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而財務管理的目標又是制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關鍵。要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並非理想的目標
利益相關者一般是指那些與公司存在直接或間接利益關係並享有合法性利益的組織或個人。根據他們與公司的關係,可以劃分為兩類:***1***一類包括股東、員工、顧客、供應商、政府和社群:***2***二類是指那些影響公司或受公司影響,但與公司之間沒有商務關係,並且不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條件的社會團體,如大眾傳媒和各類專門利益集團等。
一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群體中,股東要求分得更多的紅利,員工要求提高薪酬待遇和福利,顧客要求企業以低廉的價格提供能為其帶來高滿意度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要求與企業建立長期的供貨關係以降低風險並且企業的購買價格不要壓得太低,政府希望企業能夠解決社會的就業問題並增加稅收收入,企業所在社群希望企業能夠為社群帶來高就業率、主動維護社群生態環境、與社群發展和諧共處。可以看到,不同利益團體的利益要求中存在著大量的矛盾。如在企業收益一定的情況下,股東、員工、政府的利益要求存在著此消彼漲的關係,政府的解決就業要求和員工提高薪酬待遇的要求很難兼顧,顧客、員工的利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顧此失彼的情況。在眾多的矛盾中,企業決策者衡量利益相關者價值量大化這一缺乏定量性的目標的過程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從而很可能導致決策的隨意性和操縱性。這樣會使目標本應具有的作用被徹底否決,有目標等於沒目標,增大了企業管理者決策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助長公司制企業中存在的人“內部人控制”問題。目標的模糊性可能導致事與願違的結果,最終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基於上述原因,筆者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符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理論是以共同所有權理論、託管責任理論和公司社會責任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它結合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生存環境、企業生存發展必備的相關要素等問題,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未來提供了一種發展路徑、一種新的發展思路。企業財務管理在作決策時,只有在充分考慮企業的相關利益的基礎上,才能作出正確的、有利於企業持續發展的決策。
:最終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
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一種客觀的選擇,這一判斷主要基以下幾個原因:
1.現代公司制企業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具有獨立的法人人格。公司制止企業的這一基本特徵是公司制的每個人都應該尊重的。“企業價值最大化”充分尊重了公司制企業的獨立法人人格。
2.在承認公司制獨立法人人格的基礎上,企業價值最大化只涉及公司這一唯一的決策物件,避免了決策考慮物件多樣化導致決策目標分散化和模糊化。即使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公司制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滿足了目標的明確性、唯一性的要求,增強了目標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其在指導財務管理實際工作中的意義。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就其本質而言是將企業的終極所有權追溯到利益相關者,但這與傳統的股東價值最大化矛盾。事實上在目前各種各樣的企業形態中,基於不同的企業性質、不同的企業生命週期,企業的終極所有權具有狀態依存性,即企業的終極所有權歸屬問題是具體的和階段性的,並沒有唯一定論。而企業價值最大化繞開了這一有爭議的問題,抓住了兩者的共性:無論在何時,無論終極所有權處於何種分配狀態,都必須以分配指向物─企業價值的存在為前提。企業價值最大化將財務管理的主體鎖定為企業,從而明確了財務管理的目標,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企業價值最大化根據求同存異的原則,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一致性提練出來,具有內在統一性,從而保證了目標的可實現性和可操作性。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關係也正如皮與毛的關係。利益相關者是以企業的存在為前提,沒有了企業就不存在利益相關者之說。因此,只有在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上才能談利益相關者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是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前提和條件。
:我國
1.企業目標
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有一席之地,必須要生存、發展和獲利。生存是企業的前提目標,其基本條件是一要以收抵支,二是要到期償債。這就要求財務管理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合理安排企業的負債比例,確保企業穩定的生存下去;發展是企業的核心目標,企業的發展集中表現為擴大收入,這就要求財務管理能有效的籌集企業發展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和管理水平,以保持企業良好的發展後勁;獲利是企業的最終目標,只有獲利,才有生存的價值。這就要求財務管理採用各項有效的財務手段。提高資金週轉和盈利能力,降低資金成本,合理安排資金結構,利用有效的分配手段,提高企業的每股盈餘和市場價值。由企業目標決定了財務管理目標應是企業價值最大化。
2.經濟體制及效績評價指標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生產力比較落後,商品比較缺乏,為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我國實行了集權管理模式,企業的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集中,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執行國家下達的總產值目標。企業效績評價指標主要是總產值,
如企業領導人職位的升遷,職工利益的多少均由完成的產值計劃指標的程度來決定。因此,當時財務管理的目標便是總產值最大化。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對外開放,企業的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得到確認,這使得企業更關心市場、關心利潤。企業效績評價指標由總產值為主轉向以利潤為主,企業各方的利益同企業利潤的多少緊密相連,利潤最大化就成為當時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隨著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和國有企業改制的進一步深入,
股份制企業大量增加,由於股東是股份制企業的所有者,其承擔的風險相應較大,因此,考慮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同時,由於股份制企業在我國是一新生事物,對它的管理缺乏相應的經驗,股份制企業也曾一度將籌資數量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已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一員,我國企業逐步開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現代企業是多邊契約關係的總和,企業與多個利益集團有關。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不但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也要考慮風險報酬;不但要考慮所有者的利益,也要考慮相關利益集團的利益並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如保護生態平衡、防止環境汙染、支援公益事業等,從而提高企業的信譽和知名度,提升企業的綜合價值。所以,現階段應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財務分析報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