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有什麼教訓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死難在荊州的關羽報仇,大舉討伐東吳,結果以慘敗告終。一次戰役的成敗,要分析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這些因素當中,也包括指揮者的個人情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夷陵之戰的教訓

  劉曄對劉備的脾氣了解得滾瓜爛熟,對敵情有充分掌握,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劉備大規模出兵了。

  而蜀漢方面,對於劉備出師的分析,基本上一面倒:反對。諸葛亮、趙雲和黃權等高層軍政人員,都持否定態度。尤其是趙雲的分析,在史書上都有記載,他說:我們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孫權,我們不能偏離這個戰略,如果貿然徵吳,到時候可能陷入長期消耗的地步,“兵勢一交,不可卒解”。這裡要給趙雲點個贊,他事先就看出了此戰將是一場消耗戰。

  任何主動進攻的戰爭,如果打成消耗戰,都是不理智的。孫子兵法雲:“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就算沒有什麼高明的戰略戰術,只要行動迅速,反而能取得勝利;如果陷入長期鏖戰,就算用盡各種計謀,也終究是個戰敗的下場。

  劉備如果冷靜一點,就會看到這不利的一點。然而,為兄弟報仇的衝動模糊了他的戰略眼光,扭曲了他的戰術觀念,他執意用兵,而且還自信滿滿地說:“吾用兵老矣。”這就是常說的“怒而興師”,是用兵大忌。因為高層的過於情緒化,會導致戰略目標的模糊和不確定,一個只為發洩情緒的戰略行動怎麼可能目標明確呢?

  劉備的軍事行動也有點散亂。他追擊東吳陸遜的部隊,跨過幾百里山林,越前進越分散,最後將大軍分佈在山地起伏,叢林密佈的地帶。鋪開的範圍越大,戰鬥力就越渙散。而且盛夏時節軍隊駐紮在叢林密佈之處,是容易被火攻的,當時遠在北方的曹丕都看到了這一點,說劉備必敗。

  劉備有豐富的戰爭經驗,為什麼會犯這麼個低階錯誤呢?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他太焦躁,報仇的動機掩蓋了戰略目的。蜀軍到底是來幹嘛的?千里迢迢翻山越嶺而來,“緣山截嶺”,應該有所收穫,見好就收,見不好就撤,一切以戰略目標為最高原則。

  而劉備呢?當時他認為不狠狠教訓一下東吳就對不起關羽,當然,他也有奪回荊州的企圖,然而為兄弟報仇的意圖干擾了他的軍事意圖。陸遜也摸透了劉備的情緒,利用劉備滿懷怒火得不到發洩的心理,一直拖住他,你越想報仇我越不跟你交鋒,讓敵人在憤怒的狀態中乾耗著。

  憤怒是不能持久的,久而久之,就會焦躁、疲勞,進而喪失起碼的智慧,連密林地帶在氣候乾燥的時候不宜駐軍的基本常識都忘記了,最終導致出現陸遜所說的“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於是陸遜發動火攻,給每個士兵一把茅草,點個火,以極其微薄的成本擊敗劉備,“破其四十餘營”。這就是有名的“火燒連營”。劉備到戰敗的那一刻,都還出現明顯的個人情緒,“大慚恚”,又慚愧又生氣。到白帝城的時候,還寫信給陸遜,問他還敢不敢再戰一次,個人情緒太濃厚了。

  在控制情緒方面,曹操明顯有優勢。公元213年,為報赤壁之仇,曹操再徵東吳,結果被綿綿春雨阻住南下步伐,孫權寫信給他說:江水上漲,您還是走吧,“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但曹操並不生氣,在冷靜判斷客觀形勢,認為撈不到半毛錢好處的情況下趕緊撤,不為情緒所左右。

  夷陵之戰後蜀吳為何和好

  劉備征伐東吳,結果在夷陵被東吳的陸遜打敗。這場夷陵之戰被稱作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此後三國再也沒有這樣的大戰。劉備失敗後,逃歸回到蜀漢國境內,在永安城安頓下來,從此一病不起,於第二年四月病逝於永安宮。可以說,劉備之病,是因為打了敗仗羞愧惱怒有著直接的關係。劉備起兵,是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起兵之初張飛被殺,也是間接死於這場戰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劉備的夷陵之敗,是舊仇未報又添新恨。可是,劉備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八月兵敗,十月卻和東吳講和了。和約雖然是由孫權首先提出來的,但劉備為什麼要放著這新仇舊恨不報,而要和孫權講和呢?

