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戰役列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東亞戰事的最重要部分。戰場除中國外,也包括緬甸北部等鄰接地區。那麼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戰役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抗日戰爭第一階段

  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當時,日本侵略者把國民黨作為主要作戰物件,所以由國民黨軍擔負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在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表現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先後進行了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阻滯了日軍的推進,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治上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在軍事上則採取單純防禦的戰略方針,所以,儘管國民黨軍隊的許多官兵對日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戰場的戰局仍非常不利,先後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亦遷都重慶。而中國共產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條依靠人民群眾的全面抗戰的路線。1937年8月下旬,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間,南方各省的紅軍游擊隊也改編為新四軍,開赴華中前線。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後,開闢敵後戰場,主要從戰略上配合國民黨軍作戰。

  中國抗日戰爭第二階段

  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

  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佔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問題,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行。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的鬥爭,堅決地進行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投降。1940年3月,他 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組織偽軍,協同日本侵略軍進攻抗日根據地。同時,國民黨的***傾向也日漸增長,蔣介石採取“消極抗日,積極***”的政策,掀起了三次 ***高潮,妄圖***和敵後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堅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領導解放區軍民一面抗擊日偽軍的“大掃蕩”,一面打退了國民黨的三次***高潮,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

  中國抗日戰爭第三階段

  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區域性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

  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區域性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擴大瞭解放區,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絡。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主力分散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日軍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區都處在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務,自然地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1945年5月,蘇軍攻克柏林,德軍正式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宣告結束。1945年8月,美國軍隊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勝利,逼近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

  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9日,***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宣告,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在一切可能的條件下,對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臺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1931-1936***

  九一八事變

  黑龍江戰役

  江橋抗戰

  哈爾濱保衛戰

  一二八事變

  綏靖滿州國

  熱河戰役

  長城戰役

  綏遠抗戰

  ***1937-1938***

  七七事變

  國共合作

  平津作戰

  南口戰役

  淞滬會戰

  太原會戰

  南京保衛戰

  南京大屠殺

  徐州會戰

  蘭封會戰

  重慶大轟炸

  武漢會戰

  廣州戰役

  ***1939-1941***

  南昌會戰

  隨棗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桂南會戰

  五原戰役

  棗宜會戰

  百團大戰

  豫南會戰

  上高會戰

  晉南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2-1945***

  浙贛戰役

  鄂西會戰

  滇西緬北戰役

  常德會戰

  豫湘桂會戰

  豫中會戰

  長衡會戰

  桂柳會戰

  湘粵贛戰役

  豫西鄂北會戰

  湘西會戰

鳴條之戰的結果與影響
湘江戰役的簡介
相關知識
中國抗日戰爭戰役列表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日黑板報
初中版抗日戰爭鉛筆畫圖片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領導講話稿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黑板報圖片內容
紀念中國抗戰勝利黑板報
中國古代兩大戰役
中國抗戰版畫選集
中國著名十大戰役
中國著名十大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