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神農氏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當代神農氏》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的課文,《當代神農氏》講述了袁隆平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當代神農氏》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以《當代神農氏》為題,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們的祖先炎帝,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對袁隆平的高度評價。文章講述了他從1964年到1975年這10多年裡,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故事。文章從四個方面表現了袁隆平不計個人得失,獻身科學事業的偉大精神,表達了作者對袁隆平的歌頌和崇敬之情。

  學生分析:

  學生對寫人的記敘文已經熟悉,文章採用倒敘的方法,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結構特點鮮明,學生在熟讀課文之後,可以概括每個片斷內容***或擬小標題***,並通過合作探究可以總結這四個片斷從哪些方面表現了袁隆平的科學精神。

  設計理念:

  依據課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人文素養,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指導,設計上體現以下幾點:

  1、體現教材的思想情感教育價值:培養青少年從小立志報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精神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通過教學發揮傑出人物的榜樣作用和本文的薰陶和感染作用。

  2、體現知識傳播教育價值:學生在閱讀中通過查閱資料,對水稻育種知識,袁隆平、神農氏等人物有一個再認識。

  3、體現技能訓練價值: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通過四個片斷中重點詞句理解,來體會如何表達文章中心,同時學習通過幾個生活工作片斷來寫人和倒敘的手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並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萬籟俱寂、肆虐、晨曦”等詞語。

  ***2***學習袁隆平具有的堅持不懈、敢於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讀、有感情地朗讀,達到理解本課的目的。

  ***2***抓住關鍵詞,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袁隆平具有的崇高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袁隆平具有的科學嚴謹、執著追求的精神。激發學生培養自己的懷疑、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岌岌可危、沁人心脾、萬籟俱寂、肆虐、晨曦”五個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結構。

  3、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寶雞是炎帝故里,你們知道炎帝的傳說嗎?***學生講有關炎帝神農氏的故事***。那麼,同學們知道當代神農氏指的是誰嗎?***板書:袁隆平***。人們為什麼稱袁隆平為當代神農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

  2、學生互相交流,掃清文字障礙。

  3、小組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4、學生根據預習情況介紹袁隆平的事蹟。

  5、教師簡介袁隆平。

  三、理解課文

  1、再讀課文,熟悉內容

  2、根據每部分內容。

  3、分四個片斷來分析。採用小標題的形式把握其內容。

  ***片斷一:奇思妙想;片斷二:迎難而上;片斷三:艱難尋找;片斷四:終獲成功。***

  同學們可自行設計小標題,但要注意每部分的小標題要能夠概括出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標題力求簡潔、有吸引力。

  四、自主學習,提出質疑

  1、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斷進行學習。

  2、同桌互相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3、提出質疑:

  ***1***為什麼說袁隆平是“當代神農氏”?

  ***2***學生根據題目討論、交流。

  ***3***反饋學習討論情況。

  ***將袁隆平比作神農氏,是運用比喻的方法,體現他對人類貢獻之大,這是對他的高度讚美和評價,同時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吸引讀者興趣。***

  五、學生感悟

  1、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

  2、簡單談談對句子和人物的感受。

  3、讀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袁隆平被譽為“當代神農氏”的原因是什麼嗎?找出具體說明的句子來。

  4、一起朗讀這句話。

  5、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體會到了袁隆平是一個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人,他的發明讓世界矚目,讓國人自豪。***

  6、你知道“奇蹟”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嗎?

  ***“奇蹟”: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

  7、為什麼說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蹟呢?

  ***因為在全世界,這是一個不可攻克的難題,在此以前,沒有人取得成功。現在,我們中國的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終於獲得了成功,這是出人意料、舉世矚目的,所以稱為奇蹟。***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收集有關袁隆平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如何圍繞中心選取材料。

  2、學習科學家們科學嚴謹、執著的態度以及獻身精神。

  3、學會通過重點詞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

  1、本文為什麼以神農氏為題?

  2、課文中四個描寫袁隆平克服困難,成功為雜交水稻育種的事情,分別用小標題概括。

  二、探究學習,理解重點內容

  1、過渡:同學們,這篇課文記敘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故事,表現袁隆平不計個人得失,獻身科學事業的偉大精神。那麼,課文中哪些重點詞句體現出袁隆平的科學精神?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2、教師引導

  糧食,糧食,有什麼辦法能增加糧食產量呢?袁隆平,這個普通的湖南省安江農校教師,憂心忡忡,心急如焚。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你知道“憂心忡忡”“心急如焚”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

  ***3***這兩個詞語表現了什麼?

  ***“憂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現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當西方學者斷言“搞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時,袁隆平偏偏要啃這塊“硬骨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用“偏偏”表現他迎難而上的決心,“硬骨頭”突出了這一任務的艱鉅***。

  3、重點品讀

  “他捲起褲腿,腳踩汙泥,頭頂烈日,手持放大鏡,像大海撈針似的在稻田裡逐株逐穗地尋找。灼人的陽光晒黑了他的面板,小刀似的稻葉颳得他臉上、手上、腿上發癢發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過稻葉,滴進水中。”

