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藝術手法大全
對詩歌的分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必備的詩歌鑑賞手法賞析,歡迎閱讀。
:
虛實結合
在詩歌鑑賞中,最讓學生頭疼的就是手法分析題。原因之一,就在於學生缺乏手法知識儲備,鑑於此,有了細講詩歌手法的念頭。本篇主要講講詩歌的常用表現手法之一——虛實相生。
一、什麼是“虛”與“實”
古詩的“虛”,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裡行間體味出的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實”則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二、古詩中的“虛”“實”運用
1、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構之景為虛。
以《雨霖鈴》為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年淚眼,竟無語凝噎。這些詩句,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實情,是“虛”。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三句,則是半虛半實。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三句,是想象之景,屬虛寫。
2、現實之景為實,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為虛。
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是蘇軾遊黃崗城外的赤鼻磯所見到的景象,當算是“實”。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三句,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歷史畫面,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的實景,故屬虛寫。
3、形象為實,抽象為虛;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以《虞美人》為例: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句,寫愁緒。愁緒本是很抽象,李煜卻將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氣勢洶湧,不可遏止,化抽象為形象,化虛為實.
又如《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兩句,以少勝多,以有限之紅杏表現無限之春意。這是化實為虛。
4、側面為實,正面為虛。
以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小橋流水人家。這一句子以溫馨景象,反襯人的孤獨、淒涼的心境。
三、虛實結合在古詩中的作用
清朝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說得很精闢:“文章非實不足以闡發義理,非虛不足以搖曳神情,故虛實常宜相濟也。”鑑於詩詞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詩人謀求虛實結合,虛實相生,趣味、詩韻俱存,使其內涵豐富,外延無邊。
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前兩聯寫實。詩人初聞蜀中大地“收薊北”,意味著盤踞八年的“安史之亂”老巢被摧毀,杜甫禁不住“涕淚滿衣裳”!這是悲極而喜而又喜極而悲!他回頭看看與自己一同飽受戰亂苦難的妻子兒女,她們哪裡還有愁雲?遂捲起詩書,與家人同喜同樂!“收薊北、涕淚滿衣裳、卻看、漫卷詩書”都是突然之間“喜欲狂”的生活真實!
後兩聯寫虛。我們“放歌”、“縱酒”歡慶勝利,共慶失土的收復;我們煥發青春,返老還童,與年少的兒女作伴還鄉,告別流離失所的生活。詩人雖然此時身在異域,思緒早已鼓翼而飛,沿著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峽入長江,再出巫峽至襄陽,轉向洛陽還故鄉。詩人回家暢想曲的節奏輕快、和諧,地點轉換讓人目不暇接!此時杜甫的感情,如洪峰迭起,向前奔湧,一瀉千里啊!
假如沒有這兩句虛筆,一路實寫到底,就難以表現詩人乍聞勝利訊息時的喜極心情和急欲趕路返鄉的願望!此詩之所以被譽為“杜甫生平快詩”,關鍵之一在於虛實妙合!虛寫尤不可缺,恰如王世貞《藝苑卮言》所云:“前疏者後必密,半闊者半必細,一實者一必虛。”
總的來說,虛實結合,可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有時能形成強烈的對比,有時能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詩歌的中心。
襯托
一、什麼叫襯托
所謂襯托,也叫映襯。用類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更加鮮明突出,從而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以此表現特殊的意境或獨特的情感。
二、襯托的型別,襯托,可分為正襯和反襯。
***1***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
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鮮明地烘托出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
***2***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來襯托。
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中寫到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
三、襯托在古詩中的運用。襯托在古詩中,可用於寫景,也可以用於狀物,還可用於抒情。詩人根據實際需要,使襯托呈現出如下一些具體形式:
1、冷暖相襯。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這裡,詩人先勾繪天門開啟前的冷暗色調,然後再塗抹天門開啟的暖亮色調。以天門開啟為界,前面越冷暗,後面就顯得越暖亮,冷暗與暖亮相互映襯,在色調的對比中,使詩在氣勢上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後面神仙的出場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2、動靜相襯。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
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用“掛”字化動為靜。
3、樂哀相襯。如賈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這首詩用了以樂景寫哀的手法,以前兩句所寫的春天的絢爛的春光,反襯內心的愁恨。 又如司空曙的《喜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這首詩,則用哀景來寫樂情,詩人很高興與表弟盧綸寄宿在自己家。
