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有關賽龍舟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31日

  賽龍舟比賽真是有趣極了。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因為有了這些活動而顯得更加有意義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精選的有關賽龍舟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划龍舟

  曾多次在熒屏上看到過划龍舟、賽龍舟的盛況,那種眾人操槳同劃共渡,舟在水面上飛馳而過的熱鬧場面,著實是令人難忘、令人羨慕、令人嚮往的。

  因備戰南京市委宣傳系統的划龍舟比賽,作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賽的一員,我隨同事們一起,於2008年5月13日下午三時,來到了位於南京城東太平門的水上訓練學校。

  這是一座建在玄武湖邊上,專門訓練划船比賽運動員的搖籃。我們到此處的目的,就是為了接受正規的划船訓練。

  天氣很好,心情也不錯。燦爛的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和煦的風吹皺了一湖綠水。近處,九華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水上訓練學校的幾幢紅瓦白牆校舍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遠處,紫金山的主峰、二峰、三峰清晰可見,古天文臺的銀白色射天望遠鏡,像生長在山上的一個個大蘑菇,顯得十分的和諧與自然。湖對岸的南京火車站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一片熱鬧景象。古城牆宛如一條伏臥在湖邊的巨龍,逶迤彎曲,令人不禁想起南京這座城市的古老。透過城牆,南京城內數百幢新樓組成的天際線,又讓人為古城的新生與活力而讚歎。眼前的好山好水、古城新樓,足以令我們這些南京人為之驕傲與自豪。不僅如此,我們在緊張的工作與忙碌之餘,竟然能有此妙處劃舟戲水,愉悅身心,豈不成了神仙?

  受水的引誘,不禁獨自一人先行走近湖邊。一塊長約30米、寬約4米的木柵欄漂浮在岸邊,這大概就是賽舟的碼頭了。輕輕地移步上去,感覺到十分平穩。它與水面基本持平,只高出四、五公分。湖水輕輕地親吻著它,拍打著它,正在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有人招呼去領槳和救生圈。於是,每人手裡分到一隻木槳。木槳長約一米,下端20公分處寬15公分,像一隻寬闊的大手,上面印有精美簡潔呈一條龍的紅色圖案和“祥瑞”二個篆字,大概是表明划龍舟專用槳吧?現在它成為我們的手中武器,好比吃飯的勺子和戰士手中的槍。救生圈是大紅色的,鼓鼓囊囊的,穿在身上,特別的扎眼。

  教練來了。她年齡40歲左右、身高約1.70米,著一身運動衫,胸前掛著一塊黑色的秒錶,腳穿一雙無跟塑料涼鞋。黑黝黝的臉龐,一看就知道是位飽經風吹日晒的運動教練。其腦袋瓜後面隨意紮了個小馬尾巴似的辮子,十分的利索和幹練。她姓馬。

  馬教練先訓練我們划槳。她以習慣於左手還是右手向前將大夥兒分成左、右兩組人員,相向而坐在水邊的木柵欄上面。直到此時,方才知道這柵欄還兼有教練船舷的妙用。她先教我們如何拿槳,再教我們如何划水,然後讓我們自己在水中去體驗用槳划水。她告訴我們,划船是要有技巧與學問的。的確,如何握槳和運槳,如何在水中尋找力點,如何與身體配合做到人槳合一,很有講究,都需要用心練習和揣摩的。

  其次是訓練打鼓人。鼓點是龍舟的靈魂,是協調團隊的號角,如同樂隊的指揮棒。鼓點節奏的快慢,直接關係到船行走的快慢,而鼓點保持勻速,不僅能使划槳人步調統一,而且會產生一種韻律的美。

  最後是訓練掌舵人。說是舵,其實也是一根木槳,只不過長度更長一些,大約兩米,下端凸出的部位相比劃槳更為狹長一點。舵的方向與船頭行駛方向是相反的,這對舵手的反應能力是個考驗。弄不好,船就會在水中打轉轉。

  正在訓練中,從湖對岸由遠及近的划來了幾條龍舟。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來此訓練的,不過比我們早了一步。隨著“咚咚”的鼓點聲,舟上的人同心協力地划槳,舟在水面上飛馳,讓人羨慕不已。尤其是那條由漂亮女孩做鼓手的小舟,隨著姑娘有節奏並富有表演成分的擊鼓,好像在湖面上飛了起來。我們何時能上船?又何時能像他們一樣嫻熟自如地划船呢?

