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擁抱的禮儀
我們中國人不太習慣擁抱。當老外朋友向我們伸出雙臂時,大多數人往往不知所措,那你們瞭解擁抱的禮儀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準備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美國一直奉行的是“適度接觸”的文化,相對於通過“遠距離”行鞠躬禮的日本人來說,美國人“更喜歡用身體接觸表達感情”;但是比起拉丁和中東文化裡的緊密擁抱,他們還是有“差距”的。不過美國人好像也在變,擁抱似乎變得越來越多了。
實際上,這些年全世界正在悄悄流行“真情擁抱”的運動。這個運動最早的發起人是美國人賈森·亨特。10多年前亨特在母親的葬禮上聽到很多人對母親的緬懷:她曾經仁慈地關心幫助過很多人,並真切地向人們傳遞溫暖。為了光大母親的精神,加上亨特本人當時還處在需要克服喪母的悲痛中,他手舉一塊“真情擁抱”的紙牌走上了大街。
接納“真情擁抱”的“第一人”是一位過路的姑娘,她駐足看牌上醒目的字,毫不猶豫地向亨特張開了雙臂,“真情擁抱”就這樣開始了。2006年,一位澳洲男子在悉尼街頭手舉“Free Hugs”的牌子,並將自己擁抱的過程製作成短視訊放到網路上,由此進一步拉動了全球的這一運動。發起者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個冷漠的世界,把溫暖的擁抱傳遞給其他陌生人。
公眾人物也在引領擁抱文化,他們深知一個誠意十足的擁抱或許更能展現親和力。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還是國際防治艾滋病基金會主席,一次在清華大學的大會上,他主動與我國唯一願意公開姓名的艾滋病病患者宋鵬握手並擁抱。克林頓與艾滋青年“親密接觸”,這一簡單積極的舉動,贏得了在場聽眾的掌聲和尊敬。
流行天后Lady Gaga也是個特別喜歡擁抱的人,她對歌迷們說:“如果有機會與你們見面,我一定會盡自己所能,給你們溫暖的擁抱。”從政要到名流,現在似乎越來越傾向於向朋友、陌生人,甚至向敵人送上擁抱。各國公眾自然也緊追潮流,紛紛效仿。
在美國大學裡,擁抱和親吻甚至還被用作為一種籌款方式。在某大學的廣場中心,站著一位漂亮女生,她讓男生們排隊來擁抱和親吻她的臉頰,一次一美元。不過擁抱是有規矩的,一般會在女生前面放一張桌子,擁抱的人只能隔著桌子。那時的中國留學生都沒有膽量去排隊,覺得有“吃別人豆腐”之嫌。要是放到今天,估計顧慮就沒有那麼多了。
實際上,美國對真正的“吃豆腐”行為是零容忍的。在“什麼是性騷擾”的公司行為指南里,不必要的身體接觸被列為第一條。如果你隨意拍拍女同事肩膀,也可能會受到警告。
擁抱雖然在西方很常見,但握手仍然是全世界運用最普遍的商業禮節,因此在商務場合中擁抱還是需要謹慎。美國的禮儀專家佩吉·波斯特建議道:為避免給名譽和職業帶來負面影響,商業場合應儘量避免除握手以外的任何身體接觸,尤其是異性和上下級之間的接觸,更要謹慎。
當對方試圖與我們擁抱時,一般說來接受它是最不失禮的辦法。當你要向別人行擁抱禮之前,你務必要了解對方的文化中是否有此習俗,對方個人是否有此習慣。
無論主動或被動的禮節性擁抱,一般方法是:兩人相對而立,右手搭在對方左後肩,左手扶對方右後腰,首先向左側擁抱***自己的頭部向左,否則會與對方撞頭***。如需“加碼”,再向右側擁抱,最後再回左側。兩下表示友情不錯,三下表示友情更不錯。每下擁抱最好不要超過2秒,而且身體正面是不觸碰的。
西方人擁抱,其鬆緊力度往往與關係緊密程度有關。如果好久不見,或送人遠行,相互關係熟,力度就可以大些。假如是純屬禮節性的,擺個姿勢顯示一下技巧就可以了,當然微笑應伴隨始終。如果天天見面,那就沒有擁抱的必要了。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赫洛德·傅斯博士說:“擁抱可以消除沮喪—能夠使體內免疫系統的效能上升;擁抱能為倦怠的軀體注入新能量,使你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擁抱將能加強成員之間的關係,並且大大減少摩擦。”
如同中國人的作揖有講究一樣,“舶來”的擁抱有幾點注意事項:第一,陌生人或初次交往的人通常不以擁抱禮問候。依照“女士優先”的國際原則,男士一般不能主動對女士***尤其是陌生的女士***先行或強行“擁抱禮”。
第二,雙手抱腰、從背後擁抱或繞頸緊擁,那是情人之間的舉動。不然就會造成錯覺,陷入尷尬或失禮的境地。第三,擁抱時不能把手放置在對方腰部以下,否則將被視為對對方的冒犯。
關於說話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