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練武的主要方法
現在許多武俠劇中,古人都是武功高手,各種武功也是千奇百怪的,現在人也有武功,但是卻遠遠沒有影視作品中的那麼神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人怎麼練武,希望你們喜歡。
古代人開始練武的年齡
自古至今尤其自五代至今一直是窮文富武,而且古代貧富差距非常大,所以不是地主階級的家庭出身的孩子都很少能夠受到教育,到10歲開始就要為家裡做貢獻努力學生存的技能,遑論習武了。而地主階級的孩子父母一定是鼓勵孩子讀書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的,什麼樣的人家鼓勵孩子習武呢?一是將門之後,二是公侯九卿,這樣的政治敏感度比較高的人家。
除了唐代之外,文貴武賤那是很正常很自然的,正四品的武將見了正七品縣令都要低調的,當然,亂世的時候如三國和南北朝、五代時期百姓對於孩子習武都是深惡痛絕的,除了漢代和唐代之外,習武是深受普通家長包括地主階級深惡痛絕的。
古代人練武之前一般都會先扎馬步或者站樁,而且古人練武一般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一般都是4、5歲的樣子,其實馬步也好,站樁也好,本質不是為了下盤穩固的目的,雖然這是它的衍生效果,本質目的是為了“結體聚力”,也就是為了產生最大限度的整體力而產生的。因為整體力的產生,首先會改變人體上強下弱的弱點,變成下強於上。所以很容易出現下盤穩固的效果,影視劇裡主角秀功夫,就是扎馬別人撼不動,於是就誤導了觀眾,以為馬步等就是為了練下盤穩固的,但是凡事以這個目的去練的,很容易就練得下盤僵死,那是最大弱點。
馬步——尤其是經過改進的馬步——站樁是獲得整體力的的目前人們能發現的效費比最好的功法,所以這是目前最科學的練習法,也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不會過時的練法。不是守舊,而是確實非常好用。至於蹦跳的打法,拳擊的,李小龍的,那不是因為靈活,而是為了調動身體的動作頻率,放鬆身體。
古代中國戰場,主流是騎兵和槍兵的對決。而且中國古戰場規模大,兵種齊全,各兵種剋制非常講究,作者想象的那種槍林對扎,還能卷拿對手長矛,還太極“雀地龍”砍人,實在太臆測了。那種槍林對扎,是日本戰國電影看來的吧?那是日本才有的情景。中國古代還有雙人用的對騎兵大槍,你怎麼抓,即便作者臆測的情形出現了,你以太極“雀地龍”姿勢揮刀,怎麼保證能殺敵?沒練過冷兵器吧,揮刀劍也是要求姿勢和力量的配合的,否則無法給對手造成有效殺傷。
尤其地趟類武功,那是單兵江湖對殺出現後,才有的。戰場上,就像作者自己前邊說的,你一旦倒地,別人踩也踩死你。
古代軍營練兵,另有一套東西,那是要求幾個月就能出一批能打的兵的,誰還站樁?!為了穩固?你人再穩固也敵不住馬的衝擊力,槍林不是靠士兵的體力支撐的。戚繼光也說拳術無益於戰陣,無非起個練兵器前活動身體的作用。這說明古戰場還是兵器主流,大家還是練兵器殺法為主。沒有誰是先練了某拳才來的。
古代真正練武的人
古代人有武功,但和現在電影電視上的武功是兩回事。 現代人也有武功,比如武術比賽中的花架子,武警訓練的硬功夫等等,但這和古代的武功有很大的不同。 現代人說習武是為了強身健身,古代人決不會這樣說的,也許武功有強身健身的功能,但古代人長期習武至少是為兩個基本目的,一是打仗,二是做官。 武功最早產生的原因有二個,一是與野獸鬥,一是與人鬥。
人們分赴各名山大川、武學聖地,力圖探訪今天的武林江湖。但除了那些早已覆蓋著歷史煙塵的遺蹟,影視文學中的江湖似乎只是眾人內心深處的一個祕密世界,以至於近在眼前也無跡可尋,遠在千里反倒歷歷在目。在少林寺,在武當山,在陳家溝,在青城山,我們見不到金庸筆下深入人心的顛僧、狂道、隱俠和劍仙,滿眼所見的是比自己更尋常,比生活更無奇的渺小人物。 或許這正符合了中國深厚的隱逸文化。看透世事的高人,與其在俗世中沉浮,不如遺世而獨立。
在這些武學聖地的採訪和探尋中,正是一些看來普通尋常的人物在我們的時代傳承著中國功夫的香火。這讓人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也許江湖歷史的本來面目和今天一樣平淡無奇,但在後人的世界裡卻成了傳奇。 傳奇的主人公便是武俠。很多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都很渺小。從平凡到偉大,通常不過是趕上了一個契機。或許正是這個不算髮現的常識,讓他認識到每人心中英雄俠客的情結。
上古的俠客“為知己者”浪擲生命。這種沒有正義的報恩意識,體現了普通人要求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居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隨著武俠精神的昇華,他在社會大眾心目中達到了更高的倫理價值。 武俠就是一個普通人的白日夢,這個夢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中諸如友情、義氣和犧牲等觀念,來實現心靈的共鳴和認同。這種將武俠描述為成人童話的觀點也許並不新鮮,但精神上的尋根情節,是李馮對武俠價值的另一個看法。“儘管西方的許多意識形態在生活中如魚得水,但中國人思想的胃口似乎還是需要一點中國自己的東西。說來似乎令人沮喪,因為這種東西似乎只有在古代的武俠精神中存留得更多。
