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漏的使用
在普洱茶的沖泡過程中,有一個容易被人忽略卻起著重要的作用的茶具——茶漏,有經驗的老茶客可能會體會到不同的茶漏對最終茶湯多少是有影響的,選擇一個合適的茶漏更有利於茶湯的表現。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漏的使用,一起來看看。
茶漏的使用
一、不使用茶漏。在實際沖泡中,有些茶友並不喜歡使用茶漏,不使用茶漏的優點體現在方便、完全真實地呈現出茶湯的真實面目,而一些散茶條索完整、製程嚴謹的不使用茶漏也比較正常,或者在沖泡過程中前幾泡使用茶漏而後麵茶碎茶比較少時不使用茶漏也是比較正常的。當然,不使用茶漏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大多數的茶在撬茶或壓制等過程中,都很難避免出現細碎的情況,而一般蓋碗或紫砂壺的出水縫隙又不足以阻攔這些碎茶或雜質,既影響美感也影響品飲。
二、金屬材質茶漏。這類茶漏主要有純銀、不鏽鋼等,純銀的較易被氧化,應該日常實用不多見,不鏽鋼茶漏應該是最早普及的茶漏,優點是經久耐用、便宜實惠,缺點一是用久了較難避免生鏽;二是金屬器味可能會對茶有輕微影響,當然與鐵壺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了;三是網漏孔不夠細,通常在茶湯底部仍可發現小顆粒的情況。不鏽鋼茶漏雖然摔不爛、用不壞,但用久了容易堆積茶垢和出現鐵鏽斑疤,不便於清洗和衛生。
三、動植物材質茶漏。這類茶漏在市面上常見的葫蘆茶漏,甚至有用海螺、貝殼製作的茶漏,優點是原生態綠色環保,可能也不便宜,缺點是有異味、不耐用、容易堆積茶垢不易清洗。
四、陶茶漏。目前市面比較常見,優點是網漏較細、耐用、易清洗,缺點是久用後容易堆積茶垢不易清洗,陶不可避免有一定吸附性,吸附一些茶味,不同茶品互相之間可能有輕微影響。
茶漏的演變歷史
據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所列,連同附件統計、煮茶、飲茶、
漉水囊炙茶和貯茶用且共有29件,可見唐朝時茶具的發展已很可觀。《茶經》中,茶漏時稱漉水囊。
漉水囊濾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銅製成,因熟銅製的易附著青苔及汙物,便於清除茶中雜物,鐵則因鏽而腥澀,影響水味,不宜採用。居住山村的人, 有用竹、木製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攜帶,用生銅較好。袋子用青篾絲織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絹縫 制,還加上翠鈿作裝飾,直徑5寸,構長1.5寸。又用綠油布袋貯放全部濾水工具。
茶道茶寵的主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