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方向論文
跨文化交流是互通有無、融合趨同的過程,語言交流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跨文化營銷的挑戰與策略 》
行走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經濟中,跨文化營銷,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行業內將企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市場營銷稱為跨文化營銷。跨文化營銷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做成功的跨文化市場營銷以及營銷活動的不同特徵,當然這種研究是建立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文化的不同會給營銷活動帶來不便,因而對跨文化營銷進行系統的分析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跨文化營銷》是一本市場營銷領域的參考用書,2011年,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來自英國的特朗皮納斯和伍爾萊姆斯,劉永平等人完成該書的翻譯工作。翻開這本印刷精美的書籍時,開頭便會被編者弗恩斯•特郎皮納斯等提出的一連串問題所吸引,這些問題就是關於跨文化營銷方面的。緊接著,文化模式、價值系統在文中被提及,隨後作者又將價值系統與跨文化營銷的挑戰緊密聯絡在了一起。後面的章節越來越豐富了,不僅讓讀者知曉了營銷活動中出現困境的原因,更讓讀者見識了許多跨文化營銷方面的案例。從國內到國際,從地方到全球,許多品牌和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都遇到跨文化領域上的兩難困境。
全書共有十個章節,內容全面,覆蓋極廣。第一章是關於多元文化和變化世界下的營銷;第二章提出了營銷環境中的文化差異:價值層面,其中章節內詳細說明了文化差異導致的營銷兩難困境和營銷兩難困境的型別;第三章還是講營銷環境中的文化差異,只是上升到了深層的價值層面,內容包括成就文化和歸屬文化之間的兩難困境、由內向外控制和由外向內控制之間的兩難困境、由於賦予時間的不同含義而產生的兩難困境;第四章主要是跨文化營銷研究;第五章則為跨文化品牌營銷;第六章闡述了跨文化品牌營銷;接下來的第七章中,我們能瞭解到跨民族市場營銷;第八章為我們講解了跨文化網路營銷的困境;第九章是戰略營銷的困境;最後一章中,作者以開發協調困境的能力這個話題結束了該書重點內容的撰寫工作。
那麼,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從《跨文化營銷》這本書中,得到哪些啟發呢?筆者認為,跨文化營銷的挑戰與對策研究是值得關注的一個重點課題。伴隨著跨國企業勢如破竹般的發展,文化衝突與文化障礙成為了跨文化營銷面臨的主要挑戰。
文化衝突方面,有學者認為,文化價值觀與人類行為有一定聯絡。著名教授霍夫斯泰德從四個角度來對文化差異進行了歸類。一是權利距離,即從權利距離的角度出發,判斷權利在社會和組織中的地位;二是不確定性的規避,科技、宗教和法律是抵抗這種不確定性的三種途徑;三是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為保證集體的利益,組織上會派極度信任的人來領導這家企業,但是個人主義就不會容許這種情況的發生;四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男性意識突出的國家,競爭意識越強,反之,女性氣質突出的國家,生活質量更容易被人們關注。
文化障礙方面,主要是指營銷環境中的文化差異。如果要了解這種文化差異,就必須知道文化是由什麼構成的。審美觀、價值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化、物質文化都是文化的構成要素。企業在面對文化衝突與文化障礙時,絕對不能坐以待斃,而應該積極應對,利用不同的文化特色,展開有效的文化營銷。
首先,採用適應當地獨特文化的營銷戰略。這裡列舉一個例子,很久以前可口可樂公司在香港推銷檸檬汽水,取名為“比利”,後來因銷售業績不好,又進行重新包裝,取名為“雪碧”,符合香港的文化背景及漢語特色,很快受到香港及內地市場的雙重青睞。
其次,創造特色文化需求的營銷戰略。萬寶路香菸以紅色大氣的包裝,以及美國西部牛仔的硬漢形象,將文化特色完美融入到萬寶路香菸中,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信賴及認可。之後,萬寶路一直穩坐全世界最暢銷香菸的寶座。再次,樹立營銷人員對待不同文化的正確態度。營銷人員必須要有對文化的敏感度,對營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可以從文化的角度去尋找答案。並且,要認知和接受他人的文化與自有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保持文化中立的態度。另外,也要避免以自我喜好為參照標準,將文化的概念進行混淆。
自從加入WTO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競爭中成長起來,衝破重重障礙走向了國際,遭遇到了跨文化營銷的挑戰。筆者通過閱讀《跨文化營銷》一書得到了相關啟發,從而進行了跨文化營銷的挑戰與對策研究。我們都知道,文化的傳播,能推進企業品牌的提升,推進區域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文化營銷具備的潛質。因此,當前中國企業應該藉助文化發展的東風,完成從本土化到國際化的蛻變。
篇二
《 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探討 》
摘要: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其跨文化教育問題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本文通過分析中外合作辦學中的文化差異和當前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跨文化教育應實施的一些辦法。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策略
中外合作院校是由中外的政府、企業、高校或社會力量在院校和學科上開展共同的投資和作何。近年來隨著教育部門的監督和各級高校的努力下,中外合作辦學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而隨著辦學專案規模的擴大,辦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由於中外文化差異而帶來的教育矛盾,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因此我們需要重視中外文化的融合,做好跨文化教育的相關工作。
一、中外合作辦學中存在的文化差異