而這種東西經過漫長曆史的洗禮,在不知不覺中深入骨髓,餵養著我們的精神。” 事實好像正是如此。武俠令人著迷的,正是他們令人傾慕的人格魅力:重義輕生,捨己助人,義薄雲天,一諾千金……司馬遷在《史記》中特地為刺客和遊俠列傳,正是因為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的偉大品德,它往往為普通人嚮往而所欠缺。這種精神儘管在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也有存在,但遊俠的這些品質似乎離普通人的生活境界更加接近,而實現通往那個精神層面的梯子,就是功夫。
相對於傳統的中國武術,功夫似乎是以一個電影名詞出現的。功夫首先是視覺藝術,但永遠擺脫不了一點形而上的東西。這在金庸身上最為明顯,而古龍則通過對人物個性的強調而選擇了另一種價值取向。孫式太極拳當代掌門人孫永田認為,金庸的小說雖然把傳統的功夫帶到了神話般的境界,但真正的功夫從未像小說中寫的那樣神乎其技。正如陳氏太極的創始人陳王廷所言,“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真正的俠客和武功高手通常將自己深深地隱藏在江湖,功夫只是娛樂他們精神世界的工具。
中國人武俠情結的另一個根源在於對個人價值實現的渴望和對社會不公的心靈反抗。“物不平則鳴”織就了中國人俠客情結的歷史根源。儘管當個體的自由精神與國家制度和名教綱常日益發生衝突後,俠客終於在集團暴力的驅逐下浪跡江湖,但即便經歷了數千年名教綱常的嚴格限制後,武俠情結依舊讓路見不平的俠客成為平民宣洩不公的永恆代言人。“濟貧自有飛仙劍,爾且安心做奴才。”但《青春之歌》的作者楊沫卻認為,她之所以單身離家走上革命道路,與那時讀武俠小說“很有關聯”,因為“除暴安良的動機和救民水火的革命思想本來就是吻合的”。
《韓非子·五蠹》中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遊俠歷來是正統文人痛恨的人群,因為他們能通過文人短缺的個人武力實現自己的意志;但遊俠又是文人千古的夢想,無論是李白還是金庸,各代知識分子都不吝用文字讚美他們。 武俠,功夫和江湖。這是虛虛實實世代相傳的神話,沒有人相信它,卻永遠有人願意相信它。 武俠,功夫和江湖。這是虛虛實實世代相傳的神話,沒有人相信它,卻永遠有人願意相信它。
練習武術的好處
1、健體修心
武術始終讓個體的心身處於不斷的協調配合當中,並適當加以外在的壓力進行艱苦的訓練,達到與常人不一般的體質特徵。如有力,強健,有毅力等。練習武術的核心就是強身健體,修心養性,陶冶情操,講武德。
2、治安防身
武術在各種非常時期,對自保和他保有著很強的威力。通過智慧和力量的組合,可以完成特殊的除暴安良的防身任務。不僅可以有效治服壞人壞事的發生發展,還可以保全自己不受侵害。
3、鍛鍊意志
練武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磨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常年有恆,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克服消極逃避關,鍛鍊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鬥意志。經過長期鍛鍊,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於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4、豐富生活
武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無論套路表演,還是散手比賽,歷來為人們喜聞樂見。唐代大詩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贊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描繪。漢代打擂臺,”三百里內皆來觀“。都說明無論是顯現武術功力與技巧的競賽表演套路,還是鬥智較勇的對抗性散手比賽,都會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5、交流技藝
武術運動蘊涵豐富,技理相通,入門之後會有”藝無止境“之感。群眾性的武術活動,便成為人們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良好手段。隨著武術在世界廣泛傳播,還可促進與國外武術愛好者的交流。許多國家武術愛好者喜愛武術套路,也喜愛武術散手,他們通過練武瞭解認識中國文化,探求東方的文明。武術通過體育競賽、文化交流等途徑,在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
中國拳王爭霸賽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