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是由於什麼形成的
日食是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日食的形成: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執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執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執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範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日環食是日食的一種。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這是因為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發生日環食時,體物的投影有時會交錯重疊。
日環食的本質實際上是因為月球離地球較遠,月球的本影不能到達地面而它的延長線經過了地面,而位於月影的本影延長線區域***偽影區***的人們就能看到日環食。如果月球離地球較近,月影本影能到達地面,則本影下的人們看到的是日全食。
日環食還與地球和月亮本身有關。因為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光的球體,所以太陽照射到光有時會被月球擋住。當農曆初一初二是就可能發生日環食。在以上日子中,如果地球、月球、太陽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日環食就發生了。太陽射出的光線被月球擋住,而在月球的陰影區內,人就不能接受到陽光,所以就無法看到太陽。又因為月球到地球的距離與月球到太陽的距離不同,且月球離太陽比月球距離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陽著住,只露出周圍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環食。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範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 ***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日食傳說:
由於古代存在圖騰崇拜,人們奉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為神。日食現象致使太陽受損,自然會引起恐懼,再加之統治階級或宗教的引導,以致人們誤以為是日食預示著“凶兆”。我國的古代統治階級認為出現日食,應該是君王不道,政局紊亂,得罪了上天,因此降罪天下,不僅僅是一般的警示問題。民間則認為是“天狗”這樣的惡神跟人作對,故意破壞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
佛教傳說中,釋迦摩尼十位弟子中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卻生性暴戾。天上玉帝知道後,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目連日夜修煉,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開啟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後,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賬。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民間就叫“天狗吃太陽”、“天狗吃月亮”。
因此古人面對日食後,都要採取“救日”行動。救日的禮儀,歷來是很豐富,主要有這樣一些:一,祈禱,告上天懺悔其罪,請求赦罪;二,擊鼓等,具體是告知上天的呼號,還是驅走惡神的陣勢,看具體情況;三,民間擊鼓,放鞭炮等,屬於驅趕惡魔的儀式。
日食的相關知識:
日珥
日珥是突出在日面邊緣外面的一種太陽活動現象。日珥出現時,大氣層的色球酷似燃燒著的草原,玫瑰紅色的舌狀氣體如烈火升騰,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如浮雲,有的似拱橋,有的像噴泉,有的酷似團團草叢,有的美如節日禮花,而整體看來它們的形狀恰似貼附在太陽邊緣的耳環,由此得名為“日珥”。日珥的上升高度約幾萬公里,大的日珥可高於日面幾十萬公里,一般長約20萬公里,個別的可達150萬公里。日珥的亮度要比太陽光球層闇弱得多,所以平時不能用肉眼觀測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直接看到。日珥是非常奇特的太陽活動現象,其溫度在5000~8000K之間,大多數日珥物質升到一定高度後,慢慢地降落到日面上,但也有一些日珥物質漂浮在溫度高達200萬K的日冕低層,即不附落,也不瓦解,就像爐火熊熊的鍊鋼爐內居然有一塊不化的冰一樣奇怪物質,而且,日珥物質的密度比日冕高出1000~10000倍,兩者居然能共存幾個月,實在令人費解。
日冕
日全食時,黑暗的太陽外圍是銀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陽上,因此稱為日冕。
太陽最外層的大氣稱為日冕。日冕延伸的範圍達到太陽直徑的幾倍到幾十倍。在太陽活動極大年,日冕接近圓形;在太陽寧靜年則呈橢圓形。
日冕中有大片不規則的暗黑區域,叫冕洞。冕洞是日冕中氣體密度較低的區域。冕洞分為三種:極區冕洞,孤立冕洞,延伸冕洞。太陽能以太陽風----物質粒子流的形式失去物質。冕洞是高速太陽風的重要源泉。 日冕物質拋射是發生在日冕的非常巨集觀龐大的物質和磁場結構,它是大尺度緻密等離子體的突然爆發現象。對地球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它。當太陽上有強烈爆發和日冕物質拋射時,太陽風攜帶著的強大等離子流可能到達地球極區。這時,地球兩極就出現極光。極光的形態千變萬化。太陽系內某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發生在日冕的耀斑叫X射線耀斑,它的波長只有1~8埃或更短。它直接引起地球電離層騷擾,從而影響地球短波通訊。
日浪
太陽光球層物質的一種拋射現象。通常發生在太陽黑子上空,具有很強的重複出現的本領,當一次衝浪沿上升的路徑下落後,又會觸發新的衝浪騰空而起,如此重複不斷,但其規模和高度則一次比一次小,直至消失。位於日面邊緣的衝浪表現為一個小而明亮的小丘,頂部以尖釘形狀向外急速增長。上升的高度各不相等,小衝浪只有區區幾百公里,大沖浪則可達5000公里,最大的竟達1~2萬公里。拋射的最大速度每秒可達100~200公里,要比最快的偵察機快100多倍。當它們到達最高點後,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便開始下降,直至返回到太陽表面。人們從高解析度的觀測資料中發現,衝浪是由非常小的一束纖維組成,每條纖維間相距很小,作為整體一起發亮,一起運動。
貝利珠:當窄窄的彎月形的光邊穿過月面上粗糙不平的谷地時,就變成一系列的小珠子。這些光斑稱為“貝利珠”。
鑽石環:美麗的日冕將在月亮周圍形成一道帶有一顆閃耀的白色寶石的光環,好像鑽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閃耀光芒。
日食
溶洞怎麼形成的