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力》一課是取自農村中學的一堂課,該課未經任何修飾,沒有作秀的成份,樸實求真,簡潔明瞭,依託農村中學的實際條件,緊貼新課標,是一堂典型的農村中學創新型的物理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本節課是第十二章力學的一節課,以及下章的壓強和浮力等內容構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學知識體系。因此,本節課的內容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學好力學知識的基礎。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學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要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逐步加深對力的概念的理解。學生在學習完聲學、光學等內容後,對初中物理的學習方式已經有所瞭解,即從實驗入手---然後總結規律---最後落實到解決問題。所以,本節課力求能使學生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有新的發現。

  本節課的設計

  一,從神舟七號的發射談起,從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中引出最基本的物理學知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力學的神奇。首先播放了神舟七號從發射到返回地球的錄影,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然後提出問題:

  1, 火箭升空為什麼是向下噴射火焰?

  2,神舟七號的宇航員在太空中為什麼能飄起來?

  3,飛船的返回艙要使用耐高溫材料,從而避免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燒燬飛船?

  4,是什麼力量是飛船落回地球?

  5,為什麼返回艙落地前要開啟降落傘?

  這些問題的提出,雖然學生在沒有學習力學之前無法回答,但是通過學習,這些謎團就將慢慢被開啟。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把學生引入力學知識的海洋,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探索,教給學生游泳,而不是簡單的遞給學生一個救生圈。

  二,總結錄影中的簡單力學知識,總結歸納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動空氣,

  2,空氣向上推動火箭,

  3,宇航員推開艙門。

  引導學生總結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同時前兩個問題的提出也為下面講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筆。

  然後緊跟兩個問題:

  1,一個物體能否產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隻有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才能產生力的作用?

  兩個問題的解決採取兩種不同的方法。

  第一個問題通過閱讀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張飛要與關羽比力氣,他提出:誰能把自己提起來,誰的力氣就大。說罷,他用雙手緊抓自己的頭髮,使勁向上提。儘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氣,憋得滿臉黑紫,甚至把頭髮都拔掉了一大把,結果還是不能使自己離開地面。***來讓學生理解。這個故事的理解如果展開應該是內力相互抵消的原因,但是這裡就事論事,只要求學生解決--是不是一個物體就能產生力的作用。學生讀完會心一笑,不需要老師再多說什麼就輕鬆地理解了這一知識點。所以,問題的設定一定要化難為易,讓問題在最適合的時間出現,往往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用的是實驗探究法,也是物理課上最常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學生提供器材,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完成探究。

  三,通過觀察錄影講解力的作用特點,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過滑板上的人推牆錄影講解,學生很容易接受。緊接著提出問題:人走路的時候為什麼是向後蹬地?加深學生的理解,進而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例如引體向上、俯臥撐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點。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條,這裡做了細化。先通過踢足球的錄影讓學生總結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然後通過放大的錄影讓學生看到,在力使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同時也在使物體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反思一下,感覺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有得有失。比較好的一點是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形變我們看不見?然後讓學生觀察玻璃酒瓶的形變可以用細玻璃管中液麵的變化來放大,繼而聯絡前面聲學中的幾個實驗,讓學生理解物理學中的研究思想—轉化法。不成功的一點是,對運動狀態改變的總結上,沒有及時歸納運動狀態不變的兩種情況。這個知識點在第六章中也會用到,如果在這裡提前總結出來其實就等於減少了第六章的一個難點。我的體會是,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向前看和向後看,所以提前兩週備課確實很有必要。

  範文二

  《力》一課是取自農村中學的一堂課,該課未經任何修飾,沒有作秀的成份,樸實求真,簡潔明瞭,依託農村中學的實際條件,緊貼新課標,是一堂典型的農村中學創新型的物理課。該課的創新及特色體現在以下方面:

  1、創新型全方位情景導學

  以前的物理課,多以簡單的實驗室器材作單一演示為主,但在本堂課中,在多個方面體現出從不同側面以情境來導學。例如課堂一開始,就精選了一個踢足球的片段,選擇這個片段,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點:一是多數學生特別是男生喜歡足球;二是多數學生喜歡觀看周星馳的電影;三是這個片段能典型的突出力對足球的作用。這樣學生在觀看後一是迅速對本堂課有了興趣,二是從情景中感受到了力的存在及其體現出來的效果。又如教師以引導學生分析力使物體使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時,採用了學生熟悉的電吹風,使下落中的泡沫塊改變了運動方向,在這個情景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力使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還使學生體會到當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時,施力的物體與受力的物體不一定要互相接觸。其它諸如力的幾個作用效果、力的大小等,都有目的的選擇了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典型的情景,通過這些情景的導學,一是符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二是學生極易接受,三是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的距離,體現了物理課標中的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特色。

  2、創新型自制探究實驗

  以前的物理課,在處理力的三要素時,多以教師講解為主,多以“推門”為例,從而得出力的三要素,學生也能勉強接受。但這隻能定性的得出這些結論,缺乏實際論證,更重要的是沒能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而只是象徵性的告訴了學生結果。在本節課中,教師首先通過一個情景來定性的得出力的大小與力的作用效果有關,即彎“健身棒”,女同學沒能使之變彎,男同學能使之變彎,從而順利的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但是還有兩個問題沒解決,一是如何出實驗資料中得出力的大小與力的效果有關,二是影響力的作用效果還有哪些因素?此時一個自制器材被推到了前臺,這是一個自制長方體木盒,在木盒的朝上一面有三個不同的點釘有線圈,側面有一面塗有黃顏色。課堂進行到完成力的大小的定性關係後,教師提出了探究實驗:哪些因素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利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個木盒,如何得出結論。同時告訴學生拉木盒的結果是要讓塗有黃顏色的一面朝上。然後進行學生實驗。從學生實驗的過程來看,有的在證明力的大小是否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先對力的要素進行了猜想,再去驗證,有的在通地實驗中不斷總結力的要素。最後由兩名學生的總結得出正確答案,而且兩個小組都採用了控制變數法,但第二個小組的實驗更完整更科學。