  ***1***指名朗讀這兩句話。

  ***2***你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這兩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細節的描寫,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了尋找的困難,即這種試驗的難度之大,體現袁隆平堅忍不拔的精神。***

  4、教師引導

  “第一天,沒找到。”

  “第二天,沒找到。”

  “第三天,還是沒找到。”

  ***1***你從上面的三個句子中,體會到了什麼?

  ***體現時間漫長,表現袁隆平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精神。***

  ***2***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一是要體現時間的漫長,二是要體現袁隆平持之以恆的精神品質來。***

  5、重點品讀

  “袁隆平和助手們跳進水溝,小心翼翼地把稻株連根帶泥挖出來。”

  ***1***這句話,表現了科學家怎樣的心情?

  ***表現了科學家們對實驗成果的珍愛和成功時的喜悅。***

  ***2***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指名朗讀這句話***

  6、重點品讀

  “像慈母似的撫摸著。”你體會到了什麼?

  ***比喻句再現袁隆平當時興奮、喜悅、失而復得的複雜心理。表現他對自己研究成果的珍愛,對科學事業的熱愛。***

  7、重點品讀

  “不論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黃昏;不論晴空萬里,或是陰雨霏霏”,袁隆平都時刻守護在試驗田邊,精心培育。”

  ***1***你從這個句子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麼?

  ***能夠體現他一絲不苟、對工作認真的態度,堅持不懈的精神。***

  ***2***句子中的哪些詞語最能體現這種精神?

  ***不論……都……守護、精心。***

  三、總結全文,理清文章脈絡

  1、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全篇採用倒敘手法,開篇先突出雜交水稻培育成功的偉大意義及獲得的高度讚譽,同時也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這麼寫,有什麼作用?

  ***更能突出人物的偉大精神品質。***

  3、學生朗讀最喜愛的段落。

  四、拓展延伸

  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對待的?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當代神農氏》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記敘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20世紀60年代到1975年這十多年裡,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的故事,表現袁隆平不計個人得失,獻身科學事業的偉大精神,表達了作者對袁隆平的歌頌和崇敬之情。

  教學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1、佈置課前預習,初知文字內容。

  這篇課文的篇幅很長,課前,我先佈置學生通過略讀、默讀課文的方法,先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並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瞭解了雜交水稻的重大意義和培育雜交水稻的百劫千難,併為課文的四個部分添加了小標題。

  2、蒐集適當資料,瞭解人物形象。

  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熟悉這位被譽為“當代神農氏”的袁隆平,知道他在科學事業上取得的傑出成績,在匯入新課時,我出示了神農氏的資料,與袁隆平有關的資料和他在我國乃至國際上獲得各種獎項的圖片,使學生對這位“水稻之父”有了一定的瞭解,為後續的學習做了充分的鋪墊。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精神。

  “憂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現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當西方學者斷言:“搞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時,袁隆平偏偏要啃這塊“硬骨頭”。用“偏偏”表現他迎難而上的決心,“硬骨頭”突出了這一任務的艱鉅。

  “他捲起褲腿,腳踩汙泥,頭頂烈日,手持放大鏡,像大海撈針似的在稻田裡逐株逐穗地尋找。灼人的陽光晒黑了他的面板,小刀似的稻葉颳得他臉上、手上、腿上發癢發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過稻葉,滴進水中。”本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細節的描寫方法,比喻的修辭,表現了尋找的困難,即這種試驗的難度之大,體現袁隆平堅忍不拔的精神。

  “第一天,沒找到”。“第二天,沒找到”。“第三天,還是沒找到”體現時間漫長,表現袁隆平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精神。

  “袁隆平和助手們跳進水溝,小心翼翼地把稻株連根帶泥挖出來”表現了科學家們對實驗成果的珍愛和成功時的喜悅。

  通過討論,學生對袁隆平有了深入地瞭解,不但使學生認識到這些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而且體會到了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袁隆平不計個人得失,獻身科學事業的偉大精神,以及作者對他的歌頌和崇敬之情,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注重課文朗讀,體會人物情感。

  比如:“第一天,沒找到……”,當學生反覆有感情地讀著這些句子時,自然而然感受到袁隆平的獻身精神,以及他為了科學研究矢志不移、知難而上、敢於拼搏的奮鬥精神。讀著這樣的句子,學生本身也深受鼓舞,達到“情感的遷移”。讀的目的性明確,層次也十分明顯,不是為了讀而讀。學生的每一邊朗讀都有每一遍的收穫,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體會了作者的情感。

  通過教學,我覺得自己在引導學生多讀多悟上存在著一些遺撼——課堂上的讀不夠、也較單調。我們知道,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本課中,科學精神的培養不能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學生的自讀自悟不容忽視。


  

床頭上的標籤教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反思小結
相關知識
當代神農氏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當代神農氏生字
初二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農業教學設計
初二北方地區自然特徵和農業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地理農業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神貫注教學設計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時代的主題教學設計
從傳統到現代教學設計
近代前夜的危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