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關於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複習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02日

  要提高高二政治的複習效率,就必須合理利用複習資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複習資料

  唯物辯證法***聯絡、發展、全面、矛盾的觀點***→形而上學***孤立、靜止、片面、否認矛盾的觀點***

重要原理

內 容

方 法 論

聯絡的普遍性

含義

1.一切事物和周圍事物聯絡著。

2.事物內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聯絡。

3.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有機整體。

堅持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的看問題。

聯絡的客觀性

聯絡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聯絡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絡和人為事物的聯絡,都是客觀的。

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觀隨意性和詭辯論。

聯絡的多樣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

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為轉移。

整體和部分關係

整體和部分相互區別1.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域性和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事物的區域性和發展的各個階段。2

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統帥著部分,整體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處於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絡1.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2.部分離不開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部分離開整體就不成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1.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於區域性功能之和的結果。

2.要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區域性,用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系統優化的方法

系統的基本特徵: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1.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1+1>2

2.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發展的普遍性

發展的實質: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自然界是發展的。

2.人類社會是發展的。

3.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反對靜止的看問題。

發展的狀態

量變和質變

1.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事物的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做準備,就不會有質變發生。

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又必然會引起質變。

3.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事物在新質基礎上開始量變。事物是不斷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如此迴圈往復,不斷前進。

1.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反對急於求成、“激變論”。)

2.當量變達到一定的度的時候,要果斷的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反對優柔寡斷、“庸俗進化論”。)

發展的趨勢: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

1.前途是光明的原因:

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舊事物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道路是取曲折的原因

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有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

新事物產生初期有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對新事物認可有一個過程。舊事物開始時比較強大,頑強抵抗,扼殺新事物。

對未來充滿信心,鼓勵、支援和保護新事物成長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滿信心,積極進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敢於接受挫折和考驗,在曲折的道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

發展的原因:內因外因(綜合探究)

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外因共同作用才能促成事物的發展。

在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內因,又要看到外因,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矛盾的含義及其關係

矛盾:對立統一。

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同一性離不開鬥爭性,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併為同一性所制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看問題既要看對立,又要看統一,要把二者結合起來

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

時時有矛盾。(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始終。)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一分為二,防止片面性。

矛盾的特殊性

含義:矛盾的事物及其每個側面各有其特點。

1.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構成了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2.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 (形成了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

(即共性與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不可分割。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體現出來;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是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從中國國情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科學的工作方法。)

主次矛盾辯證關係

相互區別: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相互聯絡:A.相互依賴、相互影響B.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辦事情要善於抓重點,學會統籌兼顧。

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

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係

相互區別: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內部處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

對立:二者相互區別、相互排斥。

相互聯絡:

統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看問題善於分清主流與支流,抓住事物本質。

辯證否定觀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它是發展的環節,是聯絡的環節。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實質就是“揚棄”。

1.必須樹立創新意識,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2.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

3.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4.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

2.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

3.不崇拜任何東西,其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1.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

2.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分 歧

根本分歧

辯證法

聯絡

變化、發展

全面

承認矛盾,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形而上學

孤立

靜止

片面

否認矛盾, 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關於辯證唯物論的複習資料
高二政治必修四一單元測試含參考答案
相關知識
高二政治關於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複習資料
高二政治歷史唯物主義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關於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複習提綱
高二政治下冊唯物論單元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高二政治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教學案例
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關於辯證唯物論的複習資料
高三政治二輪複習唯物辯證法知識點
高二上冊政治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教案
高三政治唯物辯證法二輪複習教案
高二政治辯證唯物論與唯物辯證法的區別與聯絡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