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好小人的老闆才厲害
引言: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能,也是整個經濟學賴以成立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說“小人”疑似一個偽命題,人本來就是複雜的,小人也可能做出偉大的事,一般來講,做小人是以一種防身術,對小人才用。而且,誰也不可能身邊全是活雷鋒。所以,用人所長,加上好的激勵制度,是有可能用好所謂的小人的。當然,如果道行不夠,遇到的又是真小人,還是躲之吧。
小人,心胸狹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反覆無常又沒有原則。每個人提到小人都是咬牙切齒,認為面對這種人應該遠遠躲開,老死不相往來。然而,小人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隨處可見,每個人的身邊可能都有小人的影子,那麼小人就真的百無一用了嗎?其實也不盡然。
如何用好小人?這是一個通常在管理上人們不大注重,在實際中又經常出現的問題。如何用好能人,這個問題我們探討過太多次,有時候甚至連篇累牘地講,但是怎麼用好小人呢?這是讓很多人頭痛的問題。我發現,很多企業家或領導者,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裡,經常是栽在小人手裡。本來幹得挺好,結果一不小心掉進了小人挖好的溝裡。大江大河都過去了,卻在陰溝裡翻了船。
什麼樣的人是小人呢?心胸狹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就是小人。因為一個正派人做事情一定是選擇手段的。基本上偉大的人物身邊都有小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小人具有寄生性。一旦你成為偉人,成為擁有巨大能量的人,成為擁有巨大利益的人,就會有一些鑽營的人跑到你身邊來。
小人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反覆性。小人沒有原則,有奶便是娘。如果有了更大的利益誘惑,他們會立刻跟你拜拜,談都不談就走了。立刻變臉,還變得特別快,絕對比川劇裡的變臉還快。小人還有一個特點是危害性。君子一般會成人之美,小人一般會乘人之危。所以,一定要提防小人。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因為對小人的警惕性不夠,才受了害。
齊桓公:興在用人,亡在用人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鮑叔牙的幫助下登上了王位。治國需要人才的時候,鮑叔牙給齊桓公推薦了一個人,但是齊桓公跟這個人有一箭之仇。當初齊桓公跟公子糾爭奪王位時,這個人曾經輔助公子糾,還差點一箭射死齊桓公,這個人就是我們熟悉的管仲。齊桓公很有氣度,不計較一箭之仇,拜管仲為相,並起用了許多有才幹的人,後來他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就像前文說的,偉大的人物身邊都有小人。齊桓公成為擁有巨大利益的人之後,也招來小人寄生,結果最後栽在了小人手上。當時的小人有兩個:一個是豎刁,一個是易牙。
豎刁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稅務官,因為貪汙賦稅被鮑叔牙發現。但是豎刁很有心計,早早就到齊桓公面前辯解自己不是貪汙,且對齊桓公很忠心,還提出願意自宮做太監,終身服侍齊桓公。結果,豎刁不但沒受到懲罰,而且官加一級。
因為有一次聽到齊桓公感嘆,說天下的肉都吃過了,卻沒有嘗過人肉為何味。易牙就回家把自己三歲的兒子給殺了,做成一道人肉蒸菜,讓齊桓公嚐了人肉的滋味。後來,齊桓公知道了自己吃的是易牙兒子的肉,極為感動,於是認為易牙是個忠臣。
鮑叔牙告訴齊桓公豎刁、易牙是小人,應該疏遠,可是齊桓公沒把鮑叔牙的話當一回事。最後,一代霸主齊桓公被這兩個奸惡小人軟禁起來了,不給飯吃,他們要挾齊桓公更換接班人。這時,齊桓公醒悟了,終於認識到小人害人了,但為時已晚,結果他被餓死了幾十天都沒人發覺。
識別小人的四個標誌
齊桓公,一代霸主竟然不會識別小人。其實,識別小人可以依靠這樣四個標誌:
第一,見利忘義,小人往往見了利益什麼都不顧,連吃相都顧不上了;
第二,陽奉陰違,小人在你面前說一套,背後又說一套,兩張臉;
第三,無事生非,小人所在的地方總是會搬弄出一些事情來,無端生事;
第四,拉幫結夥,小人會拉一些人去對付另一些人。
作為企業家,不但要懂得識別小人,關鍵要明白怎麼對付小人。對付小人有四個不同層次的對策。下策是:怒而不能除之;中策是:怒而除之;上策是:不動聲色妙除之;上上策是:將心比心善用之。
這四個不同的層次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第一個層次:下策,怒而不能除之。在公司裡某個人是小人,所有員工和老闆都知道那個人是小人,但是,因為有一些利益或有一些感情糾葛,不能除掉他。這就是怒而不能除之,其結果只能是把自己氣得夠戧,這是下策。
