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複習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複習高一地理除了背誦,也要學會將知識點整理成清晰的資料,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相信這對你的複習將有所幫助。
2、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
時期 人口變化特點 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慢 生產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期間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較快 生產力水平提高壽命提高
工業革命開始後 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生產力水平迅速、醫療事業進步,死亡率降低
3、人口增長的速率隨時間發展的曲線:***分析***
4、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
5、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人口模式 特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6、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7、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8、人口遷移的型別***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9、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10、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係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1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12.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13.人口問題:人口過快增長、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齡化;
解決措施: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之內;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14.各項活動之間的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割槽;功能區之間並無明顯的界限,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型別的用地。
15.住宅區: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場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出現了中高階住宅區和低階住宅區。
16.商業區:多分佈在市中心、交通幹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處;主要為點狀或條帶狀分佈。
17.中心商務區***CBD***:
①多形成於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②不但是商業活動中心而且還是服務中心③外觀上表現為建築物高大稠密。
18.工業區:城市內部工業相互集聚而形成;主要分佈地區: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區。
19.城市地域結構: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佈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
20.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在農業文明之前,人口增長十分緩慢;農業文明的出現,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人口增長仍是緩慢;產業革命以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
3.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
4.20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的快速時期。
5.發達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保持在較低水平,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如:俄羅斯,德國,日本。
6.二戰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長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獨立②民族經濟的發展③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
8.
9.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於傳統型向現代型過度階段;我國由於實行計劃生育工作,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10.一個地區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宗教信仰。
11.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12.國際人口遷移特點:
13.我國人口遷移特點:
14.人口遷移作用:人口遷移在調節人口空間分佈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等很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5.人口遷移的影響:
遷出地:有利:緩解當地人地矛盾壓力,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絡與交流,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收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不利:人才和勞動力流失。
遷入地:有利:帶來大量勞動力,增加了社會活力;不利: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壓力,並帶來社會管理治安上的問題。
16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①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②個人對生活和職業需求的變化。
17.在影響人口遷移的諸因素中,經濟因素起著重要作用,此外,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生態環境變化,以及個人動機和需求等,也能影響人口的遷移。
18.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19.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20.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中國的環境人口容量在16左右。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區域性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7.地形與城市區位
①平原: 城市主要分佈在平原地區,平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例項:我國城市主要分佈在第三級階梯上,分析原因: 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絡和節省建築投資.
②高原: 熱帶城市分佈在高原
例項:巴西城市主要分佈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亞馬遜平原上,原因:
③山區: 山區城市分佈在河谷或比較開闊的低地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佈
8.氣候與城市區位
城市分佈在氣溫和降水的適中的 緯度沿海地區.
我國特大城市中只有包頭、蘭州、烏魯木齊位於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
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區,大約600N以南的歐洲地區,日本、朝鮮半島和我國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大多集中在 邊緣地帶.
荒漠乾旱地區、高緯度寒冷地區、溼熱雨林地區城市分佈 ***多/少***
9.河流與城市區位
是我國南方城市分佈的一般規律.
ⅰ、河流的供水功能與城市區位
ⅱ、河流的運輸功能與城市區位
①河運的起點或終點***貨物轉運***……江西贛州市
②兩條河流的匯合處***人、物流的集散、中轉***……宜賓***長江和 江***、重慶***長江和 江***、武漢***長江和 江***
③河流入海口***河運與海運的中轉站***……上海、廣州
ⅲ、河流的防衛功能與城市區位——在河流彎曲度最大處和河心島處.
10、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11、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
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佈。
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12、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
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
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13、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
①調節人口空間分佈;
②調節人才餘缺;
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1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15、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16、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17、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18、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19、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20、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型別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試題及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一***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2、人口增長的歷史階段
時期 人口變化特點 原因
農業革命之前 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慢 生產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農業革命期間 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較快 生產力水平提高壽命提高
工業革命開始後 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生產力水平迅速、醫療事業進步,死亡率降低
3、人口增長的速率隨時間發展的曲線:***分析***
4、人口增長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個指標構成。
5、三種人口增長模式特點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6、大部分發達國家***歐洲、北美為代表***為現代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為傳統型,中國為現代型,世界為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7、人口遷移: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人口遷移的判斷:是否發生了地域上的移動***行政區位的改變***;是否有居住地的改變;時間的改變***通常為一年***
8、人口遷移的型別***按是否跨越國界***:國際遷移、國內遷移
對人口遷出地:好的影響有減少遷出地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不好的影響有人才、勞動力的流失。
對人口遷入地:好的影響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價勞動力,有利於經濟發展;不好的影響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加.
