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我眼中的陶淵明初三優秀範文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和傑出的文學家,其人其作對後世文人以及古典詩文的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幫到你!
篇1
在我心目中,陶淵明是一個安平樂道、不慕榮利、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從他《飲酒》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歸園田居》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等多篇佳作中,都不難看出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嚮往以及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
可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高風亮節的人,竟只想過著平淡的田園生活,是否太令人匪夷所思?太浪費人才?不願意與世俗同流合汙固然是好,但只是一味的逃避現實,空有才華而無所作為,不知先生當時是否心有不甘?我認為,人活著就要有價值,要心有大志,面對困難迎風而上,勇於和官場的黑暗勢力作鬥爭,讓自己的能力用在為國家做貢獻上,而不是隻求自己的安樂。但人各有志,我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人。但是,陶淵明“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崇高品德依然令我敬佩不已。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一文中說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有人說,五柳先生讀書,僅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不為求得名利,所以他的“不求甚解”正表現了他的志趣與氣質。但是,我不禁要提出質疑,難道仔細認真的閱讀就不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上的享受了嗎?如果只是粗略的讀,泛泛的讀,“走馬觀花”般的讀,怎麼能牢固的掌握知識點要點呢?又怎麼能準確無誤的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呢?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對知識不深入探究,只懂皮毛,學習也將只會是一知半解,無法獲得多少本領。但陶淵明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求知精神,那股強烈讀書的慾望,值得我們學習。
也許,正是因為陶淵明有著這種“領異標新”的思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精神品質,才使得他能名垂青史,留芳百世吧!
篇2
月色中,南山下,一位披著蓑衣的老人正在踏著歌兒回家。
夜如此靜謐,月如此明亮。這位老人的心情如此暢快,他執著於對田園的嚮往,對自然美好風光的追求。
“菊,花之隱逸者也”
他也曾帶著夢想走向官場,想盡自己的力量為國盡忠報效,但他終於看清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他心寒了,毅然選擇了歸隱於南山下過著自己的田居生活,也許無寬床暖枕,也許無山珍海味,但他不後悔,依然平靜淡雅地生活著。
嚮往陶淵明,我學會了選擇,學會了放棄。我也更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眼中的陶淵明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早晨伴著晨露去鋤草耕作,傍晚又伴著餘霞放歌回家。晚上在自家庭院採菊品茶,悠閒地抬頭遠望南山,享受著採菊的快樂,享受著欣賞南山美景時的閒適,享受著鳥兒結伴回巢時的溫馨。
嚮往陶淵明,我學會了欣賞身邊的景色,用心去體味快樂與幸福,熱愛大自然美好的風光。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
我心中的陶淵明雖然過著幸福的田園生活,但他沒有忘記社會的黑暗,也沒有忘記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他也時時在牽掛著社會,他常用詩句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愫,表達對貧民的同情對戰爭的憎惡。
嚮往陶淵明,我學會了關心他人,不能只顧自己的快樂幸福,更懂得了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心繫民生。
篇3
我穿越時空,落到一個小菜園子中,小徑上迎面而來的是一個老翁,他的兩鬢有些斑白,兩腮的黑鬍子隨風而飄,手中拿著一個破竹竿在地上四處敲著,身上穿的是打了補丁的花衣服。麼非這是五柳先生陶淵明嗎?
我近看,他好像喝醉了酒,走起路來身子搖搖晃晃地。於是我上一戶人家去打聽,人們說他經常被他的朋友請去喝酒,去了就一定要喝醉,而且既然醉了就會立刻就走,不會一點也不好意思,這更像五柳先生了。
於是我問到了他家的住宅,一到門口,門簷低矮,走進院子,廳堂窄小且簡陋,住宅四周都種著柳樹和桃樹,現在正值春季,因此住宅一片花紅柳綠,鳥鶯啼飛。柳樹垂下它嫩綠的枝條;桃花綻放出它粉紅的花瓣;鳥兒唱出了婉轉的歌聲。宅子裡一片春意盎然。咦!那不就是剛才的那位老先生嗎?我跑了過去,他起先有些驚訝,不過一小會他就摸了摸他的黑鬍鬚,笑著說;‘既來就是客,來坐下吧’。他將她身旁的凳子拿給了我,哇,這裡的湖和山也很美啊!
高峻的山巒重疊延綿著,上面長著嫩綠的青松,潺潺的流水似是將山巒浮著似地,飄飄蕩蕩。這水綠的是山倒影出來的還是他真的就這麼綠呢?
他坐在旁邊,靜靜地釣著魚,神情盎然自樂,我問他;‘老先生,您家中如此貧窮,為何還能如此的安然自若呢?’他回答道;‘只因有青山,秀水,貴人和好心。’我帶著不惑。這時門響了,來的像一位官宦人家,我聽五柳先生稱他為‘道濟兄’,在五柳先生前去接待他是,我也跟了過去,那個官宦人家好像是來送錢的,並這樣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五柳先生摸了摸他的鬍子,將送來的錢推了回去,‘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多麼謙虛啊,‘真不愧是五柳先生’,我感慨道。頓時也悟出剛才五柳先生所抒之哲理。
他辭官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志而益堅。
樂莫非如此,只因青山,秀水,貴人和好心罷了。
的人
初二上冊第六單元作文寫我眼中的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