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健康演講稿
營養與健康是人們最關注的話題,那怎麼演講營養也健康的關係?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1
老師、同學們: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係著每個家庭的幸福及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要講究科學膳食,合理汲取營養,健康成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自1990年起,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組織開展學生營養宣傳活動。16年來,這項宣傳活動得到廣大師生、家長的歡迎和許多營養學專家的積極參與、支援,在有些地方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學生營養日”。為了使學生營養宣傳工作更加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促進學生營養宣傳工作的制度化,經研究決定,每年的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學學生的營養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佈進行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兒童膳食中熱量供給已基本達到標準,但蛋白質供給量偏低,優質蛋白質比例少,鈣、鋅、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供給明顯不足;我國的居民是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兩個問題並存。在我們學校,不少同學因缺乏合理營養知識,膳食攝入不平衡,有些同學在吃午餐時,愛挑食、偏食,主要食物納入量不足,加上活動量少,同學們的健康狀況將構成嚴重威脅。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將給你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是成年後罹患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的誘發因素。
此外,還有很多誘惑同樣危及著我們青少年身體的健康,比如吸菸。青少年正處在生長髮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管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國素的抵抗力較成人為弱,易於吸收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人民的希望,為了祖國的未來和自己的未來,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身體,均衡營養;珍惜自己的年華,不要再吸菸了。
篇2
有幅對聯說得很對:“人品、食品、品品相照;蒼生、民生、生生相聯”,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在人的生活當中,衣食住行,樣樣缺不得。特別是食品,它是與我們每個人緊密相連的,是我們每天的必需品。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我們更該關注食品安全。
記得六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16歲的學生,由於小時侯吃了太多了垃圾食品,已經身患絕症,現在他還十分的後悔。我們要記住這個悲慘的教訓,看看這些廠家,都已“金錢第一”“利潤最多”的道德觀念做出發點,為了市場上的競爭,竟全然不顧消費者的健康。想想蘇丹紅,想想因便宜食物的誘惑的人在病床上如何的後悔
現在改革開放好,人民富有了,跟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家家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個受父母的寵愛慣了,一聲:“媽媽,可以給點錢買東西麼?”媽媽一句話也不說,掏出一張鮮紅的百元大鈔,“給,省著點花,不夠媽在給。”就這麼一句話。我們一把抓了過去,放學時,東蕩蕩,西遊遊,看到路東有一片烤羊肉串,蒼蠅漫天飛舞,“老闆,來10根羊肉串。”那老闆笑呵呵的遞上一把燒了又燒而且“香噴噴”羊肉串,那人手上拿了一大把羊肉串,另隻手還拿著一根冰棍,兜裡還放著一些糖果,真想用一首歌來唱唱:“左手一把羊肉串,右手一根冰淇淋,口袋裡還放著一把糖果哦。”弄來弄去最後傷的還是你自己,拉肚子,發燒“哎喲,哎喲”的叫著,父母又著急,花了大筆的錢來治。你說這樣合算麼,買東西花錢,治病也花錢,
食品安全要警鐘長鳴,不容忽視。國家為了廣大的中小學生能夠放心的使用食品,增強全我們對食品安全的參與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能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營造食品放心消費環境。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雛鷹,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只有健康才是我們生命唯一的選擇,決不能讓危害健康的食品在我們身邊有一席之地!垃圾食品問題相當於冰山一角,可這一角不留意了也能撞沉鐵達尼號,我們在衛生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時,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畢竟,我們管不了別人的良心,只好先管住自己的嘴巴。
篇3
很榮幸在這裡和大家探討營養與飲食方面的話題。我想大家會有自己的見解,我願意把大家感興趣的熱點問題挑出來,所謂的熱點問題是我根據反饋的資訊收集到的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也許沒有包括您希望聽到的內容,沒有關係,在講的過程中或講完以後,各位有任何想法、建議、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的市民去建設,營養學就是以和諧為基礎的,我們過去講的“平衡膳食”就是和諧膳食的過程。我相信在座的朋友都有個共識,就是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覺得吃飯沒有什麼學問,認為一日三餐是很隨意的事情,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今天講座的內容,要大家首要了解的一個概念就是,飲食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我用了“營養飲食與健康”這樣一個大題目。
我一篇報道,說春節期間身體哪個部分最忙、最累?是嘴最忙牙最累,實際上講的就是吃飯在節假日期間扮演角色的重要性。過節期間,牙和嘴最忙最累是外在的表現,真正忙、累的是食道、胃、腸、膽囊、胰腺、肝臟。其實我們應當將講課放在春節前,當然春節後也有好處,因為有些朋友也意識到了節假日期間的飲食問題。前段時間有個記者找我,問我過完節了能否寫篇文章叫《怎麼樣刮刮腸道里的油》。有些朋友覺得到了初七就該開始不吃魚和肉,吃素了。到了初七就應當吃清淡的、素的食物,而初一到初六就應當大魚大肉嗎?不是這樣的。這樣一些認識上的問題不解決,健康恐怕是一句空話。
健康是怎麼來的?有人說健康是爹媽給的,這句話完全正確,健康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遺傳。有的家族全都胖,有的家族全是高血壓,父母中有一方或雙方是糖尿病,他們的孩子患糖尿病的風險要大很多,這是遺傳決定的。所以有的朋友非常悲觀,覺得父母健康狀況不好——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什麼的,自己也沒什麼希望了,後天無論怎麼控制,可能結果都好不了。但也有的人很樂觀,父母都長壽,自己隨便吃喝都無所謂。健康與否是否全是由父母遺傳決定呢?遺傳在健康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不是惟一角色。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關於肥胖的問題,全世界美國胖人最多,美國的肥胖人群在最近50年內翻了一倍。50年的時間不太容易改造一個民族的基因——把原來沒有的肥胖基因變異成肥胖基因,但是這個國家肥胖的人數翻了一倍,那麼多出來的一倍胖子是哪兒來的呢?是飲食方式、運動情況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再舉一個例子,很多人擔心自己得癌症。癌症有一部分是遺傳因素造成的,但有相當一部分是後天得的。以世界上兩個發達國家為例——日本和美國。日本患胃癌的人比較多,美國患結腸癌、乳腺癌的人比較多,這是不一樣的兩種情況。日本人長大後移民到美國,在美國結婚生子。二十多年後發現流行病學上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小在美國長大的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遠遠低於日本本土的發病率,乳腺癌的發病率與美國當地居民基本持平。日本人的血統並沒有變,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遺傳造成的,而是外在生活條件、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的,吃的飯、喝的水、呼吸的空氣不一樣,是環境因素造成的。
如果非要說健康中哪部分是內因決定的,哪部分是外因決定的,沒有人能分得清楚。但有的科學家提出,至少百分之六七十的因素是外部條件決定的,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您每天每刻能控制的因素,其中有很重要的“兩條腿”,一條腿是吃飯,一條腿是配合飲食的運動。我們沒有辦法決定基因,沒有辦法決定父母,但可以決定出生後的飲食與運動,以保證自己健康的方向。可惜的是這些個自己可以掌控的因素往往就在人們日常不注意的過程中慢慢喪失了。疾病的產生、出現、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有的需要10年、20年,在座的人誰敢保證自己沒有存在於慢性病的潛伏期裡?大家都可能處在慢性病的潛伏期裡,希望大家通過行動將發生慢性病的風險儘可能降低,甚至不讓它發生。現在真正危害健康的不是急性病,而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小學生關於校園安全演講稿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