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心得體會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作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後一個五年規劃,它有何新特點?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8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是國務院確定的22個國家重點專項規劃之一,對我國未來5年科技創新做了系統謀劃和前瞻佈局,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細化落實。規劃共分8篇27章,從創新主體、創新基地、創新空間、創新網路、創新治理、創新生態六個方面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要求,並從構築國家先發優勢、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拓展創新發展空間、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普和創新文化建設等六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部署。
規劃提出12項主要指標,其中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從現在的18位提升到第15位,科技進步貢獻率從現在的55.3%提高到60%,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現在的15.6%提高到20%。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目標。《“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作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後一個五年規劃,它有何新特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認為,規劃突出頂層設計,堅持有序推進,充分體現了需求驅動和創新驅動的緊密結合,特別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進一步確立了邁向創新型國家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的總體目標,進而部署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司長許倞認為,首先這是一個科技創新的規劃,它不僅關注科學技術研究、改革和發展,更是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從創新的全鏈條進行的一次整體規劃。其次,規劃更加註重科技的超前引領性,更加關注依靠創新構建先發優勢。第三,規劃非常關注經濟新常態、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問題。第四,規劃體現國家戰略意圖和重大部署,比較體系化地提出在深海、深藍、深空、深地等能夠拓展國家戰略利益、保證國家戰略優勢的領域的考慮部署。
近些年,國家陸續釋出了多個涉及科學技術的規劃,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是國家首次將“科技創新”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頂層規劃。
一直參與規劃制定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部部長呂薇深有體會地說,“這體現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科技與創新的結合。”她表示,創新是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開發到成果轉化和市場開拓的全過程,創新不僅僅是科技概念,更重要的它是一個經濟概念。規劃體現了科技和經濟、科技和創新的結合,它不僅包含了科技政策,還包括經濟政策、財稅政策、貿易政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實際上它是一個政策包。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看來,在22個專項規劃中,科技創新規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指出,從國際上看,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能力的競爭,中國必須牢牢抓住這一輪科技革命引領產業變革的機會。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不管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產業結構調整,背後都需要依靠創新,其中科技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他認為,未來中國的發展對於創新的期待和需求非常高,而本次出臺的規劃覆蓋面很廣、涉及領域很寬,可以說有針對性地迴應了這種需求和期待。
據悉,在制定規劃前,科技部花費一年多時間,專門組建三十多個不同課題進行前期研究,包括對《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施行情況進行評估,對國家重大專項的中期評估,對當前我國科技發展狀況的技術預測等。
範文2
經籤批,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國家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戰略任務和改革舉措。
《規劃》強調,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確保如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描繪了未來五年科技創新發展的藍圖,確立了“十三五”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進入前15位,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與2015年相比,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高到60%,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5.6%提高到20%;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
《規劃》提出建設高效協同的國家創新體系,並從培育充滿活力的創新主體、系統佈局高水平創新基地、打造高階引領的創新增長極、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網路、建立現代創新治理結構、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六個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努力促進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創新要素順暢流動高效配置,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實踐載體、制度安排和環境保障。
《規劃》圍繞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產業邁向中高階、增添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領作用,重點強化六方面的任務部署。一是圍繞構築國家先發優勢,加強兼顧當前和長遠的重大戰略佈局。二是圍繞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培育重要戰略創新力量。三是圍繞拓展創新發展空間,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四是圍繞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構建良好創新創業生態。五是圍繞破除束縛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制度障礙,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六是圍繞夯實創新的群眾和社會基礎,加強科普和創新文化建設。
《規劃》從落實和完善創新政策法規、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加強規劃實施與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強調完善支援創新的普惠性政策體系,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等。
範文3
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有哪些亮點
8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是國務院確定的22個國家重點專項規劃之一,對我國未來5年科技創新做了系統謀劃和前瞻佈局,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細化落實。
規劃共分8篇27章,從創新主體、創新基地、創新空間、創新網路、創新治理、創新生態六個方面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要求,並從構築國家先發優勢、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拓展創新發展空間、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普和創新文化建設等六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部署。
這樣一份重要的戰略性檔案,亮點頗多。
1. 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
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2015年排18位,按照規劃,2020年時將提升到15位。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世界排名從第四位上升到第二。
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升到60%,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升到2.5%。
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從48.5提升到60,高新技術企業營收從22.2萬億元,提升到34萬億元,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從15.6%提升到20%。
2. 專利等多項指標翻番
PCT專利申請量,2015年為3.05萬件,規劃要求2020年目標值“翻一番”。
相應地,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也要翻一番,從6.3件提高到12件。
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要從9835億元,提高到20000億元。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從6.2%提高到10%。
3. 堅定推進核電、轉基因等重要技術
檔案指出,要“使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整體水平躍居世界前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品種和技術儲備。建成規範的生物安全性評價技術體系,確保轉基因產品安全”。
“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電技術研發、試驗驗證、關鍵裝置設計製造、標準和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電設計、建設和服務全產業鏈。”
4. 搶佔科技高地
除了發展新一代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網5G外,還將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專案,包括深海空間站、量子通訊與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以及一批重大工程,包括智慧電網、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智慧製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等。
特別是與資訊科技、智慧製造、新材料等相關的內容,在檔案中有較大篇幅專門論述。可以被視為對新工業革命的前瞻。
5. 諸多導向貼近民生
清潔高效能源、生態環保技術、現代交通技術與裝備、現代食品製造技術等,對人們關心的環境、交通、食品安全等問題作出了迴應。
新型城鎮化技術、人口健康技術、公共安全與社會治理技術等也將對未來浮現的需求加大投入。
6. 開拓新疆界,定位於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層面
海洋資源、空天探測開發和利用、深地極地技術不僅是科學前沿,也不只是經濟利益所在,而是明確為戰略層面的重要技術:“提升戰略空間探測、開發和利用能力,為促進人類共同資源有效利用和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7. 強調基礎研究,學術興趣與國家目標相結合
檔案列出了9項“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部署的基礎研究”,以及13項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要求“面向基礎前沿,遵循科學規律,進一步加大對好奇心驅動基礎研究的支援力度,引導科學家將學術興趣與國家目標相結合”。
8. 提升科研條件保障能力,健全評價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科研專案和資金管理
“改進人才評價考核方式,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實行科技人員分類評價。探索基礎研究類科研人員的代表作同行學術評議制度,進一步發揮國際同行評議的作用,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評價考核週期。”
“優化人力資本配置,按照市場規律讓人才自由流動,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改進科研人員薪酬和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動障礙。”
“建立符合科研規律、高效規範的管理制度,解決簡單套用行政預算和財務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資源等問題。”
9. 根據地區差異,優化國家科研基地和平臺佈局
支援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帶動性強的創新型省市和區域創新中心;推動跨區域協同創新,加大科技扶貧開發力度。
10. 打造“一帶一路”協同創新共同體
“圍繞沿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需求,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合作層次和水平。”“鼓勵科技型企業在沿線國家創新創業,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行業企業與沿線國家傳統產業結合,促進新技術、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合作。”
的人還:
公務員考生需要具備幾種能力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