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地理教案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位置和範圍
教學目標:
1、 學會利用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來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
2、 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 學會描述一個區域的範圍。
4、 瞭解亞洲的地理分割槽。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特點。
教學準備:
掛圖、地形名稱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位置和範圍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視訊:視訊中展示了亞洲各地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蹟,並配以優美的音樂。
教師提問:結合我們平時接觸的電視、電影、報紙、網路資料,談談自己知道的亞洲。
學習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我們居住的大洲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皚皚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窪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居住的大洲。它有眾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燦爛的文化,有優美的風景。它就是雄踞東方的亞洲。
板書:一、雄踞東方的大洲——亞洲
二、出示學習目標***同上***
三、新授:
***一***溫故知新***生回顧亞洲地名的由來***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意為“東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今天的敘利亞一帶***興起,建立起強大的腓尼基王國。他們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躍於整個地中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地中海以東的陸地稱之為“Asu”,即“東方日出之地”,所指範圍後來逐步擴大到整個亞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陸地稱為“Ereb”,意為“西方日落處”,後來被用來指代整個歐洲。
***二***亞洲的地理位置和範圍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裡”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範圍、邊界。那麼,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師點撥描述區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
[活動]:看圖討論回答: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範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①最北:81°N; 最南:11°S;
②最東:170°W;最西:26°E
3.讀圖6.2《亞洲的範圍》,瞭解亞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圍?
亞洲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北、東、南分別瀕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與歐洲毗鄰,西南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學以致用]:讀圖6.23“北美洲的位置和範圍”,
1.簡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 說出北美洲的經緯度位置。
3. 找出北美洲周圍的大洋、大洲,說出它們分別位於北美洲的方位,歸納北美洲的海陸位置特點。
[活動]:師生互動,完成第5頁活動題:比較北美洲和亞洲的位置和範圍差異。
比較專案亞洲北美洲
東西半球的位置
南北半球的位置
瀕臨的大洋
面積
緯度範圍
經度範圍
四、課堂小結:
認識區域,首先要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範圍。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五、作業安排:
完成地理練習冊同步練習。
第二課時 位置和範圍
教學過程:
一、教師匯入:
我們的環球之旅已經到達了我們祖國所在的大洲——亞洲。亞洲在許多方面值得亞洲人自豪。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眼睛來驗證亞洲之最。
二、活動內容:
***一***算一算——世界第一大洲
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組討論]
1.計算:
a.跨緯度數***約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溫、熱三帶***
b.地球上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110千米,則亞洲南北距離***10120千米***
c.跨經度數***約164°,大部分在東半球***
d.比較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
2.讀圖***《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面積是多少,相當於幾個歐洲和南極洲面積之和? ***三個歐洲和一個南極洲面積之和***
得出結論:為什麼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最廣***跨寒、溫、熱帶***
2.東西距離最長
3.面積最大***4400千米***
***二***找一找——亞洲的分割槽
通常,亞洲按照地理方位還可以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區域。
讀圖6.5《亞洲地理分割槽》,結合圖6.5《亞洲地形、政區》,回答問題:
①新、馬、泰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割槽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割槽
③阿富汗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割槽
④北亞部分屬於哪個國家的領土範圍
⑤哈薩克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割槽
⑥中國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割槽,這個地理分割槽還包括哪些國家?
學生讀圖分析:看圖6.6景觀圖,描述圖片中居民的生活。
圖1西亞——遊牧——穿著寬鬆的長袍
圖2北亞——狗拉雪橇——皮衣
圖3南亞——捕魚
圖4東南亞——長屋
四幅圖說明由於面積遼闊,亞洲各地的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很明顯,也就造就了居民生活的差異。
三、師生共同小結:
今天的旅程即將結束,請你們談談有什麼收穫。
四、作業安排:
完成地理練習冊同步練習。
板書設計:
:印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利用地圖說出印度的位置、鄰國、首都;知道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人口大國。
2. 讀圖指出印度主要的地形種類和地形單元,知道主要河流、平原、山脈和高原。
3. 根據閱讀材料說出印度“綠色革命”的主要措施以及糧食生產取得的成效。
4. 看圖說出印度的主要工業部門及分佈區;舉例說出印度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
***二***能力目標
1. 學會運用文字和數字資料,說明印度人口增長的特點,以及人口過度增長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2. 根據地圖和資料,分析說明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由表及裡地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意識。
3. 通過分析印度工業發展與資源的密切聯絡,認識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和工業佈局的基本知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 從印度基本國情與工業部門的今昔對比中,初步樹立一分為二的評價意識。
2. 通過對印度人口問題、水旱災害的原因等學習,培養學生認識到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樹立發展中國家也能騰飛的堅定信念。
教學重點:
印度的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熱帶季風氣候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關係;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及分佈地區;印度工業中心和原料產地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
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工業發展特點。
教學方法:
演示、討論、歸納、圖表分析為主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多媒體課件演示一組印度的自然風情、民間舞蹈和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泰姬陵等圖片,提問:這些反映的是哪個國家呢?***印度***。教師簡述介紹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指出與我國的可比性,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興趣,匯入新課學習。
板書:第三節 印度
一、位置和範圍
〔新課教學〕
1、 進入主頁的位置和範圍,課件演示:圖7.32“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印度的地形”,提問,學生描述:印度的海陸位置,主要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及方位,對比國家面積,讀出印度首都。***學生回答略***。重點突出: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 課件演示:圖7.34“印度的地形”,引導觀察:印度的地形特點,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脈和高原。
3、 學生讀圖,回答:主要河流是恆河***印度人心中的母親河,聖水河***,印度地形可以分成三大地區,西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南側山地,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廣大的德干高原。
4、 教師講述:從地形來看,印度分佈面積最大的是德干高原,其次是恆河平原,山地面積較小,絕大部分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起伏較小,由於開發歷史悠久,***補充***印度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印度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壓力。***返回主頁***轉承人口問題。
板書: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國
5、 進入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演示:“世界人口數前六位國家”,讀出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數。截至2011年,印度人口總數為12.10億,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
6、 課件演示:圖7.36“印度人口數量變化”,思考:2000年印度的人口數,從1951年到2000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多少億?讀圖分析印度人口每隔10年的增長速度,師生得出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徵是: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7、 學生閱讀“印度的人口政策”和資料表,分組討論人口過度增長會給印度帶來的影響。課件演示人口壓力的圖片,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印度人口如果繼續按照年均近1600萬人的速度增長,這個南亞大國將在本世紀中葉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了避免人口爆炸的危機,印度政府正逐步加強計劃生育的宣傳推廣。印度除了人口壓力外,還面臨著水旱災害威脅。***返回主頁***轉承。
板書:三、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8、 進入水旱災害頻繁,展示印度洪災和旱災的圖片和新聞報道,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印度多水旱災害呢?
