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歷史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8日

  唐代李世民時期的歷史故事又很多,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1

  “貞觀之治”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經過長期的戰亂,無數土地荒蕪,人民更樂於和平***,謀生也變得相對容易等等。但這些因素並不起決定作用,李世民大帝個人的優秀才是最主要的因素,李世民大帝和他的謀士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人,組成了一個高效、廉潔、睿智的管理團隊,互相勉勵督責,兢兢業業從事國家建設。在人民尊重和信任的支援下,推行廉潔政治,獲得空前成功。 李世民嚴厲地控制自己不去觸及“絕對權力”這根使無數君王墮入深淵的魔杖,並且鼓勵和接受最難堪的逆耳之言。他對官員們要求:“君主如果剛愎自用,自以為比別人聰明,他的部下一定諂媚他。結果君主失去國家,部下也不能單獨保全。隋王朝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諛楊廣,以保他的富貴,結果也難逃一死。各位應以此為戒,對國家大事有意見,一定要報告給我。”

  有一次,他下令男子年齡雖不滿十八歲,但體格健壯,也應徵集當兵。魏徵拒絕在詔書上署敕,李世民告訴他:“這都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報年齡。”魏徵說:“陛下常說:我以誠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詐欺;可是你卻先失去誠信。”李世民愕然,魏徵說:“陛下不以誠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詐欺。”李世民立即收回命令。李世民又下令凡官員偽造資歷,限期自首,否則處死。限期過後,又有查獲,李世民命即斬首。

  大理少卿戴胄忠***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副院長***卻只判流刑,李世民大怒說:“你故意使我說話不算話!”戴胄忠說:“陛下命令,不過一時的喜怒。法律卻經過慎密研究,頒佈天下,人民共守。陛下應忍小忿而存大信。”李世民大喜說:“你執法如此嚴正,我還有什麼憂慮!”李世民又大修洛陽宮殿,給事中張玄素說:“陛下當初克復洛陽,把隋王朝宮殿全部燒掉,不到十年,卻加倍經營。為什麼從前厭惡它,而今卻效法它。

  這種情形,比楊廣更壞。”李世民變色說:“你說我不如楊廣,那麼比子受辛如何。”張玄素說:“如果不停工,就跟子受辛一樣。”李世民嘆息說:“我考慮不周到,才有此錯誤。”賞賜張玄素綢緞二百匹,立即停工。李世民的兒子李恪親王打獵時傷害農民,被御史柳範彈劾。李世民責備親王府長史權萬紀:“這都是權萬紀不能規勸阻止,罪應處死。”柳範說:“房玄齡還不能阻止陛下打獵,怎麼能單單責備權萬紀。”李世民大怒回宮,很久很久,怒氣平息,發現自己理屈,馬上再出來召見柳範嘉勉。

  篇2

  洛陽、虎牢之戰是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至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洛陽、虎牢***今中國中部河南省滎陽汜水鎮西北***各個擊破王世充、竇建德軍的一次重要作戰。

  王世充原來是隋東都洛陽守將,隋煬帝死後,他在唐朝武德二年四月稱帝,國號鄭,並利用唐軍在河東作戰無暇顧及東部的機會,奪取了唐朝在河南的部分土地。柏壁之戰後,李淵為奪取中原,採取先鄭後夏***竇建德已稱夏王***、各個擊破的方略,唐朝武德三年七月,命令李世民領兵8萬向東攻打王世充。同時派遣使者與竇建德言和修好,使他保持中立。王世充從各州鎮挑選勇士聚集洛陽,命令他的三個侄子在分別鎮守襄陽***今屬中國中南部湖北省***、虎牢、懷州***今河南沁陽***等重要地點,命令他的兄長、兒子防守洛陽,他親自率步騎3萬迎擊唐軍。

  李世民率步騎5萬進軍慈澗***今河南新安東***,王世充被迫撤回洛陽。李世民於是決定先掃清外圍然後攻城,經過八個月的作戰,唐軍攻克回洛城,並佔領虎牢,河南50餘州相繼歸降。李世民率軍進逼洛陽,經過一番激戰,將其合圍。王世充困守孤城,缺乏糧草,民心頹廢,幾次派使者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得知洛陽危急,怕唐滅鄭後危及自己,決定先聯合鄭國攻擊唐朝,然後找時機滅鄭,再奪取天下。於是率兵10餘萬西進,連續攻克管城***今河南省省會鄭州***、滎陽***今屬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進到虎牢的東面。

  李世民與部下商議對策,部將多主張退避。他力排眾議,決定分兵圍困洛陽,佔據虎牢要地,阻止竇軍向西進軍,一舉兩得。由於虎牢地形險阻,竇軍不能前進,駐紮了1個多月,多次作戰不利,士氣低落,將卒思鄉。李世民得知,引誘他出戰。竇軍果然全部出動,李世民下令騎軍隊直衝人竇軍。竇建德正和群臣議事,唐軍突至,前後夾擊,陣勢大亂。唐軍追擊30裡,俘獲5萬多人,竇建德受傷被俘。李世民回軍洛陽,王世充就投降了。

