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中華文化考點練習題
今年的高考已經進入了最後的一週倒計時,為了幫助大家在最後鞏固複習高考政治相關考點。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供大家鞏固練習。
:單選題
1.中國文人以梅蘭竹菊為“四君子”: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直節,菊冷豔清貞。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義,成為人格的象徵和隱喻。可見***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
B.中華文化具有獨特性,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C.中國人熱愛自然,自古就有保護環境的好傳統
D.中國人善於實踐,從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強調“四君子”蘊含的文化,沒有體現對人的影響,捨去A;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義,成為人格的象徵和隱喻,體現中華文化具有獨特性,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B符合題意;C、D均與材料主旨不符;故答案選B。
2.千百年來,一批批先民橫渡海峽,移民臺灣,海峽兩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臺灣有板橋,大陸也有板橋!”在廈門集美板橋村舉行的兩岸同名村懇親會上,祭祖訪親,老鄉見老鄉,親情說不完。同名村懇親會的舉辦能*** ***
①提升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
②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③增強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
④堅實中華民族的立業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懇親會的舉辦能提升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增強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①③符合題意;認為同名村懇親會的舉辦能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誇大了懇親會的的作用,捨去②;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立業根基,④不選;故答案選B。
3.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表明*** ***
①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④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這表明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①③正確;②材料未體現;④本身說法錯誤。
4.在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中,24位“90後”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人性與道德的價值,他們直面災難、毫不退縮,奮不顧身、捨己救人,他們是堅強的新一代、英雄的新一代、堪當大任的新一代。他們的身上折射出*** ***
A.民族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B.中華文化底蘊深厚,兼收幷蓄
C.民族精神超越時代,人人踐行
D.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凝聚人心
[答案] A
[解析] 依據材料題幹中指向為“他們身上折射出”,可以推斷是折射民族精神,而不是中華文化,故排除B、D。依據題意可知這種民族精神是世代相傳的,而非超越時代,所以選A。
5.抗戰英雄趙一曼詩云:誓志為人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這首詩反映*** ***
A.愛國主義始終具有共同的具體內涵
B.維護國家利益是人們共同的價值追求
C.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強的精神支柱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文化的力量
[答案] C
[解析] 愛國主義是具體的,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因此A錯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價值追求,維護國家利益並沒有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追求,B與現實不符;“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反映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C符合題意;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D表述錯誤;故答案選C。
:主觀題
6.2015年“五一”前,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了一批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說,“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平凡的勞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全國各族人民都要向勞模學習,以勞模為榜樣,發揮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1***請概括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2***結合材料,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知識,分析弘揚和培育勞模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 ***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2***勞模精神作為民族精神的表現,弘揚和培育勞模精神有利於豐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之魂,各族人民向勞模學習,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
高考政治實踐觀專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