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周宜壺是怎樣的
壺為盛酒之器。青銅禮器中的壺自商至春秋、戰國,一脈沿續,製作未曾中斷過。下面小編向大家介紹西周周宜壺,希望大家喜歡閱讀。
此壺器形碩大,重達16公斤,高58釐米,整器橢圓形,儲存完整,留有壺蓋.壺蓋的子口伸入器內.長頸,鼓腹下垂,下置圈足外撇.頸兩側設龍首環耳.蓋沿器頸飾一週對稱的回首鳳紋,鳳首上逶曲的羽冠長垂至地,尾部作上下捲曲狀,鳳紋線條粗獷,腹部用蟬紋作為帶紋,縱橫交錯,交匯點為一凸起的菱形.腹部的紋飾分四區,各區內均無紋飾.壺器與壺蓋均刻銘文,器四行,蓋六行,均鑄銘文:"周宜作公己尊壺,其用享於宗,其孫孫子子萬年永寶用."共二十四字.銘文大意為:周宜為公日己作尊壺,用於宗廟祭祀,子子孫孫要永遠寶用.最後一字為氏族徽記.
歷史流傳
此"周宜壺"與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周宜壺"屬一對舊物,二壺的器形、銘文均相同.臺北故宮收藏的"周宜壺"壺蓋遺失.該對"周宜壺"製作於西周中期,系清宮舊藏之物,著錄於乾隆年間編著的金石名著《西清古鑑》.晚清自清宮佚失後,經丁彥臣、劉體智收藏.丁彥臣***1829-1873***,浙江歸安人,精鑑賞,著有《梅花草菴藏器目》.劉體智***1880-1963***,安徽廬江人,字惠之,號善齋,室名小校經閣,曾任上海實業銀行行長,為著名甲骨、銅器收藏家,著有《善齋彝器圖錄》、《善齋吉金錄》、《清代紀事年表》等.
2005年,"周宜壺"在流失百年後出現於上海崇源的秋季拍賣會中,擁有者為一位美國華人.拍賣前希望"周宜壺留在國內"的呼聲一片,拍賣當日的競爭也格外激烈,最終536號神祕買家以2640萬元的人民幣購得該器.該買家競拍結束後,就離開了現場.無從得知買家身份.進而,"周宜壺是否留在國內"成為一個新的疑問
延伸閱讀:
凝聚了古人智慧的青銅器,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當時高超的冶煉技術、生產規模和鑄造工藝。而以青銅器為代表的青銅文化,可以無愧地展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那個光輝燦爛的歷史時代——青銅時代。我們知道,最早的青銅器,或為權力的象徵,或為廟堂之禮器,或為歷史事件的紀念物,無不顯示其神聖與莊嚴;西周以後,隨著“明上下,別等列”的禮樂制度衰敗,青銅器皿的使用範圍,已逐步擴大到貴族的生活中。作為禮器和貴族生活用品的青銅器,不論造型、規格和紋飾都有明顯的差別;自戰國以來,受儒家子弟崇拜的青銅器,只是禮器部分……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我國遠古文化的傑出代表——青銅器越來越引起世人的重視,而***現象也愈演愈烈。其實,青銅器的***與仿古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不同朝代還有不同的講究。下面,我們就和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組組長丁孟先生一起追根溯源,回顧一下過往朝代青銅器的作偽和仿古情況。
歷史上的孔祥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