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哲理的兒童故事
一些哲理的兒童故事生動有趣、情節富於變化,如能巧妙運用於課堂中,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提高學生聽說和寫作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景差是鄭國的相國。
一次,景差坐著馬車帶著隨從外出,出都城走了一段路,發現前面車馬擁擠,道路堵塞,景差讓隨從上前察看,原來前面很長一段路淤泥堆積,坑坑窪窪,車、馬每行到此便難以前進,馬摔倒路邊,車陷進泥裡,人只好下車去拼命推拉那些車、馬,搞得十分狼狽。堵在後面的行人十分焦急。見此狀況,景差忙命自己的隨從都下去幫忙推車拉馬,自己也親自下車前去指揮,使混亂的局面慢慢變得有秩序起來。
又有一次,景差坐車經過一條河邊,只見一個老百姓捲起褲腳走過河,因為時值隆冬,那人上得岸來,兩條腿已經凍僵,全身也哆嗦成一團。景差看到這個情況,趕緊叫隨行的人把那凍得渾身發紫的百姓扶到後面的車上,拿過一件棉衣蓋在他身上。好半天那人才緩過氣來,對景差真是千恩萬謝,感激不盡。
景差關懷老百姓疾苦的事情傳開了,大家都稱讚景差是個了不起的人。可是晉國大夫叔向卻與眾人持相反的態度。叔向說:“作為一個相國,景差並不稱職,只不過是個庸才罷了。假如他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該對交通情況、橋樑道路瞭如指掌。對泥濘的路面及時加以維修而不致於到了走不通時去指揮疏通。至於橋樑,他該在春季就動員百姓把河溝渠道清理好,在秋季就組織人力物力將渡口橋樑修復、架好。到了寒冷的冬季,連牲畜都不能走過河了,何況人呢?可見景差胸無全域性,不會深謀遠慮,算不得稱職的相國。”
看來,叔向的評價是有道理的,作為一國之相,關心老百姓就必須從大事抓起,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篇二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讀書人,家境貧苦,缺吃缺穿,而鄰居家是個富翁,吃得好穿得好,常常讓這個窮讀書人羨慕不已。
一天,讀書人找出自己平時捨不得穿的一件只打了一塊補丁的衣服,去拜見他的富翁鄰居,向他請教致富的方法。他先是彬彬有禮地打躬作揖,向富翁行禮問好,然後面有愧色地向富翁說明來意和希望。富翁聽了他的一番話,見他一副虔誠的模樣,就對他說:“想富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啊!你得回去先齋戒三天,然後再來,那時我方能告訴你致富的方法。”讀書人沒說什麼,回到了家裡。
回家後,讀書人按富翁的說法,齋戒三日,他家原來就少有魚肉吃,這三日,他連粗茶淡飯幾乎都戒掉了,一心閉目打坐,清除雜念,修身養性。
到第四天,讀書人買好了禮物,再去拜見鄰家的富翁。富翁收下了他的禮物,叫他在屏風外面等著。富翁在裡邊讓人擺好桌子,整了整衣冠,然後請讀書人進去。富翁朝他作了個揖,十分嚴肅、神祕地對讀書人說:“要想致富,首先應革除五大禍根。這五大禍根不去掉,要想致富,那是辦不到的。”
讀書人疑惑不解地問道:“請問那五大禍根到底是些什麼呢?”
富翁不緊不慢地說道:“那就是人們常說的仁、義、禮、智、信啊!這五種禍根不除,怎麼能談致富呢!”
讀書人一聽,臉色由紅變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個富翁道出了剝削者致富的醜惡本質,他們的致富訣竅,原來就是不擇手段,坑、蒙、拐、騙、詐,巧取豪奪,哪管什麼天理人倫!
篇三
有一個牧羊人,整天趕著羊群在草地上放牧。每天天一亮,牧羊人就從他那破舊的房子裡走出來,拿著羊鞭走到與他的房子僅一牆之隔的羊圈裡,將羊群趕到草地上,直到傍晚,再將羊群又趕回家。他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生活著。
這天早上,當他趕著羊群出去放牧的途中,遠遠地看見一隊貴族的車馬走過。那些馬匹個個長得膘肥體壯,皮毛油亮,像綢緞一樣光滑;那些馬車高大華麗,每一輛馬車都罩著五彩繽紛的篷,篷上的絲帶在風中飄著,真是好看。牧羊人看呆了,連他的羊群已經走遠了,他都沒有覺察到。
整整一天,牧羊人一直念念不忘早上看到的那般情景。他在想,那坐在馬車裡的人該是多麼享福啊!他邊想邊看著自己眼前的一切,覺得十分傷心。
天快黑了,牧羊人又趕著羊群回家。他看著爭先恐後往前走的羊,好像它們一個個都變成了馬似的,他好像還感到了眼前有馬車,馬車上還有篷……
這天回到家,牧羊人一躺到床上就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穿著華麗的衣服坐在舒適的馬車裡,車墊是用鵝絨鋪的,柔軟極了;特別是那車篷,是用錦緞做的,篷沿上綴滿了閃亮的金片片,四周懸著絲帶不停地搖擺著。馬車的兩邊還有樂隊在吹奏著悅耳的曲子。他撩開車篷的小窗朝外一看,車隊長著呢,馬匹拉著許多華麗的篷車,實在是又威武又神氣!他覺得自己再也不是一個牧羊人了,而是一個有錢有勢的王公貴族。
他正坐在馬車中恍恍惚惚欣賞著樂曲,不知是哪個樂手吹錯了調,樂曲變得雜亂起來,曲子越來越不好聽、越來越刺耳。他不耐煩地拍了一下車座,喊了一聲,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原來是場夢。此刻,天早已大亮,太陽都升起來了,羊圈裡的羊都在不耐煩地“咩咩”直叫喚哩。
牧羊人不切實際的幻想,事實上只能是空想。其實沒有必要去羨慕那些虛幻的奢靡。
改變小學生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