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教學反思目的在於改善七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

  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資訊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瞭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範文二

  一、注意反饋矯正的及時性。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上課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積極動口、動手。可利用提問或板演等多種方式得到學生的反饋資訊,一般我們應把提問、解答、講評、改錯緊密的結合為一體,注意輔導其學習方法,並針對其學習上的缺漏予以輔導糾正,作業及時批改,當天問題當天解決,及時的做好資訊反饋。做好月考及模擬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知識缺漏情況的統計及分析,進行鍼對性的評講,要求學生做好糾錯記錄,準備專門的糾錯本,便於學生把易錯的題型準確的糾正,並不易忘記。針對性的進行跟蹤訓練及檢查。同時不要把講評和改錯拖得太長。最好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及時反饋在當日為好。

  二、注意反饋矯正的準確性。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積極熱情地幫他們答疑解難,使他們體會到師長的溫暖,嘗試到因積極與老師配合、真實地提供資訊而嚐到學習進步的甜頭。從而主動與老師配合及時矯正作業及考試中的問題。

  三、注意反饋矯正的靈活性。我們在教學中可採用靈活多樣的反饋矯正形式。可提前設計矯正方案,也可預測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讓學生少走一些彎路。在獲取資訊後,認真分析其問題的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實施矯正方案。避免學生再次出現同樣的錯誤,在作業的檢查過程中,要求進一步落實學生是否存在抄作業現象,是否認真訂正作業。總之,反饋矯正一定要落在實處。

  我們要主動輔導,及時令其矯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當然,如果我們只強調學生的主動和自覺,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動和自覺,結果也會不盡人意。

  總之,反饋與矯正在教學中總是迴圈往復的,不斷加強反饋與矯正,對於我們的教與學生的學必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重反饋與矯正。

  範文三

  從平時的練習和檢測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惰性表現突出。在新授課中,理解的內容多,記憶的內容少,特別是學生對記憶,掌握不夠,容易出現三天不記,幾乎忘記的現象。另外家庭實驗動手的少,上課提問鴉雀無聲,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掌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其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數學觀,積極地自覺地促進自己的觀念改變,以實現由靜態的、片面的數學觀向動態的、辯正的數學觀的轉變,特別是實現對上述問題的不自覺的認識向自覺認識的轉化。

  要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關注現在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認識並肯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愛護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培養學生自覺自理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主動參與性,要尊重學生的差異,不以同一標準去衡量學生,更不要以學生的分數論英雄,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提出“為什麼?”“做什麼?怎樣做?”鼓勵學生敢於反駁,挑戰課本,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對於初一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我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對教學目標反思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環節,是一節課的綱領,對綱領認識不清或制定錯誤必定註定打敗仗。對於我們新分教師來說我自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足夠重視,目標設計流於形式。

  2、教學目標設計關注的仍然只是認知目標,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技巧的傳遞,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學目標的設計含混,不夠全面、開放。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式與認知水平。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學生髮展,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這道題都講過幾遍了還不會做”,碰到這樣情況,教師不應埋怨學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現這樣狀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學生不接受這樣的講解方式,還是認識上有差異;是學生不感興趣,還是教師引導不到位;是教師制定的難點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上的難點出現了不相符合;是教師期盼過高,還是學生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全面瞭解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有效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級的認知水平發展,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形成良性發展。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都變成學生的難點,因此教學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要教給學生需要的數學。

  二、對教學計劃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安排還存在以下幾點缺乏:

  ***1***缺乏對教材內容轉譯;

  ***2***缺乏對已學知識的分析、綜合、對比、歸納和整體系統化;

  ***3***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4***缺乏對自我上課的經驗總結。

  三、徵求學生意見

  潛心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向學生徵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若在課堂上設計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則整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終很高。課後我總結出以下兩點體會:

  ***1***抓住知識本質特徵,設計一些誘發性的練習能誘導學生積極思維,刺激學生的好奇心。

  ***2***問題的設計不應停留在簡單的變式和膚淺的問答形式上,而應設計一些既能讓學生動手觸控、又能動腦思考的問題,這樣可使學生在“觀察、實踐、歸納、猜想和證明”的探究過程中,激發起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學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學後記中記錄下來,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對教學誤區的反思

  誤區之一:教師講得清。學生就聽得懂

  講,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而聽,則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清晰透沏且帶有啟發性的講解是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時先決條件,然而,教師講得清,學生卻未必聽得懂,往往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如墜雲霧,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不顧來自於學生一方的反饋資訊,教師與學生的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毫無思考理解的餘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為了做到教師講得清,學生聽得懂。教師必須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嚴格按“盡力性與量力性相結合”的原則,把握起點,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分析難點,用事先準備好的語言,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地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最近發現區”。在課堂的業餘時間段內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後發現知識,領悟所學。同時要及時反饋學生,加強效果回授,對未聽清之處給學生以二次補授之機會,及時掃清障礙,將學習上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誤區之二:教師覺得簡單,學生就學得容易

  教師常常埋怨學生,“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孰不知,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學生而言,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絕不能用教師的水平衡量學生的能力,況且,有時教師對教材的難點不清楚,習題講得不透徹,也會導致簡單問題變為學生的難點。因此,在教學時,必須全面理解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地施教,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學好基礎知識,在學知識中提高能力。

  當然,問題的解決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只要我們更新觀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規範,把新課標的精髓滲入到教學的方方面面,就一定能夠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七年級數學期中反思
七年級數學課後反思
相關知識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總結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進度表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與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進度表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七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政治下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政治下冊教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