9、 引導學生從印度的緯度位置入手,結合前面學過的亞洲氣候分佈,課件演示圖7.38“孟買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思考:印度主要氣候型別以及氣候特點。
10、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主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降水集中在夏季,特別是7月可以達到600毫米以上。
11、 課件展示圖7.39“南亞1月、7月風向”,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風向和源地入手,簡單分析出來自海洋的西南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並組織學生討論:西南季風的強弱和登陸時間的早晚對印度降水的影響,並完成教材的填表練習。
12、 提問:印度面對嚴重的自然災害,採取的應對措施?***我們生活的成都市是否有相似之處。***學生看書瞭解印度針對頻繁發生的水旱災害,興修許多水利工程,但還是不能滿足抗災的需要,還需努力。
〔課堂小結〕
印度,這已擁有幾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國在今天是否還延續著昔日的輝煌?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匯入新課〕
複習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近年來人口增長過快等,糧食需求壓力大,因此印度十分重視糧食生產。我們這節課重點討論印度的糧食問題,匯入新課。
板書:四、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
〔新課教學〕
1、 課件演示:圖7.42“印度水稻和小麥的分佈”,讓學生快速搶答:剛才在圖中你看到哪兩種糧食作物?讀書明確印度水稻和小麥均居世界前列,知道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
2、 提問思考:印度自然條件是否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提示從地形、氣溫和降水考慮***。學生討論歸納:印度地處低緯地區,熱量條件好,降水量豐富,地形起伏平緩,耕地面積廣大,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
3、 引導學生讀34頁閱讀材料“兩次綠色革命”,思考:印度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糧食生產不能自給的原因;之後,糧食迅速增長的突破口,並找出“綠色革命”重要措施。
4、 學生髮言,教師小結:通過“綠色革命”,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目前印度糧食不僅能夠自給,且有一定的餘糧出口。
5、 課件演示:對比圖7.41“印度水稻和小麥的分佈”,圖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佈”,以及“印度的地形”,思考:水稻和小麥的分佈與印度的年降水量和地形等自然條件的關係。
6、 學生觀察,對照分佈圖,分組討論,歸納: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佈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恆河平原河沿海平原上;小麥主要分佈在降水較少、光照足的恆河上游河德干高原西北部。
7、 教師點評,得出結論:印度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而且不同的生產特點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8、 轉承印度的工業***返回主頁***。
板書:五、發展中的工業
9、 進入發展中的工業,課件演示:表格“印度工業發展”,指導學生讀書35頁,思考完成填表:
比較工業部門獨立之前獨立之後
基礎工業紡織工業、採礦業鋼鐵工業、機械製造業、化學工業、棉麻紡織工業
高新技術無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體等
教師簡述獨立後,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取得較大的成績,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
課件演示:圖7.44,7.45“印度軟體外包產業中心的形成年代與分佈”,找出主要工業城市。
10、 學生閱讀P36頁閱讀材料“印度的軟體外包產業”,自由談談看法。
11、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作引導。
〔課堂小結〕
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根據2003年統計它的人均GDP只有470美元。但印度注重高等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技術,印度政府已經選取資訊產業以及軟體也作為經濟騰飛的龍頭,在高科技領域卻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些都給我國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瞭解別人的成功和失敗,吸取經驗,避免走彎路。”
〔課外拓展〕
通過圖書和網路收集印度的文化風情、著名詩人泰戈爾的作品、宗教、民俗等資料,製作電子小報,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一、位置和範圍
1. 地理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首都,鄰國
2. 地形特點
3.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國
1. 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2. 人口問題***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壓力***
三、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1. 熱帶季風氣候及特徵
2. 西南季風的影響
四、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
1. 綠色革命
2. 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的分佈
五、發展中的工業
1. 獨立前後的工業變化
2. 主要工業中心和分佈
3. 印度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合肥小升初數學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