10、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容量的關係
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是就是環境人口數量。
11、城市等級劃分及依據:城市等級一般分為:集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依據:城市人口規模
12.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13.人口問題:人口過快增長、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齡化;
解決措施:國際社會倡導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規模之內;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證大多數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
14.各項活動之間的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城市空間上的集聚,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割槽;功能區之間並無明顯的界限,某一種功能區以某種土地利用方式為主,可能兼有其他型別的用地。
15.住宅區: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場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出現了中高階住宅區和低階住宅區。
16.商業區:多分佈在市中心、交通幹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處;主要為點狀或條帶狀分佈。
17.中心商務區***CBD***:
①多形成於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②不但是商業活動中心而且還是服務中心③外觀上表現為建築物高大稠密。
18.工業區:城市內部工業相互集聚而形成;主要分佈地區: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區。
19.城市地域結構: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佈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
20.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二***
1.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在農業文明之前,人口增長十分緩慢;農業文明的出現,為人口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人口增長仍是緩慢;產業革命以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人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長。
3.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
4.20世紀以來是世界人口增長的快速時期。
5.發達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保持在較低水平,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會逐漸減少,如:俄羅斯,德國,日本。
6.二戰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長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獨立②民族經濟的發展③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
8.
人口增長模式 | 原始型 | 傳統型 | 現代型 |
出生率 | 高 | 高 | 低 |
死亡率 | 高 | 低 | 低 |
自然增長率 | 低 | 高 | 低 |
分佈的國家和地區 | 土著居民 | 發展中國家 | 發達國家 |
10.一個地區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宗教信仰。
11.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12.國際人口遷移特點:
人口遷移 | 二戰前 | 二戰後 |
遷移路線 |
非洲→美洲 歐洲→美洲→大洋洲 |
歐洲←亞洲→北美洲 大洋洲 南美洲→北美洲 因災害和戰爭引起的遷移 |
遷移特點 | 集團性、大批移民為主 | 人口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多 |
古代 | 建國後到80年代中期 | 80年代中期以後 | |
遷移特點 |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出現三次人口南遷高潮 |
有組織、有計劃進行 | 流量增大,流向由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遷移 |
15.人口遷移的影響:
遷出地:有利:緩解當地人地矛盾壓力,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絡與交流,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收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不利:人才和勞動力流失。
遷入地:有利:帶來大量勞動力,增加了社會活力;不利: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壓力,並帶來社會管理治安上的問題。
16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①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②個人對生活和職業需求的變化。
17.在影響人口遷移的諸因素中,經濟因素起著重要作用,此外,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生態環境變化,以及個人動機和需求等,也能影響人口的遷移。
18.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19.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科技發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20.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中國的環境人口容量在16左右。
***三***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範圍的增大而減弱。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區域性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7.地形與城市區位
①平原: 城市主要分佈在平原地區,平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例項:我國城市主要分佈在第三級階梯上,分析原因: 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絡和節省建築投資.
②高原: 熱帶城市分佈在高原
例項:巴西城市主要分佈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亞馬遜平原上,原因:
③山區: 山區城市分佈在河谷或比較開闊的低地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佈
8.氣候與城市區位
城市分佈在氣溫和降水的適中的 緯度沿海地區.
我國特大城市中只有包頭、蘭州、烏魯木齊位於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
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區,大約600N以南的歐洲地區,日本、朝鮮半島和我國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大多集中在 邊緣地帶.
荒漠乾旱地區、高緯度寒冷地區、溼熱雨林地區城市分佈 ***多/少***
9.河流與城市區位
是我國南方城市分佈的一般規律.
ⅰ、河流的供水功能與城市區位
ⅱ、河流的運輸功能與城市區位
①河運的起點或終點***貨物轉運***……江西贛州市
②兩條河流的匯合處***人、物流的集散、中轉***……宜賓***長江和 江***、重慶***長江和 江***、武漢***長江和 江***
③河流入海口***河運與海運的中轉站***……上海、廣州
ⅲ、河流的防衛功能與城市區位——在河流彎曲度最大處和河心島處.
10、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11、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
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佈。
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12、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
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
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13、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
①調節人口空間分佈;
②調節人才餘缺;
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14、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15、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16、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17、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18、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19、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20、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型別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