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是由中外的雙方教師共同來實施的教育活動,而教育的物件是中國的公民,這在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中西文化差異。具體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生觀的差異
在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更是將教師尊崇為較高的位置。傳道授業解惑也規定了教師的智者,並奠定了教師的絕對權威地位。在新時期下,這種師生觀任然影響著我們的教育體系。而在西方的教育中,教師只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西方的教育傳統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在現代西方教育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學生在課堂上也可以挑戰教師權威。
***二***教育價值觀的差異
教育價值觀是指對教育的根本觀點和認識。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教育從一開始就具有不同的教育觀點。在現代我國的傳統教育價值觀已經發生了改變,而中國與西方的教育價值觀仍然具有差異,在教育的目的、教育與社會關係、教育的人性觀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解釋。
***三***知識觀的差異
中外的教育界對於知識的態度上存在著很多的差異。在中國教育觀念看來,知識是靜態的。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從書本中獲得知識。而西方的傳統觀念上,知識是動態、可以改變的。書本中的知識指是總結和積累了前人的經驗,是可以批判和推翻的。
二、中外合作辦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最早的中外辦學起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開始舉辦中美經濟學培訓班,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
三、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識別文化差異,建立相同價值觀
為達到中外合作辦學的順利必須實現文化的融合,而首先需要了解中外文化各自的特點和差異處。合作的雙方應加強交流、加強溝通,瞭解雙方文化教育中的優點,互相吸收對方的先進思想,研究出對雙方都有利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儘量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矛盾。其次雙方需要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實現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統一的價值觀可以有效的減少內部管理矛盾,統一管理理念,發揮文化優勢,從而形成雙方優勢的共同體。
***二***設定跨文化課程,提高跨文化能力
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設定中充分重視跨文化教育的設定,特別是中方院校應該把跨文化的課程列入合作辦學的教育體系當中,鼓勵教師開發相關的跨文化知識課程,推薦合適的教師來教授跨文化知識。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在設定跨文化教育課程上給予指導。同時在中外合作辦學中也應注重培養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理解和接受外方的課程教育,也就提高了中外合作辦學的人才質量。而目前一些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都比較欠缺,學校可以通過開辦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或出國短期訪學活動,來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並通過實踐來得到提高。
***三***構建跨文化環境,加強教育管理
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中外合作辦學包括了兩種不同文化的溝通和交流,因此中外合作辦學應構建多元化、開放性的校園文化,重視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在構建文化環境中應以我國文化為主,外來文化為輔,這種一體多元的文化環境,可以有效發揮我國文化在教育中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吸收和融合了外來文化的精髓部分,打造出中外文化和諧發展的國際化辦學環境。中外合作辦學中實施的跨文化教育應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從教育管理上加強跨文化教育,將跨文化教育和學生教育管理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注重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加強跨文化交流的知識。
***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增強協調能力
中外合作辦學中由於雙方管理人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異,會帶來跨文化教育管理上的困難,也造成中外文化難以融合,難以進行跨文化教育。因此應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提高管理人員的協調能力,實現一個民主高效的共同管理層,有效的進行中外合作辦學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影響到中外合作辦學在未來的發展,隨著中外高校間不斷的擴大合作辦學規模,由於雙方文化差異引起的跨文化教育也應受到更多的重視。而中外文化中既有衝突矛盾的一面,也有融匯合作的一面,在合作辦學中應注重跨文化教育,解決辦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各項措施來消除文化矛盾,在合作共贏的前提下尋求雙方共同的管理模式,實現跨文化教育的融合。
作者:符巧靜 單位:鄭州師範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繼橋.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2014,27.
[2]曹建斌.高職院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4,34.
[3]殷江,胡娟.中外合作辦學文化衝突與跨文化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3,5.
有關推薦:
口頭語言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