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得利的歷史典故介紹
漁翁:比喻第三者。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隻河蚌張開蚌殼, 在河灘上晒太陽.有隻鷸鳥,從河蚌身邊走過,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合上,把鷸嘴緊緊地鉗住.鷸鳥用盡力氣,怎麼也拔不出嘴來.蚌也脫不了身,不能回河裡去了.河蚌和鷸鳥就爭吵起來.鷸鳥甕聲甕氣地說:“一天、兩天不下雨,沒有了水,回不了河,你總是要死的!”河蚌也甕聲甕氣地說:“假如我不放你,一天、兩天之後,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別想活,總要餓死!”河蚌和鷸鳥吵個不停,誰也不讓誰.這時,恰好有個打魚的人從那裡走過,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去了.
這個寓言故事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
戰國時候,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國派謀士蘇代去勸說趙王。蘇代就給趙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晒太陽,它剛剛張開貝殼,水鳥鷸就伸出長嘴去啄蚌肉,蚌連忙收緊貝殼。將鷸的長嘴夾住了。鷸鳥生氣地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麼活下去?”蚌也毫不讓步地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當鷸和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一位漁翁發現,他毫不費力就把它們捉住了。
蘇代告訴趙王,趙國攻打燕國就如同鷸蚌相爭,兩國都得不到好處,而強大的秦國就會像漁翁一樣得到便宜。
這個故事後來被概括成了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用來比喻爭奪的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漁翁得利的歷史典故辨析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漁翁得利
【同韻詞】粗心浮氣、適情率意、以售其伎、張筵設戲、叩閽無計、雲階月地、牛眠地、抅奇抉異、吹脣沸地、辭不達意、......
【年代】古代
成語出處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燕王派蘇代去趙國遊說趙王不要戰爭,講述一隻河蚌在岸上夾住一隻鷸鳥的長嘴,雙方爭執不讓,最後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如果燕趙發生戰爭,秦國就像漁翁那樣輕易吞併燕趙。趙王只好放棄戰爭的打算
示例
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漁翁得利對牌&漁翁得利是漁翁得利對牌的簡稱,漁翁得利對牌是御府工坊付雪飛大師2010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作品。
材質:新疆和田玉棗紅皮一級白玉籽玉
重量:童子漁翁40g 荷花漁翁43g
漁翁得利對牌由一塊玉料切割雕琢而成,色澤潤白,質厚縝密,油潤光滑,精光內蘊,浮雕漁翁,歡笑如意,高額長鬢,生動形象,身形強健,和諧有力,山巒疊嶂。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典故
2.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
3.鷸蚌相爭有什麼典故
4.畫蛇添足的典故
5.鷸蚌相爭的成語典故
欲速則不達的典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