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歷史有關的成語故事
成語在傳播民族文化及思想方面具有其他文學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才佔八鬥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為陳王,死後諡名諡思,所以又稱陳思王。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植從小就很聰明,才思敏捷,文詞富麗,曹操很喜歡他。曹操在世的時候,他的生活是很***和優遊的,那時他寫的文章和詩歌,比較華美;但當29歲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後,他就不斷受到打擊;到他侄兒曹睿***魏明帝***即位後,受到的打擊就更加多了。由於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壓抑,生活相當苦悶,因此,這一時期他寫的詩歌,能暴露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現他對統治者的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後一時期的創作,從現實意義來說,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創作,包括賦頌詩銘和論文,留下的雖然不多,但是舊時作家對他都有很高評價。例如南朝梁代的詩評家鍾嶸,在他的《詩品》中寫道: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南朝宋代的謝靈運,是南北朝時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雖然似乎不太滿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說它是“但美遨遊,不及世事,”但是總的說來,他對曹植還是十分欽佩的,請看他給曹植下了怎樣的評語:“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獨得八斗!”***一石等於十鬥***
稱譽作者的學問高,文才好,後來就叫做“才佔八鬥”、“八斗之才”,簡稱“八斗才”。唐代詩人李商隱有“用盡陳王八斗才”之句。也有人把“八斗之才”和“七步之才”兩句成語合併起來,稱為“七步八斗”,以形容詩才的敏捷和高超。
環境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就像故事裡的曹植一樣,他早起的作品是文詞富麗的。他的父親曹操去世後,一切都不同了,曹植後期的作品表現的就是揭露現實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懂得選擇適合我們的環境,要多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篇二:價值連城
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經玉工辨認,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麼只有你如此悲傷?”
卞和感嘆道:“我並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啊!”
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後世傳說的和氏璧。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遊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
50餘年後,趙國邯鄲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邯鄲城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懾於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邯鄲。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秦昭王雖然是假裝用15座城池交換和氏璧,但是這也足以說明和氏璧的確是很有價值的,要不然這些王室也不會爭著要。不過世間還有許多的東西是用金錢都買不到的,比如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篇三:膽小如鼠
很久以前,刺蝟和老鼠是好朋友,他們的體態和性情很相似,刺蝟因為全身長有硬刺,當他遇到危險時會蜷成一團,變成有刺的球,所以他受到的危險很小。
善良的刺蝟為了自己的好朋友老鼠不受傷害,就把自己身上的刺分一些給老鼠。
老鼠身上有刺以後,發現其他動物都不敢招惹自己,於是就漸漸得意洋洋起來了,感覺自己就是動物大王了。
從此,只要一見到有其他的小動物靠近自己,老鼠就豎起它的刺衝向他們,在他們身上扎幾個小窟窿,然後自己大搖大擺地走了。久而久之,動物們都討厭起老鼠來。
有一天,當老鼠在森林裡轉悠時,發現了美麗的孔雀,就想:“如果自己再擁有孔雀一樣漂亮的衣裳,那就更像森林大王了。”
於是,老鼠就對孔雀說:“孔雀,你漂亮的衣服是從哪兒買的?快點告訴我。”
孔雀說:“我可以告訴你。只是告訴你也沒有用,你身上的刺會把衣服扎破的。除非你把身上的刺拔掉。”老鼠就去找螃蟹理髮師,把身上的刺都拔掉了。
老鼠高高興興地去找孔雀,可是孔雀一見到他,就飛上了高空,對森林裡的動物高聲叫道:“大家快來看呀,老鼠剪刺了,大家可以過安寧日子啦。”
小動物們聽到這一訊息,爭先恐後地從家裡跑出來觀看。那些受過他欺負的小動物都朝他衝了過去。
正當老鼠要鼓起身上的“刺”準備還擊時,才想起自己上了孔雀的當,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只好抱頭鼠竄,灰溜溜地逃走了。
所以直到現在,老鼠白天也不敢出來,整天鬼鬼祟祟的,出洞時也總是用兩隻前爪趴在洞邊,左瞧右看,確感安全方才出洞。
“膽小如鼠”也就是由此而來。
看過還:
跟歷史有關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