  經過一番基礎訓練後,馬教練終於同意我們上船訓練,大家很是高興。這是一條長約11米、兩頭尖、中間寬約1米的小船。船上有11個格,每格左右並排坐著兩列划船手,共22人,加上船頭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滿員為24人。此時突然想起船與舟的區別,很簡單,舟即小船。那麼,載多少人的船稱之為舟呢?不得而知。但至少目前我們劃的這條小船可稱做舟,這是毫無疑問的。

  我們開始了划龍舟,儘管七手八腳賣力地劃,龍舟卻行走艱難,速度就是不快。馬教練大聲地告誡大家,划龍舟是集體專案,強調團隊精神,一定要同心協力,步調一致,只有這樣,龍舟才能劃得好,走的快。這“划船經”很有哲理,工作中又何曾不是這樣呢?一個單位、一支隊伍要搞好,必須要有高度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在教練的不斷指點和糾正下,我們的龍舟也在湖面上飛了起來。大家嫌鼓聲不夠響亮、不夠刺激、不夠整齊,不知是誰帶了頭,邊劃邊喊:“一•二”、“一•二”,嘹亮整齊的聲音,飄蕩在玄武湖的上空。槳在水面上划動時激起的浪花,隨風彈起,飛進了舟裡,打在頭上、臉上、身上,涼涼的、溼漉漉的,但覺得很是好玩,彷彿回到了童年時光。

  在我的兒時記憶中,的確有過幾次划船。最早的划船,是從跟著大人們在水中採紅菱開始的。說是小船,更確切地說,其實是洗澡用的長木盆。大人們用手臂夾著,我們小孩因胳膊短、力氣小,便用頭頂著來到池塘邊,把“船”放到水裡。上“船”很不容易,經常是在大人們的幫助下,才能做穩到“船”裡。由於人體的重量,“船尾”總是高高地翹起來。不過採菱時倒也平穩,因為茂密的菱葉有阻力,“船”行駛得十分緩慢,自然也就有了安全感。還有過劃木船過小河的經歷,幾個人用手臂作槳划水,並用一根長竹竿作撐杆,撐起小船向前行進。長大成人後,多次乘大船在大江大海里行走,再也用不著自己動手划船了。最遠的里程是曾經乘日本和平之船,從東京晴陽港上船,沿日本的海岸線至神戶港,又從神戶港出發到上海港,期間,連續在船上待了三天三夜。大船靠機械作動力,即使在大風大浪中也能保持平穩與安全,但如果從追求和體驗樂趣的角度看,坐船不如划船。

  划龍舟的快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個集體專案,大家一起玩,一起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舟載人,人劃舟,舟人一體,和諧共存。划龍舟又是體育鍛煉,全身運動,既鍛鍊腰、腿和胳膊,又磨鍊了品格、意志和耐力。划龍舟還是有氧運動,在清新的湖面上充分吸氧,提神醒腦洗肺,一舉幾得。

  正在此時,水上訓練學校的運動員們水上競技划龍舟訓練開始了。他們有的單人劃舟,有的雙人劃舟,還有的四人劃一條舟。到底是專業選手,全都劃得姿態優美,使小舟像貼著湖面飛翔的銀燕,輕盈、嫻熟、快捷。

  受他們的鼓舞,大夥兒一下子來了精神,主動提出要按賽程規定的500米距離,正式劃一次,馬教練為我們掐秒錶計時。鼓點聲再次響起,大家“嗨!”“嗨!”地喊著,聲音高亢有力,隨著槳在水裡整齊劃一地上下翻飛,龍舟像離弦的箭飛奔在浪花之間。3分23秒,教練在大聲地宣佈著划龍舟的結果。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一成績是好還是壞,水平是高還是低,但它卻是我們划龍舟創下的第一次紀錄,是依靠眾人合力共同取得的一項成果。

  訓練結束了,我們全都上了岸。一看手錶,時間過去了一個小時。上衣溼了,褲子潮了,鞋子進水了,胳膊酸溜溜地脹疼,但誰也沒有怨言。因為,划龍舟的過程是愉快的,正可謂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