4、大小相襯。如杜甫的《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一句,以天地之大來襯沙鷗之小,以廣闊的天地反襯自己像一隻孤零零的“沙鷗”一樣無依無傍的落寞惆悵,傳達出一個人在現實與歷史長河中無力自主的無奈。
5、聲寂相襯。 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這首詩第一句,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寫的是“寂”,第二句,空山並非一片靜默死寂,偶爾傳來一陣人語聲。這是寫“聲”。這兩句,聲寂相襯,以區域性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域性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6、正反相襯。如李白《蜀道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詩人寫蜀道難行,先從正面著手,上面突兀而立的高山,擋住了太陽神的執行;下面曲折迴環的河川,衝波激浪。然後宕開一筆,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千里翱翔的黃鶴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緣,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正反結合,極力狀寫蜀道的難行。
7、明暗相襯。如唐劉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通過明暗互襯來表現夜的靜謐和天空的寂靜。
8、虛實相襯。如姜夔的《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前者為“虛”,後者為“實”,這一“虛”一“實”,兩相映襯,寄寓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9、以景襯境。如劉禹錫《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在這裡,詩人是用潮水反襯“故國”的荒涼冷落,是為以景襯境。
10、以景襯情。如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一詩句,描繪蕭瑟的秋景,以增添離別的哀愁。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送客的主人與相別的客人,於船中執手無言,遙望江面,唯有茫茫的萬頃碧波之上灑下皎潔的月光。這裡的江邊月景,襯托了別離的憂傷。
11、側面烘托。如白居易《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在茫茫秋月浸江,主客慘別的江岸,相對無言的悽清時刻,“忽聞水上琵琶聲”,竟使“主人忘歸客不發”,動心移情的音樂,不僅使人流連忘返,還誘得人們去“尋聲暗問”,這從側面烘托了樂聲的藝術魅力和感人力量。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從外部環境上加以烘托,側面表現琵琶女彈奏的魅力。
比興
一、什麼叫“比”“興”:
“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對此,宋代朱熹有比較準確的解釋。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與“興”常常連用。
二、教材中的“比”“興”運用: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衛風•氓》***
在這裡,既有“比”,也有“興”。比單純的“興”或“比”更富於藝術魅力。詩人以桑葉來比喻棄婦由青春煥發到芳華己逝的轉變。桑葉“沃若”與“黃隕”的對比,不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徵了女主人公與“氓”的愛情由盛而衰。由鳩食桑葚引出女子對負心男子的沉迷,充滿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在這裡,詩人以孔雀向南飛去卻不願失偶分離來象徵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恩愛依戀。既有“比”,也有“興”,為全詩定下了一種纏綿悱惻的情調。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短歌行》***
這三處,單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懷寬廣,接納人才越多越好。
4、“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這裡以錦瑟起興,追憶華年。商隱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興,暗喻生平,引發以下“一弦一柱”之思憶。
三、“比”“興”手法的妙處。 比興手法的運用,能激發讀者的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白描
一、什麼叫“白描”
白描也是詩歌表現手法之一,主要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物件的特徵,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面貌。
二、“白描”在古詩中的運用:
1、刻畫人物,不繪背景,只突出主體。
如白居易的《賣炭翁》: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在這首小型敘事詩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賣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十四個字的肖像描寫,不僅準確地表現了賣炭翁的職業和年齡特徵,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勞作和痛苦生活。長期受煙火燻烤使面板變色,終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兩鬢蒼蒼”又表現出賣炭翁的悽楚和衰老。這樣拚死拚活的苦幹,只不過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掙點錢勉強度日。“可憐身上衣正單”,“夜來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對照的寫法來表現賣炭翁的困苦生活。“心憂炭賤願天寒”,是更深入一層的心理刻畫。一般人在衣單不能禦寒時,總想天氣暖和,可是賣炭翁卻在“衣正單”時“願天寒”,一怕天氣暖,炭賣不掉,衣食無所出,二想天氣寒冷,賣個好價錢。這兩句詩深刻地表現了他對“賣炭得錢”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慘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
2、敘寫事件,不求細緻,只求簡明。
