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的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成語故事是歷史的積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東晉時期,有一個名叫陶淵明的人,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體,為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他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

  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陶淵明不想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於是,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裡,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匿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由於家鄉潯陽一帶水旱災害連年不斷,所以,他靠著微薄的田產,維持著一家老小的生活,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即使如此,陶淵明也不羨慕榮華富貴,而是喜愛清靜閒散的田園生活。他一面耕田,一面讀書寫詩,不僅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十分逍遙自在。

  大概二十八歲那年,陶淵明為自己寫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傳》。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

  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樣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作為自己的號了。先生喜愛閒靜,不多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很喜歡讀書,但對所讀的書不執於字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的意義有一些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愛喝酒,可是因為家裡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我這個情況,所以時常備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裡去總是把他們備的酒喝光。——《五柳先生傳》

  【求解驛站】原意是讀書只領會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多下工夫。現在則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不深入瞭解情況,只想懂個大概。

  【活學活用】對待學習應採取認真的態度,那種~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妙語點撥】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徵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閒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生活在一個崇尚自由、盛行玄學之風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說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係。

  【近義】囫圇吞棗、淺嘗輒止

  【反義】窮源竟委、尋根究底

  相關人物介紹: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不言而喻成語故事
如飢似渴的成語故事
相關知識
不求甚解的成語故事
不求甚解的成語典故
關於三寸不爛之舌的成語故事
不由自主的成語故事
不知所云的成語故事
不識時務的成語故事
不名一錢的成語故事
不可多得的成語故事
反求諸己的成語故事
不名一錢的成語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