  :端午憶龍舟

  遠遠得聽見了鑼鼓的聲音,清澈的河流兩岸圍滿了人群。一九九九年,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一場龍舟賽。人小,震耳欲聾的聲音好似可以把我震上天。小時候的我對熱鬧是不感興趣的,只要有人的地方,我都不會靠近。可那次,媽媽牽著我的手,特地帶我觀看龍舟賽。“燕子,你三個舅舅都在那哦,看見了嗎?”媽媽笑著、指給我看。長長的龍舟平穩得浮在水面上,比賽還沒開始,可是比賽的氣氛卻已然高漲不下。金黃的龍頭傲然,風好似吹動了它的鬍鬚,又好似是龍頭吹動了風。兩排上身赤裸的漢子意氣風發得站在驕陽下隨時準備著,一紅一綠的腰帶飛舞。岸上此起彼伏的聲音喊著,誰誰誰要當心,誰誰誰加油。媽媽遇見了昔日的同伴,一陣熱乎的交談。“這次是我們村和鎮上的對決,聽說他們鎮上的每年都贏得龍舟比賽。”嬸子說。“我們村的也不差,水生他們都是很會水性的,天生他們力氣也都大,這次比賽不一定還是鎮上贏。”媽媽很是看好舅舅們,我靜靜得看著水面,想著離外婆家也不是很遠,不如跑到外婆家找些吃的。可是人多的像一米厚的牆,擠進來容易,擠出去卻不易了。河流不是很長,兩個龍舟對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岸頭,先最先返回到起點誰就贏。贏了有什麼禮物?我只知道有粽子,其他什麼的,我不關心。

  有關端午賽龍舟的起源,我第一次聽到的是外婆講的小故事,說是誰跳河自殺了,很多人便划著龍舟去救,一路上還給河裡的魚餵食,希望魚不要吃那個自殺的人。姐姐和弟弟問為什麼那個人要自殺,我卻想著魚是怎樣吃人的,是先吃身體的那個部位呢,是一群魚圍著吃一個人,還是所有的魚都會吃人,有沒有不會吃魚的人呢?我不是聽故事的好小孩,我容易陷進自己的幻想裡,然後問外婆:“魚吃完人後,會不會留下人骨頭?”外婆一臉不高興了,冷冷地我一眼後就去廚房端出煮熟的粽子。清香味是濃郁而悠長的,一遍遍聞了,覺得還沒聞夠,於是繼續聞,直到自己溫飽了香味才開始解開粽衣。當年包的粽子都是有手法的,你只需要找出那根綁著的線,抽拉一下,粽子就可以層層解開了。我們幾個小孩每次接到粽子後,總會比賽似的,看誰最先找到那根線,看誰最先開啟粽子,看誰的粽子是紅豆陷的、綠豆陷的,誰的粽子紅綠豆

  都有,然後笑著將粽子沾上晶亮的白糖,笑嘻嘻得吃著。我不愛吃白糖,總會問外婆有什麼菜沒,我要放在碗裡就菜吃。五月的粽子配上五月的辣炒空心菜是我最愛的。

  時隔多年,外婆早已不在人世,一些舊相識也沒入黃土。龍舟賽再也沒親身看過。粽子還是喜歡配辣空心菜吃,或者不放糖吃。只是許久許久沒有找那根線了。很多人、很多地方包的粽子都只是簡單的捆紮一下,我們在家外吃粽子就只是吃個粽子了。

  一九九九年的龍舟賽正如媽媽看好的那樣――舅舅他們贏了。還記得他們一對的人贏了後全都跳入河中,比起了游泳。媽媽和嬸子就在岸上笑著、喊著,卻又小小的擔心著。我知道外婆是不喜歡三舅舅下水的,如今跳入河裡游泳,肯定得挨一頓說教的。但看他那快活的樣,罵就罵了吧。然而外婆並沒有罵三舅,只是一臉心疼的看著舅舅溼嗒嗒的褲子,轉身到房裡拿出一條幹淨的褲子給舅舅,淡淡地說:“換上,彆著涼。”

  :精彩的龍舟比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源於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我們是要吃粽子的,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米中摻雜、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有關成功路上的感悟散文
有關划龍舟的散文
相關知識
精選有關賽龍舟的散文
有關划龍舟的散文
精選有關水滸傳的讀書心得範文
精選有關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精選有關見識類的歇後語及答案
有關寫春景的散文精選
有關寫樹木的散文詩精選
有關描寫樹的散文詩歌精選
有關描寫雪的散文詩精選
有關描寫雲的散文詩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