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綱複習脈絡
政治作為考研的必考科目,所涉及範圍較多,需背誦的知識點混雜,如果你還不知道從何下手,不如一起來聽聽高分政治大神是如何搞定考研政治的吧,相信你一定會讓你獲益匪淺。
在政治理論考試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2010年考研政治大綱的新增科目,它佔整個考研政治的分值是14分。從近兩年的考題來看,試題的難度都並不是很大。從內容上看,中國近代史綱主要涵蓋了中國包括近代史和現代史兩大部分。中國近代史即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歷史。
現代史即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2007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雖然歷史課是很多考生從小就接觸的,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卻與我們從小學到的歷史課有根本的不同。它既是一門歷史課也是一門政治課。它主要是通過近現代歷史來學習政治理論,這一點,是廣大考生要高度重視的。 在備考時,考生應如何梳理脈絡,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呢?老師為大家做一個具體講解。
一、 一條主線索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而英勇奮鬥、艱苦探索的歷史;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鬥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是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二、三條分線索
上篇部分可以說有兩大線索構成。一是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二是中國人民為反抗侵略反抗壓迫而進行的艱難的探索。在第一條線索內,我們可以將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串聯起來,由此將與此戰爭有關的條約也編串起來,捆綁記憶。第二條線索是中國人民的探索史。在此線索之下有農民階級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有地主階級領導的洋務運動;有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從歷史發展的結果看,五大探索均沒有解決中國被壓迫的命運。由此說明:舊有的農民階級、地主階級以及民族資產階級都不能完成革命任務。在這兩條線索的指引下,上篇的重點就十分明曉了。
中篇部分的線索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這近30年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這裡,要理解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基本國情相結合,***思想誕生。歷史證明:***思想中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論”指引著中國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因此,井岡山的鬥爭以及延安時期的理論探索是中篇最重要的知識點。這一知識點與“***思想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相結合,可以出大的分析題。除此之外,中篇還有一個重點:抗日戰爭。這部分的重點在於理解“抗戰中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抗戰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第一個重點就在於***思想中的“社會主義改造理論”。該理論重在理解社會主義改造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以及中國“一化三改”的成功實踐。這也是出大的材料題的地方。第二個重點是1956年之後第一代共產黨人在獨立自主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的理論建樹,即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第三個重點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的改革開放。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史、實踐史。包括共產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及其理論建樹。
三、主要知識點
***一***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1.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2. 抵禦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反侵略鬥爭的失敗及其原因。民族意識的覺醒、
***二***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 農民群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農民鬥爭的意義和侷限。
2. 洋務運動的興衰
洋務事業的興辦。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3. 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
戊戌維新運動。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與教訓。
***三***辛亥革命與***制度的終結
1.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2. 辛亥革命的成功、失敗與建立民國
武昌起義。封建帝制的覆滅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的失敗及其原因。
***四***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1.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北洋軍閥的統治。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 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及其歷史特點。
3.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與大革命的興起。北伐戰爭的勝利進展。大革命的失敗及其經驗教訓。
***五***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1.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2.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遵義會議與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長征的勝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六***中華民族的杭日戰爭
1.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日本滅亡中國的計劃及其實施。殘暴的殖民統治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
2. 從區域性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中國共產黨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區域性抗戰與救亡運動。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全國性抗戰的開始。
3. 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
戰略防禦階段和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
4. 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方針。敵後戰場的開闢與游擊戰爭的發展。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5.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七***為新中國而奮鬥
1.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抗戰勝利後的國際國內局勢。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2. 國民黨政府處於全民的包圍中
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與農民的廣泛發動。第二條戰線的形成。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3.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八***社會主義基木製度在中國的確立
1.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開始採取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際步驟。
2. 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工業化的任務和發展道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條件。
3. 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農業、手工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及其意義。
***九***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1. 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論十大關係》的發表。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的發表。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鬥爭。
2. 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廬山會議與糾“左”程序的中斷。國民經濟的調整。“***”的發動。1975 年整頓和“***”的結束。“***”的性質與教訓。
3. 建設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
***十***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 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農村改革的突破性進展。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科學評價***和***思想。
2.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3.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口標。中共十五大高舉***理論偉大旗幟,提出跨世紀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4.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而建設小康社會的行動綱領。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祛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5.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與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孟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經驗。中共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
考研關於准考證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