中餐。英國老師們多在俱樂部吃飯,吃飯時就是交流聊天的時候,有時一頓晚飯會吃到晚上10點。
吃飯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時候。我每到一個新國家新地方,都堅持吃當地的食物。想擁抱世界,要有一個擁抱世界的胃。擁抱世界的胃,幫我很快融入了劍橋大學的教師圈子。
堅守一個習慣,就等於向世界關上了一扇門。開放自己,接納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對外部世界保持好奇,樂於交流、分享、連線,力求去理解、接納對自己來說是新鮮的事物,海納百川,納入外部的新知識、新感受、新資源和新力量。華人院士的一箇中國胃,就使他錯過了諸多與同事朋友交流分享連線的機會。
故事之二:劍橋的等級森嚴
在哈佛學習期間,體會到哈佛的自由與奔放。剛到劍橋,感到劍橋太傳統,一個有八百多年曆史積累的學校,清規戒律多,等級色彩重。擔心適應不了。隨著深入其中,慢慢體會到,這些清規戒律中表現出來的等級森嚴,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級制,而是一種學術等級,對知識的尊重。
例如,只有院士才有停車位,只有院士才有資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正式集會場合,從穿著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識成就上的等級。
這些傳統,有些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約定俗成的。劍橋的等級制,是學術等級制,是對知識貢獻者的尊重。劍橋大學裡對知識貢獻高度敬重的氛圍,有一種特別的文化力量。
“我思故我在”,按笛卡爾對人的定義,理性思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徵,當人不在理性思考之中時,這人就不是人。理性思考的結果,就表現為發現知識和創造知識。知識的發現與創造,使人成其為人,使人類擁有了與動物世界不同的文明的演進。
一個社會之中,什麼成就是最受大家尊重的?從尋常人的回答可看出這個社會的文明層次。當“這個孩子有官相,長大要當官”成為讚美之辭時,當學校的最高權威是行政領導而非專家教授時,這就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官員擁有權力和資源,受大眾羨慕。
官員是財富分配者和秩序維護者,官員並非知識、財富的創造者,一個官本位的社會,不會是知識持續突破的社會,也不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之社會。帶來新知識者,帶來新財富者,這兩者被尊崇,則人心智的力量就流向了知識創新和經濟創新了。未來的制度變革,其實本質就是重新調整社會的價值制度,尊重什麼否定什麼,以此引導資源的新配置。
故事之三:在劍橋始終如在夢中
在劍橋,有種做夢的感覺,似乎現在仍沉浸在夢中。他喜歡劃賽艇,在波士頓參加過比賽,在日本參加比賽還得過獎。
一天,院長對我說,聽說你喜歡劃賽艇,你在劍橋當訪問學者期間,願不願參加賽艇俱樂部?我說好啊。院長就進行了安排,告訴我何時何地去找誰訓練。我按照院長的指示去了,沒有讓我下水劃,而是先接受訓練。教練訓練了我1個半小時,那個累!長期沒有這樣累過,腿都抽筋了!訓練完後,我推著自行車,一拐一拐回宿舍,嘴裡哼著歌。是哼著歌回去!那個舒暢!我從來沒有被這樣訓練過!這訓練方法太好了!
我跟人說起這事,人說,劍橋有30幾個俱樂部,你查一下那個俱樂部的情況。我就上網查了一下,這是“劍橋大學賽艇俱樂部”,有百年曆史,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艇隊,是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俱樂部。你說,這是不是做夢?
還有,一位老師訓練我講英文。我說,我學的是美國英語,不熟悉英國英語,這老師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語,而且英國英語是錯誤的。”那訓練辦法之獨特有效,讓我想起《國王的演講》電影中的辦法。從來沒有人這樣訓練過我,我也從來沒學得這麼快過!
走過一個學院,那是“三一學院”,那是那顆蘋果樹,那顆啟發了牛頓的蘋果樹!那是牛頓走過、停留過的地方!我現在還在夢中,還沒有從夢中緩過勁來!
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持續積累,是人類文明最寶貴財富。從野蠻生長到專業生長,中國面臨大關。對學習新東西好東西,王石有一種強烈的興奮。他希望更多朋友分享到這種感受,想組織一些朋友去劍橋體會體會。心靈開放,永遠年輕,永遠有那麼點做夢的感覺!