如聶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這首詩表現田家的悲苦命運,沒有大肆鋪張,用語簡煉,詩人冷靜地敘述田家的生活與遭際:父親在原田上耕種,兒子在山邊開墾荒地,他們不惜流血流汗,想盡辦法擴大耕種,增加收穫,以維持生計,圖個日子過得好一點。然而,在青黃不接的六月,田地裡的莊稼還沒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繕糧倉,張開血盆大口,只等著禾苗成熟,便如數搜刮進自己的倉裡。全詩沒有半句議論抒情,卻深刻地提示了農民深受苦難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於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
3、描寫景物,不尚華麗,務求樸實。
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詩人連用九個名詞,分別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意象,成一幅蒼涼寂寥的秋景圖,表現出濃烈的思鄉之情。儘管作者不著一個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這樣蕭瑟蒼涼的暮景中盡露無遺。
用白描手法寫景,可讓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徵,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白描,有別於細描。細描是對事物的主要特徵作細緻入微的刻畫。這種描寫,文字絢麗,色彩斑斕,有如鏤金錯彩,絢麗華美。常運用對比、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白描則是強調簡單質樸,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渲染與烘托
一、什麼是渲染與烘托
渲染、烘托本是一種國畫技法。渲染,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
在古典詩歌中,渲染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烘托指從側面著意描寫,起一種烘雲托月的作用。
烘托與襯托容易混同。烘托與襯托相同之處是都著眼於“託”,即使某種事物、某個形象、某種情感得到凸顯。但兩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襯托主要通過該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與其相似或相對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對照映襯來完成;而烘托主要通過該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側面描寫來實現。即《藝概》中所說:“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
二、渲染與烘托在古詩中的運用:
在古典詩歌中,渲染與烘托有分別單用的情況:
先說渲染。如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南北。詩中“魚戲蓮葉東”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優美,把水上採蓮的畫面和人們採蓮時的歡愉的情緒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再說烘托。烘托在古詩中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以物烘托人。如《詩經•秦風•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次章的“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清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又如高適的《別董大》首二句“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直接狀寫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黃昏、沙塵漫天、遙空斷雁、大雪紛飛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凍的暮天景象。通過這送別時的環境描寫,烘托出離愁別恨的低沉氣氛。
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彈完,“東船西舫悄無言,未見江心秋月白”。這個情景描寫真切地烘托出聽者沉湎於動人的藝術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繪了音樂的神妙動人。
2、以人烘托人。如著名的漢樂府民歌《陌上桑》,對羅敷外貌的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作者意欲極寫羅敷之美,卻未對羅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驚歎、讚賞、痴迷等各種反應,烘托出了秦羅敷的美貌,把讀者的聯想向篇處延伸、擴散,從而間接構成了極為活躍的視覺藝術效果。難怪茅盾先生讚揚道:“不寫羅敷的美貌,而羅敷的絕世美貌躍然紙上,這真是前無古人的藝術描寫。”
又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發。
3、以物烘托物。如王維的《鳥鳴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描繪出一幅極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圖。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於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裡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了變化,這時習慣於山谷靜默的鳥兒,似乎連月出也帶來新的刺激,居然鳴叫起來。這種以鬧襯靜的寫法,不僅沒有破壞春山的安謐,反而襯托得春夜山澗更加幽靜。
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靜,唯有不時傳來一兩聲“蟬噪”“鳥鳴”。靜寂,本是無聲,有聲則打破了靜寂。但是詩人偏偏說因為那一兩聲“蟬噪”“鳥鳴”,山林愈發顯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識地運用“蟬噪”“鳥鳴”之動來烘托一種靜的境界。由此可見詩人匠心獨運之功。王籍在這裡通過“寂外有音”的烘托藝術手法創造出一種幽靜恬淡的藝術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實際上,在古詩中,渲染、烘托兩種手法往往是結合在一起使用的。特別是在借景抒情類的詩歌作品中,往往是選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過景物***意境***來烘托人物情感。
高考語文默寫練習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