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和孩子溝通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如果等到問題已經非常嚴重時才溝通,那麼十之八九是無效的,因為孩子已經不具備與你溝通的基礎,即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了,更別提好好溝通了。下面小編整理了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方法01:優秀家長和糟糕家長的區別

  糟糕家長的第一句話:孩子,我這是為你好

  是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強迫孩子做父母認為好的事情。是用“愛”的名義剝奪孩子的自我認知、選擇自由和獨立思考力。這樣的家長在做著自相矛盾的事:一方面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另一方面,處處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這就是典型的一個蘿蔔兩頭切,橫豎都是你說了算。

  優秀家長的第一句話:孩子,想好了就去試!

  家長的信任和鼓勵,是孩子勇敢、獨立的法寶。這樣的家長教給孩子的是獨立思考和大膽嘗試,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獨立的品格”。

  糟糕家長的第二句話:我年齡大了,可以不學習了,但你要學!

  你說的話無疑告訴孩子:學習如同吃青春飯!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觀會讓孩子將學習當作權宜之計和可以應付的差事。他怎麼會真正愛上學習?

  優秀家長的第二句話:孩子,你看,我這麼大年紀也要學習,人要學習一輩子!

  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長做表率。這位家長以身作則,向孩子傳授的是正確的終身學習觀。這樣的家長告訴孩子的是,應對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沒有終身學習理念的人必將淘汰。這樣的家長看得遠!

  糟糕家長的第三句話:你真聰明***或“你真笨”***!

  孩子不是超市裡的方便麵,你為什麼要貼這樣的標籤?這樣的家長讚美的是孩子“非能動性品質”***即不需要努力自然擁有的品質***。家長你誇孩子聰明,這可好了,孩子想,我可以枕在這樣的標籤上不用努力睡大覺了!這樣的誇獎很可能讓孩子變得驕傲,過分迷戀自己的“腦瓜”。有些孩子甚至為了表現他的聰明,唯恐顯得笨,寧肯不勤奮,也要保住“聰明”的這個標籤。而說孩子“你真笨”的家長,比說孩子“你真聰明”的家長更笨,你這樣的標籤,只會讓孩子自卑和絕望。

  優秀家長的第三句話:你和大多數人一樣聰明,但你更勤奮,所以你會更優秀!

  家長讚美的是孩子的“能動性品質”,而且鼓勵的是優秀的品格——勤奮。這樣的家長的讚美是孩子的動態性和願景式的,當然容易激勵孩子向更優秀的目標努力。

  糟糕家長的第四句話:孩子,你要考上好大學,才有出息!

  一個人是否出息取決於內在品質,而不是外在標誌。好人生不是與好大學劃等號的。你這種激勵,恰恰告訴孩子學習只是為了考試,學習能力就是考試能力。如此狹隘的學習觀,要麼讓孩子學成書呆子,要麼孩子即使真考上好大學,也會被你這句話廢了,變得“小富即安”,不思進取。

  優秀家長的第四句話:孩子,你要有進取心,才會有出息

  這樣的家長說出了真理:人的優秀來源於進取為代表的優秀品質。這樣受教育的孩子,能夠啟動內心的“發動機”,並不斷地攀登,只要努力下去,他終究會成為優秀的人。

  糟糕家長的第五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人生的幸福和成功不是比較來的,也不是成為人上之人,而是追求自我完善和卓越。這樣的教育,讓孩子習慣於在比較中找快樂,其結果是孩子會永遠找不到快樂。因為他們失去做一個普通人的能力,同時也失去做自我的能力,這是失敗的人生。

  優秀家長的第五句話:做好自己,不要比較!

  真正的幸福和成功,是做好自己。所謂實力,首先是做好真實自己的能力。這樣的家長讓孩子勇敢的做自己,努力的做優秀的自己,這樣的理念一定有助於孩子樹立自信、自尊、自強的好觀念。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方法02:三個溝通誤區

  誤區一:溝通僅僅指說話,孩子的語言和動作都被忽略了。

  爸爸媽媽們經常抱怨:“孩子長大了話越來越少!”但是溝通僅僅就是指講話這麼簡單嗎?

  但是小編覺得很多父母只想從孩子口中獲得訊息,這是懶惰的做法!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應該通過孩子的神情動作,以及生活表現來觀察和分析孩子的心事。

  比如說一位母親訴苦:孩子在考試後一直躲著家長,面對家長對成績的質問也默不作聲,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育卻無濟於事。於是我問家長:孩子考試之後情緒怎麼樣呢?家長的回答是,孩子什麼都沒有說。

  “什麼都沒有說”其實是孩子的一種情緒反應,這種表現說明孩子的心情有可能很矛盾、很壓抑,他也許正面為自己的成績感到內疚痛苦,這個時候家長一頓指責,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低落。而如果父母能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信任的眼神,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也許孩子就會願意在父母主動跟父母談,而不是選擇對父母關閉心靈的大門。

  誤區二:溝通就是說家長需要知道的事情嗎?

  有位媽媽說:“我知道和孩子溝通很重要,也經常會找機會與他談,可是我只要一問他學習的事情,他就嫌我煩。”

  很多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的原因在於:父母永遠只對自己關注的內容感興趣,根本不願意聽孩子講其他的內容,父母只關注成績和分數,對孩子交了什麼朋友、玩了什麼遊戲都沒興趣,這讓大部分孩子不勝其煩。

  孩子本來認為溝通應該是什麼事情都可以說,而父母卻並不認同,好比孩子需要溝通的內容有四車道那麼多,但是父母那裡只有一車道,於是孩子覺得塞車,大部分內容過不去,孩子當然不高興了,久而久之,也就不願意走這條路了。而父母只能看到一條車道上的事情,對孩子瞭解也很片面。於是,雙方的溝通要麼逐漸減少,要麼則流於表面,草草敷衍。

  誤區三:溝通就是彼此不停地說話嗎?

  很多家長說,孩子就是不肯說話,跟孩子說話他又不願意聽,讓人特別苦惱。其實,溝通中聽比說重要。很多家長就是沒有做好“聽”這個工作,才使親子溝通無法繼續。

  在孩子童年的時候,你是否記得有這樣的畫面,大人之間在談話,孩子在一旁躍躍欲試的想要說話但是卻插不進嘴,這個時候,我的孩子會插到我們中間,問我“你為什麼不聽我說呢?”每當這時,孩子可能是感受到了冷落,往理論上講就是感受到了不被尊重。

  我們大人常說:“小孩不要插嘴!”或者“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懂!”但事實呢,如今的小孩子見多識廣,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渴望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家長往往認為孩子的意見幼稚不成熟,就加以否定了,這一方面遏制了孩子的思想,另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長對他的不尊重、不認同。

  久而久之,當孩子長大了,家長希望孩子主動表達的時候,孩子卻已經關上了心門。
 

家長與孩子如何溝通
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交流
相關知識
家長怎麼和孩子溝通
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
家長怎麼跟孩子溝通
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怎樣和孩子溝通
孩子不聽話家長怎麼與孩子溝通
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
學習問題家長怎樣與孩子溝通最有效
家長怎麼陪孩子學英語
家長怎麼給孩子寫寄語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