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常見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成語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明的結晶。隨著五千年曆史長河的積澱,漢語成語結構定型、形式簡潔、意義精闢,成為中華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塊瑰寶。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休慼相關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晉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輕的時候曾因受到族人晉厲公的排擠,不能留在國內,而客居到周地洛陽,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單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請到自己家裡,就像對待貴賓一樣地招待他。周子雖然年紀輕輕,卻表現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時候穩穩當當,毫無輕浮的舉動;看書的時候全神貫注,目不斜視,聽人講話的時候恭恭敬敬,很有禮貌;自己說話時總是忘不了忠孝仁義;待人接物時總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雖然身在周地,可是聽說自己的祖國晉國有什麼災難時就憂心忡忡;聽說到晉國有什麼喜慶的事情時就非常高興。所有這些表現,單襄公都看在眼裡,喜在心裡,認為他將來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晉國去做個好國君。因此,單襄公對周子更加關心、愛護。不久,晉國國內果然發生了內亂,原來一直害怕失去權力而排擠王室公子的晉厲公被殺死了。於是,晉國大夫就派人到洛陽來,把周子接了回去,讓他做了晉國的國君。

  【解釋】 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篇二:毛將焉附的故事

  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魏文侯對這件事並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麼多,怎麼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徵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遊。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內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揹著一簍喂牲口的草。

  魏文侯問道:“你為什麼反著穿皮衣背柴禾?”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子更重要,如果皮子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揹著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徵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於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並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矇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

  眾大臣深受啟發。

  【解釋】 焉:哪兒;附:依附。 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篇三:怙惡不悛的故事

  西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混亂,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16國時期。

  前趙的國君劉濯[zhuó],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

  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後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功,被封為大將。

  石勒對劉濯的篡[cuàn]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濯交戰,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於是,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sì]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銜,進爵趙王,領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雲馬,冕帶十二旒[liú],夫人封王后。

  石勒答應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

  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起攻戰。”,劉濯聽後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並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後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後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並無他意,但劉濯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做惡多端,不可饒恕!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於是,石勒設了太醫、尚方、御府諸令,並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

  公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濯,建立起後趙政權。

  【解釋】怙: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古代的成語典故和解釋
高中語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相關知識
古代不常見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古代不常見的成語典故及出處精選
古代不常見的成語典故及出處
不常見的成語典故
簡短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短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短篇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高中生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高中生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高中偏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