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的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目不識丁***mùbùshídīng***,指連一個字也不認得,形容人不識字或沒有學問。出自《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以前,有個財主姓丁,他有一個兒子,都十多歲了,還什麼都不懂,請了好幾個先生,就是教不會

  他一個字。丁財主心裡可急壞了,一天他出榜文,聲稱若誰教會丁少爺一個字賞銀十兩。

  一位老秀才見了,心想:這孩子再笨,也不至於不知道自己的姓吧?況且,這個"丁"字筆畫簡單,又好寫,又好認,我怎麼會教不會他一個"丁"字呢?於是,他便揭了榜。

  到了財主家後,老秀才每天都叫丁少爺學習"丁"字,一晃就過了九天,丁財主要考丁少爺。老秀才怕丁少爺忘了,特意準備了一個釘子,讓少爺拿著,說:"萬一忘了,看看手裡的東西,就想起來了,懂嗎?"少爺點了點頭。

  秀才領著少爺去見丁財主,寫了一個"丁"字說:"小少爺,這個字怎麼念?"

  誰知少爺半晌,還是想不起這是個啥字。秀才趕緊提醒他:"你手上拿的是什麼東西"?

  少爺低頭一看,說:"一根鐵棒棒。"

  秀才一聽,氣得直跺腳:"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識'丁'不要緊,我的十兩銀子可完了。"

  從此,"目不識丁"這名俗語便傳開了。

  目不識丁的成語解釋

  目不識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英語】 1.nottoknowone'sABC;nottoknowasingleword2.totallyilliterate;denselyilliterate

  【近義詞】胸無點墨、不識之無

  【反義詞】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兩腳書櫥

  【解釋】丁:表示最簡單的字。目不識丁: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出處】《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宋代學者孔平仲在《續世說》中認為:"一丁字"應作"一個字"。因篆文"丁"與"個"相似,誤作"丁"耳。

  宋代學者洪邁,在《容齋俗考》中也說:今人多用"不識一丁字",謂祖唐書。以出處考之,乃"個"字,非"丁"字。蓋"個"與"丁"相類,傳寫誤焉。

  【示例1】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但即使'目不識丁'的文盲,由我看來,其實也並不如讀書人所推想的那麼愚蠢。"

  【示例2】我試問如果你母親要把你嫁給一個目不識丁的俗商,或者一箇中年官僚,或者一個紈袴子弟,你難道也不反抗? ★巴金《家》二十五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燈謎】

  ◎文盲***打成語一***;◎陌生人***打成語一***

  ◎同行十二載,未知木蘭是女郎***打成語一***;

  ◎認錯人***打成語一 ***; ◎目不識丁***打字一*** 謎底:甥

  【反義詞】學富五車、滿腹經綸

  【色彩】貶義

  

索橋的故事讀後感
白頭如新的成語故事
相關知識
目不識丁的成語故事
關於力不從心的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的成語故事歷史典故
路不拾遺的成語故事
兵不血刃的成語故事
罰不當罪的成語故事是怎樣的
風馬牛不相及的成語故事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
道不拾遺的成語故事
奮不顧身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