  此戰,李世民圍城打援,避銳擊惰,奇兵突襲,一舉兩克。至此唐王朝的統一事業基本完成。

  篇3

  唐太宗在曾說過“塞切直之道,為忠者必少,開諂諛之道,為佞者必多。”為防佞杜讒,他曾決定對專挑人小毛病,打小報告者“以讒人之罪罪之。”這在《唐鑑》中是有摘錄的。貞觀十年八月,太宗對群臣說:我提倡直言的作法,為的是有利於國家。而最近到朝廷彙報工作的人,很多都是進行人身攻擊的細碎小事,自今以後如再有這麼幹的人,定按以讒言害人治罪,這股歪風一下就剎住了。

  《唐鑑》中有記錄過這樣一件事:太宗曾指著殿下一棵樹讚歎不已,殿中監***官員名***宇文士及隨聲附和也連連稱讚樹好。太宗對他說,魏徵曾勸我遠離佞人,我不知道佞人是誰,心中懷疑是你,現在看來果然不錯。投機不成的宇文士及嚇得連連叩頭謝罪。

  貞觀之初,唐太宗體恤百姓的典型事例莫過於吞食蝗蟲。在《貞觀政要》中有這樣記載。貞觀二年,京師一帶大旱,蝗災肆虐,一日他視察災情,隨手捉住幾隻正在蠶食禾苗的蝗蟲說道,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當食我心,無害百姓。說著就要將蝗蟲吞食,左右急忙阻攔,惟恐致病,太宗說,朕所期望的是移災自身,談什麼病不病的,隨之將幾隻蝗蟲吞入腹中。貞觀三年,又逢水患,李世民雖無回天之力,但他心繫百姓疾苦,身體力行與他們共渡難關。這對善良的窮苦百姓來說已經足夠了,正如史書上記載說:“上勤而撫之,民雖東西就食***外出逃荒***,未嘗嗟怨。”

  這種事例在太宗身上並不少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名為“七德舞”的詩中,即有多處吟唱。如:“亡卒遺骸散帛收”說的是貞觀初,太宗下詔撥出專款尋找和安葬,在征戰中陣亡將士的骸骨,並隆重祭奠。“飢人賣子分金贖”,指的是貞觀二年大災,有賣兒女者,詔出御府金帛盡贖之,還其父母。“怨女三千放出宮”,指的是太宗認為宮女幽閉深宮,有違人性,將三千餘宮女放回民間,嫁人過正常生活。“死囚四百來歸獄”,指的是貞觀六年,被判死罪的囚徒共三百九十人,太宗稽核後,放歸家,令他們明年秋天,返回就刑。結果到第二年的規定日期,全部返還,太宗很高興,隨即全部赦免了他們的死罪。“李績嗚咽思殺身” 說的是大臣李績得重病,醫生說:需得龍鬚灰,方可療之。太宗自剪須燒灰賜之,服訖而愈。李績叩頭泣涕而謝,表示要誓死效忠太宗。“含血吮瘡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指的是在戰爭期間一個叫李思摩軍士中箭,太宗親為吮血,李思摩感動得高喊一定要拼死沙場,以身報國。如此等等,這些事不僅史料中有,更在民間廣為流傳,其影響力不容低估。.

  李世民與一般皇帝的不同之處還在於,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位威嚴的帝王,而在生活中也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行為舉止和思想感情,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有一次,魏徵出差回京,見到太宗就問,聽很多人說,陛下要去終南山巡遊,而且外面的隨從和警衛都已整裝待命,可是陛下最終沒去是怎麼回事呀?唐太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起初確有巡幸終南山的打算,朕後來一想怕你回京責怪我,所以就取消了這個計劃。

  除此之外,還有這樣一件事,唐太宗喜歡狩獵,魏徵曾勸說過他少在這上面花時間。一次,太宗正把一隻狩獵用的鷂鷹架在手臂上玩耍,老遠發現魏徵朝這邊走來,急忙把鷂鷹藏在懷裡,魏徵也沒注意到,一五一十地彙報著工作,沒完沒了,太宗只好耐著性子聽,等到魏徵走後,掏出一看,鷂鷹已經悶死了。魏徵年長太宗十七歲,太宗不僅尊重他的才學和耿直,也把他視為良師益友,魏徵死後太宗失聲痛哭,五日不朝。

 

  看過的人還:

1.歷史傳奇故事大全精選

2.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3.玄武門之變的故事

4.真實的歷史故事

5.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初中歷史常見的成語典故
精忠報國曆史故事
相關知識
李世民的歷史故事
李世民的歷史事件有哪些_李世民的歷史事件介紹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歷史評價
關於李時珍的歷史故事
關於李時珍的歷史故事
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
張冠李戴的歷史故事
李斯的歷史故事
有關讀書的歷史故事黑板報
關於成功的歷史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