  除探究力的三個要素,本課後面還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探究了相互作用力的關係。器材簡單,採用的方法是讓一個彈簧測力計不動,用另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前者,讀出兩測力計的示數,並觀察方向、作用點的關係。這樣就從實驗中得出了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異體這三個關係。

  在農村中學,多數學校的物理實驗器材是嚴重不足的,許多學校的物理課均未進行實驗,多以“講實驗”為主,像這樣能自制器材同時探究出力的三個要素的實驗非常之少。

  3、創新型學生互助協作

  以前的物理課,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極易忘記所學知識,而且往往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喂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到的情況。在本課中,學生在多個地方都有了互助協作的機會,如在學生力的相互作用時,分別分組討論分析了滑旱冰鞋現象、火箭起飛原理、相互作用力的關係、拔河問題等。不僅僅讓學生理解了物理知識,形成了自己的見解,還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物理的習慣。

  除以上三個方向的創新之外,本課還具有以下亮點:

  1、多次採用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如對比法、模型法、控制變數法等。例如在情景力使物體速度變慢這個實驗中,採用了一個自制器材,底部鋪有兩段不同粗糙程度的表面,讓小車從斜面上滾下,通過對比分析小車的速度得出受力的效果,又如對比分析泡沫塊自由下落和水平受力後的下落。在學習力的示意圖時,總結出模型法的應用。在實驗中抓住了控制變數法的應用。

  2、用當前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討論拔河問題時,沒有去涉及到摩擦力、平衡力等後面的內容,而是緊緊抓住“同樣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產生的效果不同”這一知識點,引導學生討論、爭論,最後教師作指導性總結。

  3、處處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如對力的作用效果的認識,都是從生活中的情景中得出,又如討論拔河現象,就是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案例。

  4、注意了物理課與高科技相結合。如引力力的相互作用時,由長征2號視訊引入,一方面通過視訊放鬆學習氣氛,另一方面瞭解我國最新科技動態,最後思考火箭升空涉及到了物理問題。

  5、注重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在本節課中,學生通過實驗、討論、獨立思考、情景導學等多方式的學習,使得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處於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

  這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堂涉及到力學的課。通過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其達成了以下三個主要目的,一是瞭解並熟練運用力的基礎知識,二是鞏固並突出了物理實驗的探究過程,三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力學部分的興趣和熱情,為之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範文三

  如何上好每一節課,同時使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是廣大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以下幾點措施,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我的粗淺經驗介紹如下:

  ***一***樹立教師的威信,爭取學生的配合

  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爭取學生配合,尤為重要,而學生肯不肯配合老師又在很大程度取決於學生信不信任教師,因此要想較好地調動學生,教師必須在學生面前樹立較高威信。首先教師自己要有這個意識,然後做好以下幾點:

  1、做好自我包裝和推銷,將自己輝煌介紹給學生;

  2、上好第一節課,爭取第一印象;

  3、任何時候跟學生說話無論眼神、表情、語氣和身體動作都有充滿自信和果敢,要給學生肯定唯一的回答,不能模稜兩可,猶豫不決;

  4、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說到底教師最終還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才能征服學生;

  5、藉助他人來樹立自己的威信,通過領導、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甚至高年級的學生介紹和讚揚來樹立自己的威信。

  當老師通過努力獲得了學生信服,他們的情緒和學習自然就會被老師調動起來。

  ***二***教師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必須充滿激情和愛心

  人是一種有感情的動物,動之以情、攻心為上是教師調動學生的重要的法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充滿激情和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科學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樂觀、積極和進取的人生態度,從而對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愛是推動教育過程的力量之源,教師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充滿愛心,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和學生的心身健康等方面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時時處處都為學生著想,讓學生都受到的教師的愛,他們也會愛自己的教師,所謂“愛屋及烏”,學生自然也就喜歡學習你所教的這門功課了。

  ***三***加強教法探索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要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熱情並不算太難,難的是長時間地維持這種學習熱情,尤其是認真地學習了一段時間後,成績沒有提高的話,熱情更難維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師的教學得法,學生的學習得法,那麼學生學起來就相對輕鬆,學習的效果就好,學生就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和快樂,由於成功感能夠不斷地得以強化,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就可以較長時間地維持下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教法探索和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對調動學生學好物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學上應該通過豐富的語言藝術、生動感性的例項,深入淺出,突出重點、難點,注意與學生的雙向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各種直觀教具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啟發式教學,講練結合,力爭課堂解決問題,向45分鐘要質量,減輕學生課後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做好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如何制訂學習計劃,如何選參考書,如何掌握學習各個環節的學習技巧***閱讀技巧、記憶方法、概括知識的方法、向老師提問的技巧等***,如何運籌時間,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考試熱點的分佈,中考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考試過程的常見失誤與對策等方面。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會主動、輕鬆、針對性強,學習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積極性也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請多提寶貴意見。

重力的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初二物理力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力教學反思
物理力教學反思
初中教師物理力教學反思
高一物理的教學反思案例
八年級物理功教學反思
高一物理下教學反思
初中物理功教學反思
高一物理功教學反思範文
八年級物理重力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