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的原型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30日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真的是“滿洲第一才子”?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由於從小都受到了良好教育,因此納蘭性德兄弟都極具才學,文武兼備。這在當時的滿洲貴族中實屬難得。尤其是被視為滿洲第一才子的納蘭性德,更是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正黃旗人,葉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後來為避太子“保成”的名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他是武英殿大學士明珠的長子,康熙十五年***1676年***21歲時參加了殿試,得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但他並沒有如願成為翰林院庶吉士,而是受到皇帝的賞識留在身邊伴駕,後升為一等御前帶刀侍衛,是武官正三品。一生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擅長於詞。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評價他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雖然祖輩們是靠軍功起家,但納蘭性德卻完全是家族的另類。作為一代風流才子,這位貴胄公子的愛情生活常常為後人津津樂道,並引發了許多流傳於坊間的緋聞韻事。實際上,納蘭性德是一個多情而不濫情、傷情而不絕情的人。愛情是他詩詞創作的一大源泉。1674年,納蘭性德19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為妻,賜淑人。這一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後,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感情篤深。可惜僅過了三年,盧氏便因難產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了極大的痛苦。悲傷之餘,他為亡妻寫了許多悼亡詩詞。

  後來,納蘭性德又續娶官氏,並有側室顏氏。可是亡妻盧氏的影子總也不能從他的生活中消失,有學者甚至認為納蘭詞風為之而變。值得一提的是,傳言納蘭而立之年,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不久納蘭性德去世,沈宛在產下了一個遺腹子後離開京城回到江南,直至終老。或許是對這位英年早逝的才子有過多的想象,後世不斷將一些悽婉的愛情故事加在他的頭上,其中最著名的一則傳言是,納蘭性德早年曾有一位青梅竹馬的表妹,後來被迫入宮,含憤自盡云云。更有傳言稱,康熙皇帝寵愛的惠妃正是納蘭性德的婚前戀人。

  由於納蘭性德特殊的家庭出身、傳奇般的性格和經歷,後世許多研究者認為,他就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據說當年曹雪芹寫《紅樓夢》,稿未完而人先亡。搶先得到手稿的和珅將其呈獻給乾隆皇帝,而乾隆皇帝在翻閱後說:“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把《紅樓夢》與納蘭家聯絡起來,這種說法儘管尚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納蘭性德與賈寶玉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曹雪芹的《紅樓夢》也確實受到了納蘭性德的影響。

  原來,納蘭性德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同為康熙皇帝的侍衛,二人僅相差四歲,並共事了八年,交情很深。後來曹寅離開北京到南京任江寧織造,多年後納蘭性德隨康熙帝下江南時還去拜訪過曹寅。他們都極富文采,同是帝王的近臣,並且都與皇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曹家自曹寅的祖父起為滿洲貴族的包衣,屬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當過皇帝的侍讀,曹雪芹的姐姐是禮親王之子平郡王納爾蘇的王妃。此外,他們兩家都曾自覺不自覺地捲入宮廷權力爭鬥,經歷了榮辱盛衰的輪迴。當納蘭性德去世10年後,曹寅與友人思念起這位好友時,曾在自己的詩作中哀嘆:“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

  相關資料介紹:

  1、賈寶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媧補天剩下未用的一塊頑石和神瑛侍者轉世真身,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賈府通稱寶二爺。因銜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自幼深受祖母賈母疼愛,住賈母院。十二三歲時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觀園怡紅院。他與表妹林黛玉心靈相通,互為知己,發展了一段世間少有的純潔之愛。然在賈府家長的刻意為之下與表姐薛寶釵成婚。婚後一二年中舉,旋出家,回到青埂峰。

  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緣***是《紅樓夢》三大主線之一。賈寶玉形象帶有曹雪芹自傳的色彩,但其本質上屬於藝術虛構,是作者有意識塑造的集意淫、補天濟世、正邪兩賦三大美德於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具創新性。

  賈寶玉是《紅樓夢》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說充分描寫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環境和他的具體境遇的 新版《紅樓夢》少年賈寶玉-于小彤各方面特點,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長的主客觀原因。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醜惡和腐朽無能,使他因自己生為男子而感到終身遺憾;另一方面,少女們的純潔美好又使他覺得只有和她們在一起才稱心愜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讀四書、五經,但家塾的內容和風氣是那樣的腐朽敗壞,那些循著這個教育路線培養的老爺少爺們是那樣的庸陋可憎,他對於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家長從小把他交給一群奶孃丫鬟。那些圍繞著他,各以一顆純真的心對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啟蒙老師。丫鬟們的深摯純潔、自由不羈的品格感染著他,她們由於社會地位所遭到的種種不幸也啟發著他。在賈寶玉的直感生活裡,她們和那些以世俗男性為主的居於中心統治地位的勢力,在每一點上都形成鮮明的對照:聰明和愚蠢,純真和腐朽,潔淨和汙濁,天真和虛偽,善良和邪惡,美好和醜陋。賈寶玉在這樣的環境裡,逐漸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愛憎傾向。

  2、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納蘭氏,原名成德,後改名為性德,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

  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臺。金石臺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後一病不起。七日後,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

張青和孫二孃的趣聞
雍正為什麼殺死自己生母
相關知識
賈寶玉的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胡玉貴原型是誰
鳳囚凰容止的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高小琴結局死了嗎_人民的名義高小琴結局背景誰演的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高小琴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副國級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李達康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歐陽菁人物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丁義珍原型是誰
人民的名義趙瑞龍原型是誰_結局是什麼_是幕後最後BOSS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