還有以下這些,餐桌上隨手記下的,王石說的話:
王石經典語錄:
你不拋棄自己,沒有人能拋棄你。
追求完美,允許殘缺。
人生60,才是開始。
去哈佛、劍橋學習,是讓自己有氛圍去思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這個問題。
52歲時,我登完珠峰下來,對記者說:“五十歲是一個成功男人輝煌的開始。”現在63歲,我現在感到才是一個開始。人生60,才是開始。
人活著為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生命,長壽很重要,但你要活得精彩,長壽不長壽就不重要了。
過去,我的心態是全方位擁抱西方世界。到哈佛學習,我關心的是“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開始關心中國文化,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我們是從這傳統中來的。選了中國傳統哲學課,對一切,要自我更新,重新認識。
到哈佛之後,體會到登知識的山峰,比登珠峰難得多。決定放棄原計劃的再登珠峰,要集中時間和精力登知識的山峰。
哈佛學習,真辛苦!經常在早上3點才做完作業,還睡不著,還得按時去上課,真怕得抑鬱症。考試的時候,20分鐘就有人做完走了,到50分鐘時,教室只剩我一個人,還沒做完,急著要做完。也想過放棄,但最後還是逼自己,死記硬背,不放棄。
總有一些心理暗示,老了,不用再辛苦動腦子。成功了,不用再這麼辛苦了。經過哈佛和劍橋,強烈感到,腦子回到了20年前。
劍橋有名的中國人,一個是徐志摩,他寫了詩,一想到劍橋,中國人就會想到徐志摩。其實,在劍橋這種人類知識殿堂中,幾首詩排不上位子。一個是金庸。金庸82歲到劍橋來讀書,讀完了碩士和博士,都是硬梆梆拿下來的。
開啟自己,自我更新。
成功企業家的演講稿篇2:任正非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向中央彙報的發言稿
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智慧社會,其深度和廣度我們還想象不到。越是前途不確定,越需要創造,這也給千百萬家企業公司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公司如何去努力前進,面對困難重重,機會危險也重重,不進則退。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會責任,堅持創新,遲早會被顛覆。
一、大機會時代,一定要有戰略耐性
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走在基礎科學進步的大道上的。而且基礎科學的發展,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僅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華為有八萬多研發人員,每年研發經費中,約20-30%用於研究和創新,70%用於產品開發。很早以前我們就將銷售收入的10%以上用於研發經費。未來幾年,每年的研發經費會逐步提升到100-200億美元。
華為這些年逐步將能力中心建立到戰略資源的聚集地區去。現在華為在世界建立了26個能力中心,逐年在增多,聚集了一批世界級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全流程地引導著公司。這些能力中心自身也在不斷髮展中。
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演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尚未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隨著逐步逼近夏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面對大流量、低延時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存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累積,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
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華為過去是一個封閉的人才金字塔結構,我們已炸開金字塔尖,開放地吸取“宇宙”能量,加強與全世界科學家的對話與合作,支援同方向科學家的研究,積極地參加各種國際產業與標準組織,各種學術討論,多與能人喝喝咖啡,從思想的火花中,感知發展方向,有了巨大勢能的積累、釋放、才有厚積薄發。
內部對不確定性的研究、驗證,正實行多路徑、多梯級的進攻,密集彈藥,飽和攻擊,藍軍也要實體化。並且,不以成敗論英雄,從失敗中提取成功的因子,總結,肯定,表揚,使探索持續不斷。對未來的探索本來就沒有“失敗”這個名詞,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鼓舞人們不斷地獻身科學,不斷地探索,使“失敗”的人才、經驗繼續留在我們的隊伍裡,我們會更成熟,我們要理解歪瓜裂棗,允許黑天鵝在我們的咖啡杯中飛起來。創新本來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我們也要敢於擁抱顛覆。雞蛋從外向內打破是煎蛋,從裡面打破飛出來的是孔雀。現在的時代,科技進步太快,不確定性越來越多,我們也會從沉浸在產品開發的確定性工作中,加大對不確定性研究的投入,追趕時代的腳步。我們鼓勵我們幾十個能力中心的科學家、數萬專家與工程師加強交流,思想碰撞,一杯咖啡吸收別人的火花與能量,把戰略技術研討會變成一個“羅馬廣場”,一個開放的科技討論平臺,讓思想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公司要具有理想,就要具有在區域性範圍內拋棄利益計算的精神。重大創新是很難規劃出來的。固守成規是最容易的選擇,但也會失去大的機會。
我們不僅僅是以內生為主,外引也要更強。我們的俄羅斯數學家,他們更樂意做更長期、挑戰很大的專案,與我們勤奮的中國人結合起來;日本科學家的精細,法國數學家的浪漫,義大利科學家的忘我工作,英國、比利時科學家領導世界的能力……會使我們胸有成熟地在2020年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美元。
二、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就能塑造什麼樣的一代青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奮鬥,創造價值是一代青年的責任與義務。
我們處在網際網路時代,青年的思想比較開放,活躍,自由。我們要引導和教育,也要允許一部分人快樂地度過平凡一生。
現在華為奮鬥在一線的骨幹,都是80後、90後,特別是在非洲,中東疫情、戰亂地區,阿富汗,葉門,敘利亞……80後、90後是有希望的一代。近期我們在美國招聘優秀中國留學生***財務***,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艱苦地區。華為的口號是“先學會管理世界,再學會管理公司”。
我們國家百年振興中國夢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基礎在老師。教育要瞄準未來。未來社會是一個智慧社會,不是以一般勞動力為中心的社會,沒有文化不能駕馭。若這個時期時發生資本大規模僱傭“智慧機器人”,兩極分化會更嚴重。這時,有可能西方製造業重回低成本,產業將轉移回西方,我們將空心化。即使我們實現生產、服務過程智慧化,需要的也是高階技師、專家、現代農民……因此,我們要爭奪這個機會。就要大規模地培養人。
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後衝鋒的博士、碩士、專家、技師、技工、現代農民……代表社會為人類去做出貢獻。因此,發展技術的唯一出路在教育 ,也只有教育。我們要更多關心農村老師與孩子。讓老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成為優秀青年的嚮往,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這次能夠在大會上發言,對華為也是一次鼓勵和鞭策。我們將認真領會、重要講話和這次大會和精神,進一步加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祖國百年科技振興而不懈奮鬥。
下一頁更多相關精彩內容!
成功女性演講視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