第二個層次:中策,怒而除之。發現了誰是小人,就表示絕對要除掉他,不惜一切代價,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小人很難除掉。當你要除掉他的時候,他就開始寫舉報信舉報你了,開始整你了。很多企業家翻船都是這樣的,本想除掉小人,結果小人反過來除掉了他。小人帶來的後患無窮,君子惹得起,小人惹不起。
第三個層次:上策,不動聲色妙除之。會“請神”更要會“送神”,能用者善用之,不能用者善去之。發現小人,不動聲色。有一個企業家的方法很值得推薦,他一般是這麼對付小人的:給小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完不成,自己就會走了。如果他完成了,就立了大功,給他約定的獎勵,能夠完成任務證明他是個人才,應該善用之。但往往是完不成的時候居多。最後,小人會覺得這活兒不好玩,也完不成任務,自己就走了。
第四個層次:上上策,將心比心,善用小人。發現小人,用好的制度與好的態度來對待,像用君子一樣用小人。把小人用成君子,而君子不被用成小人是最好的方法。
其實,“小人”是一個很複雜的詞,你我身上都有小人的特質。有的時候偉人身上也有小人的一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偉人本來行事光明磊落,不屑於使用雞鳴狗盜的手法,但是,如果有一天實在把他惹火了,他也會拍著桌子說:“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所謂的不義,也就是用小人的手段來對付小人。以小人的手段來治小人,那偉人不就也成了小人嗎?
我們很多人身上都有小人的一面,遇到某些事的時候也會用小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是,一般我們是用小人的方法對待小人,用君子的方法對待君子。那麼,你眼中的小人有沒有君子的一面呢?肯定是有的。小人有的時候也會有君子之風。
人有兩面性,既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關鍵在於你要啟用的是他善的一面。如果你做了不善的事,啟用的是他惡的一面,他就會覺得,老闆你有小人之心,就莫怪我用小人的手段了。這也給他採用小人的手段找到了理由。
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好方法來對付小人,要有一套對付小人的制度,讓小人沒辦法跳過、沒有辦法抗拒。
對待小人要用君子的態度,還要用大人的尺度,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小人太計較。
綜上所述,對待小人,要牢記三度:小人的制度、君子的態度、大人的尺度。
高人眼裡無小人
如果做不了小人,也做不了君子該怎麼辦?其實,世界上的純君子不多,純小人也不多。把人單純地分成小人和君子是幼兒園時期的分法,幼兒園的小朋友聽故事的時候要分善惡,分辨誰是好人,誰是壞蛋。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小人與君子的混合體。做不了君子,又不想做小人,還有第三個選擇就是做大人。什麼是大人?《易經》裡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意思是說,大人是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合四季的秩序,也順應神鬼的吉凶的人。
大人是很通達的人,未必有君子之風,但是胸懷寬廣,能夠將待人處世的尺度拿捏得非常好。所以,我認為企業家如果做不了小人,又做不了君子的話,至少要成為大人。
其實,在大師眼裡無所謂小人和君子,關鍵看用這些人來幹什麼。想要成就一件事往往需要高人指點、貴人相助、小人監督。有時候把小人用好了,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用人高手的眼裡,對人的分別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還會有一個灰色的過渡。人有各種各樣的色彩,都會有過渡色。如果你能量高,可以把小人變成君子;如果你能量不夠高,很可能會把君子變成小人。
這種情況很常見。如果你是一個武大郎,水平很低,即使給你一個良家婦女,你也會把她改造成潘.金.蓮。人們總是說潘.金.蓮不對,其實武大郎就沒有問題嗎?他也有的,因為他的能量太低。如果他有武松的能量,潘.金.蓮還至於那樣嗎?如果你的能量夠大,甚至可以把青樓女子變成千古風流,就像蔡鍔就有本事把小鳳仙變成千古風流。
企業家必須明白,如果你身邊常出現小人,就得反省自己,問題一定出在你自己身上。為什麼你的身邊小人層出不窮?如果你身邊常出現君子,那德行在你身上,能量也在你身上。
所以,用好能人,改造小人,都需要我們先改變自己。有人說,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很多企業家都提出改變戰略、企業轉型、改變團隊、銷售轉型……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
大部分美國人不願當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