  戰役之初,孫權為了防止兩面受敵,只好向魏國的曹丕稱臣,以便專心對付劉備。曹丕讓大臣討論,要不要出兵和吳國一道征伐蜀國?大臣王朗認為,雙方還未交兵,這時候不應出兵。要在他們勢均力敵時,出兵促成勝敗局勢。即便這樣,也要選擇有利時機有利地形出擊,一戰成功不留後患。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後來劉備失敗,蜀國留在江北的黃權部隊投降了魏國。可以說,魏國這是不戰得利。從東吳來說,儘管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但自己的消耗也同樣是很大的。如果這時候劉備繼續來攻,孫權很可能面臨著魏國方面的夾擊。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東吳八月打敗了劉備,九月就遭到了魏國的攻擊,只是由於孫權早有防備,戰事才沒有形成規模。所以說,孫權首先提出來講和是可以理解的。假如兩國始終處於一種敵對狀態,這是魏國最願意看到的局面,因為在“鷸蚌相爭”之後,得利的肯定是魏國這個“漁翁”。不管是兩敗俱傷還是一方徹底打敗了另一方,魏國都會是輕而易舉地出來收拾殘局。也就是說,吳、蜀兩國交戰,魏國一定會從中得利,繼續對抗下去,魏國就會繼續得利。劉備和孫權都明白這一點,所以兩家必須暫時講和。

  那麼,除了這個大的戰略態勢,從劉備自身來說,為什麼要和東吳講和呢?

  劉備東征,帶走的蜀漢國兵力,一說是四萬,一說是五萬,因為劉備幾乎是隻身逃歸,江北的黃權部隊又整體投降了魏國,所以說,這支東征部隊是全軍覆滅。劉備原來由關羽率領的部隊也是全部被殲滅和收編,所以,劉備這次東征應該是蜀國半數以上的軍隊。三國時期,蜀國人口不過百萬,整個國家又能動員多少參戰人員?劉備失敗,人員損失巨大,武器裝備軍需物資更是一樣也沒有帶回來,可以說,劉備的這次損失,是大傷了蜀國元氣,輸了個一乾二淨。劉備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佔領成都,劉璋投降,到章武二年***公元222***和孫權簽訂合約,前後不過八年時間。在這八年當中,劉備多是靠著自己的威望來統治這一地區,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把內部整合成一體,後來的朱褒、雍闓反叛就是證明。所以說,無論是內外形勢還是蜀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劉備都沒有能力再主動一戰。這和他的遺囑留李嚴鎮守永安不一樣,李嚴是防守,防守作戰可以全民動員。總起來說,既然無力主動一戰,孫權來講和,可以說是正中下懷,劉備又怎會不同意呢?

  劉備是在章武二年秋天的八月收兵回到巫縣的,當年十二月就已經病得很重了,這當中,十月將諸葛亮招來,讓他負責在成都營建南、北郊祀的祭壇。這說明,劉備很清楚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也就是說,劉備知道自己已經來日無多了。所以,當孫權派使者來請求講和的時候,劉備馬上就同意了,還派出了太中大夫宗瑋前去辦理此事。

  劉備辦理此事,還有在為兒子留下一份政治遺產。假如將此事留給兒子,這件事情會讓劉禪非常為難,不講和,外部環境不允許這樣做;講和,又明顯要揹負著和“殺父仇人”媾和的沉重壓力。劉備把這件事處理完,劉禪在以後完全可以不帶任何負擔,只根據現實的形勢去做就行了。

  當然,不管是外部形勢所迫還是內部現實情況讓劉備必須這樣去做,都反映出劉備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勇氣。一個皇帝,能夠承認自己失敗已經不易,失敗後能夠和對手講和更是難之又難。劉備能夠不顧面子、不計前嫌和孫權講和,的確不是每一個集團首領都能夠做到的。在三國鼎立之前,劉備的處境並不算太好,尤其是和曹操、孫權相比,那更是相去甚遠。但一個個有實力的諸侯都灰飛煙滅之後,劉備卻最終有了一個國家,通過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劉備的非常之處。

  

蜀漢歷史基本簡介
三國謀士簡雍
相關知識
夷陵之戰有什麼教訓
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有什麼聯絡
赤壁之戰有什麼影響
澶州之戰有什麼背景
夷陵之戰是怎麼回事
傳統文化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有什麼聯絡
薛之謙有什麼感人的歌詞
債券和借貸之間有什麼區別
夢見星星之火有什麼意思
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之間有什麼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